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作品赏析与讲解


鉴赏吴冠中的《春如线》

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来自表现手法中的主体,因之评画必然涉及笔墨。逐渐,舍本求末,人们往往孤立地评论笔墨。喧宾夺主,笔墨倒反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 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都是造形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为求表达视觉美感及独特情思察冷元烟,作者寻找任何手段,不择手段,择一切手段。果真贴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成为杰作,其画面所使用的任何手段,或曰线、面,或360问答曰笔、墨,或曰××,便都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与价值。价值源于手法运用中之整体效益。威尼斯画家味洛内则(巴属末Veronese)指着泥泞的人行道说:我可以用这泥土色调表调战划策已素洋保类按办现一个金发少女。他道出了画面色彩运用之相对性,色彩效果诞生于色与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之,就绘画中的色彩而言,孤立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无所谓优劣,往往一块孤立的色看来是脏的,但在特定的画面中它却起了无以替代的效果。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则品评孤立的笔墨同样是没有意义的。 屋漏痕因缓慢前进中不断遇到阻力,其线之轨迹显得苍劲坚挺,用这种线表现老梅干枝、悬崖石壁、孤松矮屋厚错照略织始皮施陈之类别有风格,但它替代不了米家云山湿漉漉的点或倪云林的细瘦俏巧的轻盈之线。若优若劣?对这些早有定评的手法大概大家都承认是好笔墨。但笔墨只是奴才,它绝对奴役于作者思想情绪的表达,情思在发展妒烟达阶重推列汽无利,作为奴才的笔墨手法永远跟着变换形态,无从考虑将呈现何种体态面貌。也许将被咒骂失去了笔墨,其实失去的只是笔墨的旧时形式,真正该反思的应是作品的整体形态及其内涵是否反映了新的愿缩县时代风貌。 岂止笔墨,各种绘画材料媒体都在演变,但也未必变了就一定新,新就一定好。旧的媒体也往往具备不可被替代的优点,如粗陶、宣纸及笔墨仍永葆青春,但其青春只长驻于为之服役的作品的演进中。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正如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价值等于零。


如何欣赏一幅油画作品?

欣赏一幅油画作品应该从“构、内、形、色、光、笔、质”等几个方面来欣赏和鉴别。(1)”构“也就是构图,当一幅油画作品进入观众眼帘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一幅画的总体布局和构图。构图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绘画形式语言之一,对作品的成败起到关键的作用。一幅作品构图要符合审美要求和哲学原理。在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也传递着某种思想,欣赏者可以从不同的构图中得到平静、稳定、倾斜、压抑或惊喜之不同感受。(2)”内“即内容,是一幅作品所要表达和传递的信息。这也是欣赏者和画家最直接交流的一条途径。按照画面刻画的是什么、刻画得逼真否、画中形象要传达什么寓意等,很容易就能体会到画家的喜怒哀乐。(3)“形”就是主体物体的物理形状,写实主义作品尤其注重画面主体物体的形状造型。这是写实油画的基本功,也是比较难的一个环节。太多的画家绘画几十年,都没有能够掌握“形”的基本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就要练好造型的基本功。(4)“色”就是色彩。由于油画艺术作品的色彩极具丰富性,故被称为是“绘画中的交响乐。所以一幅好油画对色彩的运用,就像好一首好曲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它能把人带入一个神秘的境界—或典雅、或庄严、或压抑、或兴奋等。尤其印象派油画大师们更加关注画面色彩的变化。但所有的变化一定是科学客观的真实的变化,绝非有些画家凭自己的任意想象来作画,结果使得画面杂乱无章。图8、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午餐》局部, 特点:注重丰富的暗部的色彩变化(5)“光”就是光线,油画作品对光线的安排要求较高。一幅好的油画作品,其画面中的光线运用,一定有其独到之处。(6)“笔”即 笔触。笔触述说着画家的情感和对美学偏好,并能敏锐地显现着不同时代审美趣味。油画家的艺术造诣正是体现在油画的笔触之中。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和修炼过程,不可能一蹶而就。(7)”质”就是质感,也就是画面中物体的材质。相同颜色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同一个画面中出现时,主要是靠物体的材质


33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