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门票怎么买

预约购票系统仅支持预约购买当日票;购票后请通过电子票通道刷二维码或身份证入寺;购票系统后台自动核验苏康码、行360问答程码、场所码,检票闸机自动测量体温。
为减少山门前人员聚集,电子余万燃票检票处已移至天王殿后。三支香领取处移至山顶达摩殿前。

徐悲鸿纪念馆的北京馆

1953年,徐悲鸿逝世的当天,徐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位于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的故居捐献给了国家。1954年,以故居为基础的“徐悲鸿纪念馆”成立了,这是新中国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郭沫若亲笔题写“徐悲鸿纪念馆”馆名。1966年,北京地铁开始修建,恰在地铁线上的徐悲鸿纪念馆被迫拆除。1973年,在周总理“重建徐悲鸿纪念馆”的指示下,新馆开建,历时十余年,最终于1983年正式向社会开放。新馆位于新街口北大街53号,共有七个展厅,展览徐悲鸿先生的油画、国画、素描以及书法等真迹。 1954年,徐悲鸿纪念馆成立,至今已50年的光景了。进入21世纪,在博物馆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的今天,徐悲鸿纪念馆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将面临着重要的选择。博物馆作为事业单位还要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机构调整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
徐悲鸿曾居住在北京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一座典雅的四合院内。1953年,徐悲鸿逝世的当天,廖静文女士及家人将徐悲鸿生前留下的全部艺术作品捐献给了国家;周恩来总理为“悲鸿故居”亲书匾额。1954年政府以“悲鸿故居”为基础成立了“徐悲鸿纪念馆”,这是建国之初成立的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郭沫若亲笔题写“徐悲鸿纪念馆”馆名。馆长由当时的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吴作人兼任,1957年廖静文女士始任馆长至今。 新馆于1982年建成,坐落于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总占地面积为3900平米、建筑面积为4600平米;主体建筑为二层灰色展览楼,共有一个序幕厅和七个展室,序幕厅陈列着徐悲鸿自画像及徐悲鸿作画的巨幅照片和展览前言。第一、第二和第七展室,展出徐悲鸿各个时期的中国画代表作。第五展室展出徐悲鸿的油画作品,第六展室展出徐悲鸿的素描作品,第四展室为徐悲鸿生平纪念展室,展示着青年徐悲鸿从贫寒的乡村走向世界的艰难历程,以及他生前画室的复原和珍贵遗物。新馆于1983年元月对外开放,每年接待观众逾万人。
除展览厅之外,为了更好地保存徐悲鸿先生的遗作以及他倾毕生精力收藏的历代名家书画和上万件图书资料、碑拓珍迹,还建有现代化的画库。 第一、二、七展室陈列徐悲鸿各个时期的中国画代表作。其中有巨幅作品《九方皋》、《愚公移山》、《巴人汲水》、《国殇》、《船夫》、《山鬼》、《贫妇》、《日暮倚修竹》、《奔马》、《群马》、《牧童和牛》、《牛浴》、《漓江春雨》、《竹》、《飞鹰》、《鹅闹》、《晨曲》、《逆风》和《风雨鸡鸣》。
第二、七展室陈列着素描101幅,从画家早年在巴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和蒙巴纳斯画室所作的人体习作到晚期的劳动模范、著名学者肖像,还有《恒河古堡》、《喜马拉雅山林》、《甘地》、《新加坡船夫》、《尼泊尔姑娘》、《鸡鸣寺道中》。
