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津强夺泸定桥油画赏析

油画《强夺泸定桥》

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悬挂着不少具有历史意义的画展。首先,更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幅,著名油画家李宗津所画的《强夺泸定桥》了,这就是毛主席《七律、长征》中所说的“大渡桥横铁索寒”,史无前例的壮举。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场“争分夺秒”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战役。 事件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在四川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西岸北上。红四团战士冒着雨,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前进,一昼夜奔袭约240华里,于5月29日凌晨到达泸定桥西岸。 红军到达泸定桥前,100多米的泸定桥,敌人已将80多米的桥板拆除,只剩下13根铁索链横在大渡河上。红四团经过一番仔细研究之后决定,从二连抽出22名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夺桥突击队。 二连击枪手赵长发气壮山河地说:“没有共产党员克服不了的困难,更没有革命者过不去的桥。”他的这句话更加激起了全体战友,强夺泸定桥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的昂扬斗志。 下午四点,22名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从光溜溜的铁索上向东面的桥头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进,如果一旦踩空或中弹就会掉入江中,被巨浪吞没。 最前面的突击队员就用锅,脸盆,厚木块做成挡子弹的盾牌,在摇晃的铁索上缓缓爬行。突击队以外的战士们也在加强火力,掩护他们过桥。到一半的距离时,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不幸的是3位战友依次牺牲掉入河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经过两个小时的勇敢奋战,终于打败了敌人,占领了桥头。 这次飞夺泸定桥的胜利,让红军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在危急关头拯救了红军,拯救了革命。彻底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图谋。 油画《强夺泸定桥》将红军勇士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定格在奔腾咆哮的大渡河上,镶嵌于中国革命的史册,让每一个中国人深深怀念和敬仰!




5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