象征主义文学的戏剧

1892年,梅特林克发表多幕剧《佩莱亚斯和梅丽桑德》,在欧洲剧坛引起轰动。该剧根据中世纪骑士故事改编,以大森林为背景。女主人公来历不明,一切情感的发生都是不自觉的。全剧营造了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情调、一种怅惘无告的哀戚。作者用词语的重复、人物之间的回应、休止或沉默等仔山方式烘托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神秘气氛。马拉美曾经在观看此剧后评论:“这个艺术形式使一切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
梅特散旦林克一生的颠峰是1908年创作的名剧《青鸟》。这是一部六幕童话剧,以穷苦人家的一对兄妹寻找青鸟的过程象征寻找幸福的过程。这部剧作使得梅特林克跻身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法语剧作家之列。
德国剧作家盖尔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的创作经历了从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到象征主义的转变。早期的名作《日出之前》(1889)和《织工》(1893)中已经开始采用某些象征主义的元素,而发表于1896年的《沉钟》则已经是彻底的象征主义风格了。《沉钟》也是念掘中一部童话剧,是象征主义剧作中风格最崇高悲壮的一部。
此外,爱尔兰诗人叶芝也从事过戏剧的创作。在他领导的艾比剧院曾经上演过他执笔的26部戏剧,基本都属于象征主义的风格。这些戏剧没有鲜明的性格塑造、尖锐的戏剧冲突,人物的动作也很少,只是不断的用诗的语言倾诉内心的情绪和憧憬。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演于1906年的《阴影下的水》。

由于象征主义侧重暗示和朦胧之美,适宜于抒情,而不适宜于描写冲突和具体的人物性格,因此象征主义戏剧的成就十分有限,且并没有如诗歌一样形成一场国际性运动。

话剧妆的要求是什么?

象征主义话剧

现代戏曲妆:与话剧化妆接近,但由于戏曲表现的程式化和风格化,夸张的成份较大,因呼配余此舞台上的化妆也前须便今思笑东要相应地夸张,使化妆和表演形式统一起来。历史剧妆;历史剧化妆因地方剧种的传统化妆不同而异,它们都有一定的表现程式和夸张的、有象征性的固定脸谱。养此基口院继过话剧妆:要求真实。它不象戏曲妆那样夸张,但要注意人物性格的造型及色360问答彩应与剧的主题、风格、体裁相协调。同时,使观众能看清舞台上演员五官的表现。歌舞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吧异短台,有浪漫主义色彩。所以化妆要美乐育室治简按商,要与鲜艳的服装配合好。歌剧妆:与话剧妆相近,但因它以唱的表现形式为主,所以要注意适当的夸张。嘴要画得小一些。观了光该应曲艺、杂技化妆:以淡妆为主,要求颜色鲜艳、漂亮。

25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