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勒惠支名画赏析

珂勒惠支的画作有什么特点?

德国最伟大的女画家,为工农大众而创作的画家——珂勒惠支凯绥·柯勒惠支(1867年—1945年)是一位自觉地把自己的艺术和社会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伟大的女画家,她在现代西方艺术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并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柯勒惠支出生在东普鲁士哥尼斯堡的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她的祖父是德国自由宗教信仰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她的父亲是一个同情革命的泥水匠师,她的哥哥则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她在13岁时,开始在家乡哥尼斯堡学习素描和版画,1885年,随她的哥哥去了柏林,继续深造。1891年,她与她哥哥幼年时的朋友卡尔·柯勒惠支结婚,他是一个有社会主义思想的医生。柯勒惠支用油画、木刻、铜版、石版和雕塑等形式,表现德国社会的贫困、战争的创伤和工人悲惨遭遇,以及被压迫者的奋起反抗。柯勒惠支的成名作是1898年创作的《织工暴动》铜版组画,作品表现的是1844年西里西亚的织工起义。这是一套由三幅石版画和三幅铜版画构成的组画作品,它表现的是由愤怒、反抗到悲剧结局的戏剧性情节。她在这里企图更进一步地阐明这场起义的社会和阶级根源,意欲唤起工人阶级对光荣历史的回顾和不断地进行新的斗争。作品1898年在“大柏林艺术展览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高龄的门采尔曾提议授予金质奖章,虽未被皇帝采纳,但翌年在德累斯顿展出时还是获得金质奖章。《爆发》柯勒惠支德国1903年—1908年间,柯勒惠支创作了《农民战争》组画,这一题材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家倍倍尔的理论影响下,经过对历史的认真研究后产生的。它取材于1525年德国的农民起义,这一作品和她的《织工暴动》组画分别表现了旧时代两个受压迫的伟大阶级——工人和农民。《农民战争》组画由七幅凹雕版画组成,其顺序是《犁》、《蹂躏》、《磨镰刀》、《爆发》,《城堡武器库的战斗》、《战斗之后》和《囚徒们》。作品略带夸张的形象处理含深沉、悲愤的情绪刻画,有着很强的摄人魂魄的力量。作品出版后即获马克思·克林格尔捐赠的“罗马别墅奖金”,获奖者可以在佛罗伦萨的罗马别墅里免费居住一年。于是,柯勒惠支又在意大利受到了丰富的古典文化的影响。20—30年代,柯勒惠支完成了她的《战争》和《死亡》组画,这些组画都是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艺术作品。《死亡》是画家创作的最后一组伟大的版画,这一组画实际上是包括了各种传说中的“死神的行列”和“死神的舞蹈”——关于死神的狂暴和安静的种种幻象,其观念的崇高性更胜于悲伤。组画的是后一幅是《死神的召唤》是一个幻象,是一个面对死神而没有丝毫恐怖和悲哀的人物,这可以算是画家本人对待死神的坚强写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她不得不几经转移,1945年4月22日在离德累斯顿不远的摩里兹堡逝世。柯勒惠支对人类艺术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版画艺术30年代由鲁迅等人介绍到中国,对中国的新兴木刻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9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