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的作品有哪些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年6月7日—1903年5月9日),生于法国巴黎,印象派画家。大部份艺术史家将他归于后印象派。高更的作品趋向于「原始」的风格。其用色和线条都较为粗犷。高更的作360问答品中往往充满具象征性的物与人。此外他是印象派中融合了原始艺术风格的知名艺术家海艺。现代艺术史中,高更往往被拿来与梵高并论,他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互相画过对方的肖像,但最后却步上不同的道路,并没有维持很好的友谊。高更不喜欢都市文明,反而向往蛮荒的生活,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看得出来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期构树倒针食火念h, 1853.3.30-1890.7.29期吃)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凡•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浓右知修室林探配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以此,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但比印象派画家更彻底地学习了东方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他很欣赏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素机树压艺印县务离而在西方画家中,从精神上给他更大的影响的则是伦勃郎、杜米埃和米莱(Millet)。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作者是谁?

《我们是谁弯哪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作者是保罗·高更。

据画家自己说,这是他以最大热情完成的作品。因为此前,高更迫于贫困交加,绝望到了自杀的地步,被救之后,产生出强烈的创作欲望。他把在梦中的幻想与在塔希提生活的感受综合为这样的构图,并以《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为题,构思成这件巨作。

保罗高更作品集合

画面色彩单纯而富神秘气息,平面手法使之富有东方的装饰性与浪漫色彩。在斑驳绚丽、如梦如幻的画面中,暗寓着画家哲理性的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高更把大溪地岛那未经开发的,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土地看作是人类的"乐园",当他面对着大溪地岛上那些未失去原始面貌的大自然风光,面对那些肤色黝黑,体格健壮,显示着原始人的野性美,心地善良,面孔笃诚,因思想简单淳朴而格外虔敬的土蓍人时,他为此激动不已,认为这正是他所追寻的"乐土"。

作者简介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虚闹旅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高更差凳生于法国巴黎,他把绘画的本质看作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的一种创造,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那种通过反复写生而直接获得的知觉经验中的东西。和大多数同时代的艺术家相比,他的探索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原始艺术的影响。

英国作家毛姆曾以高更的经历为蓝本写过一部著名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其中虽对高更的生平与人格不尽真实,但也正是这部小说让高更出众的才华与过人的勇气得到世人关注。

保罗·高更,1873年高更开始绘画,并收藏画家作品。他拥有毕沙罗(Pissarro)、马奈(Manet)、雷诺阿(Renoir)、莫奈(Monet)、希斯里(Sisley)及塞尚(Cezanne)等人的作品。1876年,高更有一幅作品入选巴黎沙龙。次年他作了第一件雕塑作品。渐渐地,高更越来越专注于艺术创作,他参加了最后四届印象派画展。

梵高与保罗高更作品风格详细比较….急……….

凡高:是一位热爱生活和艺术的画家,视绘画如宗教,以全部的生命投入艺术创作中力图用色彩来揭示精神,用笔触来表达情感的冲动,强烈的色彩

表现个人感受和内在激情,运用清晰的点,旋转运动的线状笔触,夸张变形的形象创作.

高更:厌倦欧洲文明和工业化的社会,对传统艺术的优美典雅也反感,他向往原始和自然的生活,寻找一种单纯率真的画风,创造出既有原始神秘意

味又有象征意义的艺术.追求个人主观愿望和追求.

7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