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派画家蒙德里安作品

荷兰的美术画

荷兰画家彼埃·蒙德里安,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世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冷抽象)的先驱,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与德士堡等创立了“风格派”,提360问答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他还认为底货思掌得比家模黑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换茶东海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代表作有:《灰色的树》、《红、蓝、黄构图》、《百老汇爵士乐》、《构图第十号》等。



蒙德里安的作品

灰色的树作品简介:1910年后,蒙德里安开始崇拜立体主义。1911年末,这位年近40岁的艺术家离开祖国来到了巴黎。当时正值立体派从分析阶段走上立体综合阶段,他被分析派所吸引。这时他最喜爱的题材是树木、沙丘、海洋、教堂和风车,所有这些正是与他熟悉的荷兰环境密切相关的。在这一幅《灰色的树》中,他把凡·高的表现性、野兽派色彩的非描述性以及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线形图案熔于一炉,使之成为一幅构成型的、造型感强烈的,然而仍是极富独创性的作品。此画作于1912年,有78厘米×107厘米大,现藏荷兰海牙格敏特(Gemcente)博物馆。1912年,蒙德里安已陷入立体主义的块面结构之中。他在巴黎的最初几年里,由于受到毕加索、勃拉克的分析性立体主义影响,色彩上仅限于灰、绿、赭三种颜色。尽管如此,即使在他最富立体主义的绘画中,也仍然坚持以纯正面形式来表现。他很少画物体的倾斜面或加上一点雕塑般的投影,只有那种倾斜面或雕塑般的投影才使法国立体派画家的作品产生确切而有限的三度空间的实体感。蒙德里安虽然热衷于立体主义原则,但他已经超规越矩,既不需要主题,也不追求三维视觉的深度感。扩展资料:蒙德里安启蒙青少年时期:1880年~1892年蒙德里安生于荷兰中部的阿麦斯福特,父亲是一位清教徒和热衷美术的小学校长,环境条件使蒙德里安从小就能接触美术,而宗教对蒙德里安来说更是他的启发、转变风格的关键。八岁时蒙德里安立志要当画家,但是家人认为艺术家是一项不稳定的工作,蒙德里安与父母多次商量之后,他承诺要取得美术教师资格养家糊口,这才让蒙德里安的父母答应让他学习绘画。但是蒙德里安拥有教师资格之后,却未曾在教育界服务过。在17岁取得小学教师资格之前,蒙德里安是在他的叔父福尔兹·蒙德里安的指导下学习绘画。福尔兹是一位海牙画派的画家,因此蒙德里安得到写实浪漫的真传。


40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