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之炼金术中的门和真理应该怎样理解?

我认为在看的时候,脑袋里不断想起精神分析里的种种概念。我本以为真理之门也是死亡之门,那门后无数双黑暗的眼睛是那些死去的魂灵,拉丝对门的害怕也是正败对死亡、对重新回归无,回归那些深深的潜意识的害怕。

如果剧情的结尾将真理解读为死亡,将眼睛解读为陌生庞大的集体潜意识,其实也是讲的通的——主角们想从真理之门中等价交换出那些已死人的灵魂,但那些死去人的灵魂已经全部融入到那些可怕的眼睛(集体潜意识)中了,可能交换出来的只是一些破碎的人格面具(personal),七宗罪似乎也可以对应于某一种特定的人格原型。
在七宗罪中,贪婪、色欲和暴食是最有人情味的人造人,原因大概是这三种罪是欲望,这些欲望使得人成为人,将人固着在这个大地上。尤其是色欲(lust),到最后几乎成为本番中魅力最大的女性角色,色欲让她有了人情味,让缺少灵

魂的她

能够理解人类的感情,让她迫切得想成为真正的人。人因为爱而有弱点,她是色欲,也因此成为片中弱点最明显的人造人。

真理之门绘画作品赏析图片

此外,越来越发现好多动漫里反派的思维类似一种被称为depressive realism的抑郁思考模式。所谓正常人的思维,往往是一种带着玫瑰色眼镜的思维方式,他们对事实的判断会过分乐观,做出的判断往往没有抑郁症患者做出的判断真实深刻。
而动漫里的那些反派角色作恶的动机,听上去也都往往让你觉得很有道理,比如此剧中的但丁认为等价交换只是用来骗小孩的道理,这个世界究其本质是没有任何公平可言的,喜爱自相残杀的人类是如此愚蠢,因此她要不断的

转移身体去守护这群愚蠢的人类。我表述得没有剧中的原话好,原话的逻辑更让人难以反驳一些。
抑郁症患者,认识到了人生本质的悲剧性,沉溺其中,不知出路。假如他们找到了一种面对这种悲剧性人生的逻辑,反刍性思维就会让他们在这种逻辑中越陷越深,变得偏执极端成为某种类似动漫里反派一类的人物。
对我而言,但丁的逻辑缠绕过青春期的我好长时间,甚至直到现在。这世界哪有什么公平可言呢?多得是,努力得不到报偿,善良招来恶毒这样子的事情。那为什么还要努力,还要行善呢?
幸运的是,我现在终于找到了我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够开始不那么在意事情的结果。可是谁又能说我的这种答案就比他们的正确呢

?没有人。诚然每个人终归都是按照自己确信的世界观活下去罢了,没有人能指着一扇门说,“那是对的,你们应该跨进去。”
这世界没有真理之门。

在最后,编剧点出炼金术是现代科技的隐喻:真理之门里的那个世界,高等科技代替炼金术被发展出来,而这种高等科技是远比炼金术威力更大的杀伤武器。至此,剧中世界的一切都与我们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对应。爱德不愿成为军队的走狗、国家挑起战争的过程、特种部队的作用、人类的贪欲、牺牲无数人去追求长生不老(想想秦始皇)、少数民族在一个国家里的位置…..
“人没有的牺牲的话就什么也得不到,为了得到某些东西,就必须付出同等的代价,这就是炼金术的‘等价交换’原则,那是我们坚信,那就是世界的真实。”在前四十余集的片头都有这段话,等价交换也是整部片所围绕的核心主题。我们

小时候都相信等价交换,相信好人有好报,要获得好的东西必付出同样多的努力。但是自然界、或者这个世界并不相信等价交换。因此我们怀疑、失望,变得犬儒,咒骂世界,怨恨他人。
在后面几集,阿尔变成了贤者之石后,片头独白变成了这句“贤者之石,获得它的人可以脱离等价交换原则的限制,不再需要为了获简清型得而付出代价。我们拦猜苦苦找寻,终于拥有了它。

爱德华为什么能牺牲真理之门复活阿尔冯斯的身体和灵魂?

真理之门是炼金术的来源,所以爱德华是牺牲了自己的炼金术来换艾尔的身体,爱德华说,在看见百怀显真理之后,太过于相信怎反而导致失败,(感觉像是被真理控制束缚了)其实自己本身只是个普通的人而已,而身边还有很多的朋友在,这样想的话,炼金术对自己而言就不是那么的重要了,所以放弃也无所谓。然后那个没有身体的人就说这是正确答案,他已经战胜了真理,所以他的人体炼成算金战逐反善育是成功了。但是毕竟是要等价交换,以后都不能用炼金术也是一个很大的代价呢。。。

30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