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歌剧《图兰朵》音乐赏析

国家大剧院版意大利普契尼歌剧《图兰朵》
剧目介绍: 三幕歌剧《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图兰朵》的故事始见于17世纪波斯无名氏的东方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意大利剧作家卡罗•哥兹于1762年把它写成剧本,之后德国诗人席勒在哥兹剧本上翻译并加以改编,普契尼于1924年创作了同名歌剧。 《图兰朵》凝结着普契尼深厚的中国情结,在这部中国主题的歌剧中,普契尼特地选取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并以此作为《图兰朵》的重要音乐主题之一。1924年,当普契尼创作至第三幕第二场时,他不幸病逝,停下了饱含深情的笔,留给世界一部永远没有句点的《图兰朵》。《图兰朵》剩余的部分由普契尼的学生、意大利作曲家阿尔法诺续写完成。 在国家大剧版《图兰朵》中,青年作曲家郝维亚接受委约进行18分钟精彩续创,成为全世界迄今为止第三位歌剧《图兰朵》续写者;著名导演陈薪伊为之注入“爱”与“英雄主义”的深刻解读;著名舞美设计师高广健打造出最具意境的“中国式舞台”;首演之际由著名华裔指挥家吕嘉担纲指挥。众多实力艺术家携手加盟,为作品开创出崭新艺术境界。作为首度由中国人续写的中国公主的故事,它浸注着中国艺宴消术家的巨大心血,也是凝结着中国艺术家智慧的结晶。 此次演出也是国家大剧院版《图兰朵》首演以来第五度与观众见面,经过18场的打磨锤炼,这一次的“中国公主”将以更加美丽、动人返敏的面貌夺目呈现。 《Turandot(图兰朵)》是意大漏祥枝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为人民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图兰朵的故事始见于17世纪波斯无名氏的东方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图兰朵》,意大利剧作家卡罗·哥兹(Carlo Gozzi)于1762年把它写成剧本。之后德国诗人席勒在哥兹剧本上翻译并加以改编的图兰朵是其名作。

谈谈宋代词调音乐,并赏析一首作品

词调音乐即曲子,它的歌词被称之为“曲子词”,北宋以来,文人渐将为曲子所填之词谓之“词”360问答,从而形成文体,于是,曲子之称逐被“词”所替代,曲子渐兴于隋代,渐盛于唐,它是在燕乐乐舞基础上兴起的新乐种,其在音乐上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曲子因为燕乐乐舞曲的声乐化,其乐律、乐调、乐节仍与燕乐之大曲、小曲及法部乐舞曲一样。 (2)其实再般办格考乐曲以两遍(两片)为主, (3)曲型以篇幅大小分为慢曲、引进、令曲、歌曲等体,由于其为歌舞之体,歌声与舞步相应针营张希,故每片拍句的多少皆有固定。而又以节奏快慢分为急曲子与慢曲子。 (4)以唐开元天指进屋律死我宝间教坊乐曲为主体。

留下悬念的音乐作品赏析

17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