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影表现主义学派


德国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解释如下:德国表现主义是在一股反传统的思潮中孕育而生,在创作方法上它摒弃了在欧洲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模仿论或反映论,推崇极具个人色彩的表现论的美学。艺术家们在绘画创作中不再只是客观的描摹世界,而是根据自己内心内在的需求,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意象与幻想进行创作。与此同时,这一倾向与尼采的悲剧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交汇,产生了一种奇诡新颖的审美形态与艺术特征。表现主义电影流派表现主义电影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在德国出现的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原则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表现主义电影用荒诞离奇的手法,曲折而准确地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来的极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银幕上呈现的是高度夸张、变形、主观化的世界。这个学派时间虽然不长,却广泛地影响到电影、戏剧、音乐、美术等诸多艺术领域,很多精力充沛、感情丰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都曾喜爱并尝试过表现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是一个富有特色的电影学派,它再一次把人们对真实的探索引入人的内部,进而通过个人去发现社会的现实。


法国印象派

电影是一种艺术媒介,电影自身具 有丰富的艺术潜力,这是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为法国先锋艺术家所发现的。电 影史上称他们为“法国印象派”。他们兼 收并蓄,吸取了美国的格里菲斯、卓别 林、托马斯•英斯(1882—1924年)等 人的艺术经验,肯定了瑞典古典电影学 派以及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成就,又研 究并借鉴了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理论和实 践,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一个国际 性的先锋电影运动。巴黎则成为国际电 影艺术的一个实验中心。到30年代初, 法国印象派经过多方探索,逐渐演变为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4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