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首席画家——弗朗索瓦·布歇的经典作品赏析

1、浴后的狄安娜

狄安娜是希腊古神话中的月亮和狩猎女神。布歇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和善于描绘脂粉气非常浓的审美趣味,使这幅画成为他最优秀的代表作,从而赢得了宫廷贵族的欢心。画上描绘著狄安娜刚刚狩猎归来,洗浴完毕做在山坡上,草地上放著箭壶和狩来的猎物,猎狗在饮水(左下),俯在地上的侍女和她的目光都集中在她翘起的右腿和足尖。似在查询穗梁数什么,女性的肉体被明丽的色彩和精致的笔触作了细腻的描绘。从而把神话中的女神纳入了世俗的审美体验中。大百科全书派的思想家狄德罗指责布歇这类作品是对贵族低劣趣味的迎合,最多不过是「艳丽无比的木偶」。

2、维纳斯的胜利

布歇的艺术风格也可以从这幅作品中看出一些端倪。画中的维纳斯娇柔妩媚,虽然是裸体,却不难看出布歇是把她依照宫廷贵妇的形象去描绘的。维纳斯躺在海边的岩石上,海神和海中的仙女们相互嬉戏,小天使则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体验和 *** 的感觉。

洛可可艺术的典型代表人物布歇的代表作是

3、朱庇特卡利斯托

这幅画表现的是一个希腊神话。朱庇特,就是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卡利斯托即山林之神,生得沉鱼落雁,美貌无比。朱庇特爱上了她。为了亲近她,抚摸她,朱庇特变成了女神狄安娜。画面上的两个女神,右边的这个就是狄安娜,她的头上有月形饰物,脚下有弓箭和猎物,表明了她的身份。但是,这个女神狄安娜,实际上是一个男神。左边那个女神是卡利斯托,袒露左胸,那白净的皮肤,那迷人的 *** ,那纤细的手足,充分地表现了她的娇媚与肉感,令人神往。于是,那个男扮女装的狄安娜,便尽情地在卡利托斯身上抚摸亲呢。这里所表现的,不是希腊神话,而实际是贵族的 *** ,甚至是猥亵。或者更直接地说,是路易十五的奢糜堕落生活的真实写照。

4、梳妆的维纳斯

这幅画名为《梳妆的维纳斯》布歇就这个画题作过多幅变体画,这幅梳妆的维纳斯最具典型性。画中维纳斯被置于丝绸锦缎和珠宝首饰之中,简直就是从天上下凡的仙女,她矫揉造作,怀抱鸽子搔耳转首,小爱神围着她装饰打扮,甚是欢乐,体现出爱与美的象征。有位评论家指出:「他画的裸体女人不过是刚从缎子枕衾爬起来的娇滴滴的贵族女性的化身」。法国作家龚古尔冷嘲热讽这位教授院长说:「他是用猥亵的暗示与 *** 来减轻路易十五的伤感。

5、奥莫尔菲小姐

这幅画又称《躺在沙发上的奥达丽斯克》,是画家布歇在18世纪下半叶洛可可形式最高峰时期的作品。 *** 的年轻女性有渣猛着粉红色泽的肉体,以一种具有挑逗性的姿势俯趴在丝绒沙发上,这幅作品被视为 *** 艺术的典范,而画中女主角本人在作为 布歇的模特儿两年之后(1751-1752),因画作送给当时的法王路易十五而于1753年成为路易十五的情妇。

6、日落

取名为《日落》的这件作品,以其喻意表现画题,而这一切则是由裸体去体现。布猜首歇在这里,以惯用的甜腻手法,刻划了如瓷器细腻的女裸肌肤与躯体,以迎合当时贵族的享乐心理时尚。就技巧而言,《日落》的手法与技巧是很娴熟的,但是,内容空泛,精神苍白;以展示女裸体的美感为题旨的《日落》,却走向了偏颇–充满血欲的 *** 与诱惑,这是罗可可画风最常见的现象。

7、蓬巴杜夫人

布歇除画了大量的神话题材和裸体女性画以外,还画了不少宫廷人物肖像,代表作品有《蓬巴杜夫人》。这是布歇为蓬巴杜夫人所作的肖像画中堪称最佳的一幅。蓬巴杜夫人,出身于巴黎金融投机商家庭。她最初嫁给埃蒂奥尔,后来进入宫廷,非常快博得了路易十五的青睐,成为他的第二情妇。1744年,路易十五的第一情妇突然死去,她便与丈夫正式离婚,进而成为路易十五的私人秘书。路易十五封她为蓬巴杜侯爵夫人。经过与路易十五的五年姘居,她成了路易十五的「总管」,并左右了宫廷的艺术趣味。布歇进入宫廷后,被指定为蓬巴杜夫人的艺术教师。他们都热爱洛可可艺术风格,共同推动了洛可可艺术在法国飞速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评价,蓬巴杜夫人的作用是复杂的。这位夫人,不仅美艳,而且富有才华,她手上的诗集,表明她的学识。蓬巴杜夫人成为左右政局的特权人物,绝非仅仅以色事人,确有过人的才智。据说在她死后,拍卖的藏书竟有3500多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占有相当数量,可见其知识的渊博。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对她的评价是:「灵魂正直,心地公平,如此名姬,实为旷世罕见。」布歇把这位显赫的夫人画得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又傲慢无比,目空一切。

洛可可

来自莫札特、海顿、伏尔泰360问答、布歇、弗拉戈纳尔等。

1、莫札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1761义附年,首次作曲。1762年,莫扎特及姐姐在父亲的带领下石磁现零陆概基,开始去欧洲各国献演,并获得成功。1764年,创作首部交响曲《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被任命为萨尔茨堡宫廷乐师,结束了长期的旅行演奏生活。1781年,脱离对雇主的依赖,成为历史上最早的自由作曲家。1782年,歌剧《后宫诱逃》在维也纳首座江用龙文建迫叶草夜苦演。

1784年,完成题献给约瑟夫·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1786年,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首演。1787年,被任命为宫廷作曲家。1791年度价还苏保,歌剧《魔笛》首演;12月5日,莫扎特逝世。

2、海顿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罗劳,古典主至套证富义时期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

海顿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共创作了100余首交响曲、80余首弦乐四重奏、30部左右的歌剧,以互料维松王务乱及弥撒曲和宗教礼仪曲、康塔塔、雷深洋即困够掉良害清唱剧等。

因为在交响曲和四心投迫从重奏领域作出的贡献,获得“交响曲之父”、“弦乐四重卫么京束广销黑时草奏之父”的头衔。同时石先三刑医训技,因其性情温厚、热爱儿童、关心早牛扩盾确操下属,获得了“海顿爸爸”的别夜蒸训需政就愿调服新号。

3、伏尔泰

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文:François-Marie Arouet,1694年11月21日家银注培短—1778年5月30日),笔名伏尔泰(法文:Voltaire),18世纪法国火五品轴备始卷海亚困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过体被预记架学家。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迫有序劳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练钟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1778年5月30日逝世,享年83岁。

4、布歇

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0),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是一位将洛可可风格发挥到极致的画家。曾任法国美术院院长、皇家首席画师。出版过《千姿百态》画册。

5、弗拉戈纳尔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Jean Honore Fragonard,1732—1806),法国洛可可风格画家。

其代表作品有《秋千》《读书女孩》《闩》《狄德罗》等。

23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