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各自镇守一方的四镇将军都有谁?结局怎么样?

四镇将军,四位将军的合称,即镇东将军、镇西将军、镇南将军、镇北将军。凡将军皆掌征伐。汉魏等置。见《通典·职官十一·四镇将军》。东汉末与三国时设置。镇东将军,东汉末曹操曾为之; 镇南将军,东汉末刘表曾为之,镇西将军,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韩遂曾任之;镇北将军,刘靖与许允均曾为之。四镇将军,三国魏秩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 领兵与四征将军同,资深者为大将军,蜀汉和东吴也都设立了四镇将军。其中,就蜀汉来说,因为整体实力上弱于曹魏和东吴,所以,更需要四镇将军来镇守一方,以此抵抗曹魏和首碧枣东吴。在此基础上,就蜀汉的四镇将军,皆为声名显赫之将,一度撑起蜀国半壁江山。

一、镇东将军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当然,就刘备的镇东将军,名义上是东汉朝廷册封的,也即并不属于蜀汉。在蜀汉历史上,主要是赵云曾担任镇东将军一职。建兴元年(公元223年者拆),刘备病逝永安宫。后主刘禅继位,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

镇南将军图画作品赏析

在赵云担任镇东将军的时候,蜀汉刚刚遭遇了夷陵之战的重创,东边的东吴依然对蜀国虎视眈眈。因此,赵云此时可谓肩负重任,以此镇守蜀汉的东大门。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在平定南中并和东吴结盟之后,诸葛亮率领诸将进驻汉中准备北伐,赵云随诸葛亮转驻汉中。因为蜀汉和东吴联盟的恢复,赵云虽然继续担任镇东将军一职,却不需要继续镇守永安,而是参加到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战役中。

二、镇西将军

在蜀汉历史上,共有两位镇西将军,分别是姜维和胡济。一方面,延熙六年(243年),姜维迁升为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在后诸葛亮时代,姜维在蜀汉武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延熙十年(247年),姜维迁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姜维被迁升为大将军。自此,姜维作为大将军,无疑成为蜀国武将之首了。而这,自然有助于姜维执掌蜀国兵马,从而继续北伐曹魏。

另一方面,就胡济来说,曾任蜀汉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数有良谏。后历任昭武中郎将,前将军,出督汉中,又转任镇西大将军,官至右骠骑将军,为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对于胡济来说,之所以能够在蜀汉平步青云,离不开诸葛亮的赏识。不过,对于这位镇西大将军来说,实际上没有什么显赫的战功。尤其是作为汉中都督期间,胡济的成绩更是比不上之前的魏延、吴懿、王平等人。

三、镇南将军

在蜀汉历史上,共有三位镇南将军,分别是马忠、张翼、辅匡。其中,马忠(?-249年),本名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东汉末年,马忠被推举为孝廉,曾被刘备称为贤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任马忠为门下督。建兴三年(225年),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讨平牂牁叛乱。后任庲降都督,剿灭豪帅刘胄叛乱。官至镇南大将军、平尚书事,历封博阳亭侯、彭乡侯。

其次,张翼(?-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延熙十八年(255年)春,张翼同卫将军姜维一起回到成都,姜维在朝堂上提议再一次出兵伐魏,唯有张翼一人当庭争辩,但姜维并没有听从张翼的意见。同年夏,姜维率领张翼等人出兵伐魏,并晋升张翼为镇南大将军。慧消

辅匡,字元弼,荆州襄阳郡(治今湖北省襄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在刘备平定益州后,辅匡历任巴郡太守,巴东太守,并随刘备参加了伐吴之战。刘备去世后,辅匡后逐渐升任镇南将军,右将军,受封中乡侯。蜀汉延熙初年卒。

11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