第三、五展室陈列油画,作品有《田横五百士》、《银杏树》、《月夜》、《箫声》、《陈散原像》、《牛》、《桂林山水》、《喜马拉雅山》。
第四展室以大量图片介绍徐悲鸿贫寒的家境、少年时代的幻想、一生的创作、教学和社会活动以及他在世界各地举行画展的情况。在当年画室和起居间的复原室中展出了他的画笔、画板和颜料,画案上陈列着他生前使用过的文房四宝,画架上放着他最后一幅未竟之作《鲁迅与瞿秋白》。该室墙上悬挂着他的老师、法国名画家达仰的照片,他与好友、印度诗圣泰戈尔的合影,他去世前一周与夫人的合影以及他收购的最后一件艺术品──任伯年的《紫藤翠鸟》。 纪念馆现藏徐悲鸿国画、油画、素描、水彩、粉画、书法作品1286幅,徐悲鸿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现代名家书画1134幅,中外美术书籍、碑贴、画册、图片约万件。其中,唐画《八十七神仙卷》、宋画《朱云折槛图》、明画《王右军书扇图》、金农《风雨归舟》均为稀世精品。
徐悲鸿纪念馆曾赴印度新德里、加尔各答、加拿大维多利亚、多伦多、香港、日本东京、大阪、新加坡等地展出徐悲鸿作品。
徐悲鸿纪念馆从2008年3月28日起免费向公众开放.制定了每天参观的上限人数,且采取“免费不免票”的办法;观众需提前通过电话或网络预约,参观时持预约证明到博物馆门前领票参观;此外,免费后博物馆举办的临时展览及特展根据规定还需另行单项购票;部分博物馆的影视放映、语音导览机租用等项目还将实行收费。 徐悲鸿纪念馆被迫拆除后,周总理指示要“重建徐悲鸿纪念馆”。按照总理指示,几经周折,新馆由北京市财政拨专款、北京设计院设计、北京第五建筑工程队承建。历时十余年,新馆于1983年1月正式向社会开放。新馆现位于新街口北大街53号。占地约3900余平方米;分为七个展厅,展现着徐悲鸿先生的油画、国画、素描以及书法等真迹。由于新馆建设时值“文革”后期,百废待兴,当时政府财力有限,致使这个馆的馆舍面积略显狭小,虽然称为“新馆”,但自开馆至今已经整整20年了,一些硬件设施逐步开始老化,需要加以更新。
2001年以来,西城区政府对新街口地区实施了《桃园二期危改小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方案的实施给本馆发展带来了多方位的积极效应,区开发部门动迁工作正在实施之中。但是改革也必将带来阵痛,这次《规划》方案的逐步实施,将对本馆的正常开放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规划》中,徐馆的停车场、售票房和一些附属用房将被拆除。
其次,《规划》业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周边地带的基本图形已经确定,从平面图上看,徐馆边界本已形成的“犬牙交错”的状态,在《规划》方案中不仅没有得到规整,反而将更加突出;并且在徐馆周边地带没有任何可以用作徐馆自身发展的规划用地。《规划》方案一经形成,徐馆的格局将永远不能更动,这对徐馆的发展极其不利。2002年,徐馆组成了以馆领导为核心的基建工作组,工作的指导思想:充分使大家明了肩负的重任和历史使命;工作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同志们的齐心协力、迎接挑战、全身心地打好徐馆建设这一“硬仗”。通过不懈地努力,经过市文物局各级领导的协调,同时得到了市、区政府和文物、文化以及规划、开发等部门各级主管领导的支持,终于实现了徐馆努力所要达到的两项目标:
(一)徐馆周边地带的四个角达到了“填平补齐”的效果,其中:东北、西北、东南三个角的规划用地约为800平方米获得了区规划部门以文字形式达成的“无偿给予”的承诺。
(二)徐馆南侧约为5000平方米的规划用地得到了市领导“用于徐馆扩建有偿征用”的批复,此规划用地将用于本馆发展与建设。徐馆边界的不规则即“犬牙交错”的图形至此变成了方方正正、整整齐齐的新格局,面积在原址基础上扩大约6000平方米,使之达到了近1万平方米的占地规模,由此,徐馆的发展建设向前迈出了巨大的步伐。

鸡鸣寺油画作品赏析题目

29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