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

纳比
人公认塞尚、凡•高和高更是开创20世纪现代艺术的祖师,在他们活着或死后都影响有限。把他们的思想继承光大,传播给20世纪前卫画家的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家派别——纳比派。
1888年夏天,24岁的塞吕西耶在法国西革排写非括件另问婷诉北部布列塔尼的阿思江旺桥与在那里作画的高更相遇,高更那时刚画完《雅各与天使在搏斗》一画,那主观的、带有神秘意味的象征性色彩征服了这位年轻画家。他后来又随高更到一个称为“爱之林”的森林写生,高更指短齐孙王出色彩的奥秘:“树木应来自当是什么颜色?你看到多多少少的红论圆游并计色吗?很好,在画面的那个地方放上真正的红色。——那么影子呢?假如在那儿有一点蓝色就好了。那么你把调色板上最漂亮的蓝颜色放到那儿去!”塞吕西耶边听边随手在一个烟盒上按高更的指点画了一幅小风景画,他拿着这张画回到正在学微湖判或命向习的巴黎朱利安学院,围观的同学有博纳尔、维亚尔、兰森、瓦洛通等。他们一下子成了高更主义者并把塞吕西耶这幅小画称“护符”,而把自己有幸得到这“福音”的一伙人称着360问答“纳比”即希伯来语中的“先知”。这就是纳比派的由来。
纳比派接受了高更的艺术影响而从事新的探索发展:即高更的综合理论导致批元了象征主义的庄严、简化和变形善将粉蒸具随的装饰风格,也就是说,把自然移植到了智慧与想像的领域之中。所谓变形有两种类型:依据一种纯美学和装饰味的设想以及一些着色与构图技术原则夜右进行的客观变形;使般画家本人的感受进入绘画表现之中的主观变形。
纳比派从塞吕西耶的“护符水米”开始,到以德尼的《向塞尚致敬》宣告结束。这说明纳比派自身的价值仅在于阐明了塞尚和高更的视觉方式。这是一种更强调自我的心灵观照的观察方法。
尔后纳比派分裂为分离派、综合派、新传统派。

维也纳分离派
19世纪末维也纳美术界以学院派为主建立的“艺术家协会”中,一些持不同艺术见解的青年艺术家于1897年重新成立了“奥地利造型艺院节弱附程期汉功体议术协会”。不久克里姆特等八位青年艺术家因观点不同退出该协会,于1897年4月3日告未在维也纳另行组织艺术家团体。他们并没有明确的艺术纲领,只是创作思想相近,便形成了所谓维也纳分离派。分离派画家反对古典学院派艺术,宣称与吗末电装秋显核右候到其分离,主张创新,追求表现功能的“实用性”和“合理性”,既强调在风格上发扬个后将殖性,又尽力探索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样式。分离派是在绘画、装饰美术、建筑设计上有过影响的新艺术流派。它在形式上虽好使用直线而其根本精神却在于反对传统规范艺术,主张与现代的文化接触轻传挥方因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这个派的画家们在反对学院派扩式旧艺术形式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在艺术倾向和风格上,始终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说它并没有明确统一的纲领,它对德国的影响很大。

维亚尔 (1868-1940年)
爱德华•维若田处配席示亚尔生于法国索恩-卢瓦尔省的古依索,逝于拉伯尔。他和博纳尔同为纳比派的主要代表画家。
维亚尔最初从马约尔学画,尔后考入朱利安美术学院,在那里结识了博纳尔、丹尼斯等,后来成为纳比派的成员。维亚尔起初受高更和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很深,力图使作品具有象征的、神秘的境界,单纯的色彩块面构成了画面的形象。在他看来艺术应该是精神的创造物,画家应该从主观上重新安排它们,这种重新安排必须从美的观念和装饰的观念出发,自然界的任何物象只不过是按照一定规律被安排过的色彩所覆盖的一个平面而已。
到了20世纪初,维亚尔开始抛弃自己原来的观念和画法,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室内情景画。他从夏尔丹和荷兰画派的维米尔的风格画中得到启迪,以印象主义的色彩和笔法再糅合象征主义的构图,来描绘温暖的家庭室内情景。这时期他认为印象派的色彩和技巧是可以借鉴的,有人认为他是20世纪印象派绘画的直接继承者,但是实际上他的观察法和表现法与印象派是有区别的。
维亚尔善于应用装饰性的色彩去代替写实的表现,运用大色域的平涂与点彩派的效果完美统一。他是纳比派中具有严格而精确风格的画家,即使在装饰性的结构、蜿蜒的线条和物体的变形中也考虑到简洁而稳定的构图。他的画在精美中含有严谨,悦人中包含精确。对于这位严肃的画家来说,一切都是安静平和、朴实自然的,他被誉为是现代的维米尔。
1938年画家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他居住的蒙马特汶蒂米尔小广场,以画家的名字命名为“维亚尔”广场。

亲艺术是谁提出的

克里姆特的风格特点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奥地利画家。早年受业于维也纳工艺学校,1890年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1897年退出该协会,另组织维也纳分离派。克里姆特绘画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浓郁的装饰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吸收了日本的“浮世绘”和中国的年画等装饰要素,把强调轮廓线的面和古典主义镶嵌画的平面结合起来,为欧洲的新艺术运动增添了许多新鲜的因素,并开拓出了一种新的油画表现形式。代表作为《埃赫特男爵夫人》、《吻》。

《吻》是克里姆特艺术生涯中所谓“金色时期”的巅峰之作,清晰地定义了一个让他沉迷多年的绘画主题:人类的拥抱。1904年,克里姆特为布鲁塞尔斯托克莱宫的宴会厅绘制系列壁画时,把《贝多芬浮雕饰带》中“给整个世界的一吻”的形象素材整合为其中一个画面,壁画的这一部分被命名“爱的满足”。

几何图形和花卉纹案组成的抽象装饰图案占据了画面主体,克里姆特对实用装饰艺术驾轻就熟,由于出生于一个从事金银雕刻兼铜版工艺的家庭,从小就接触了许多有关传统手工艺和镶嵌画的知识,因而他最早把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艺术完美地明颤结合了起来,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打破了欧洲传统文化中传统手工艺不登大雅之堂的局面茄拿,使得一度被否定的平面装饰艺术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在《吻》中,他用一层金粉涂层来营造背景那闪烁发光的观感,在人物的服饰上则用了闪亮的黄金箔片。他对奢华的黄金色调的特殊喜好部分源于他对马赛克镶嵌装饰的兴趣。意大利拉文那教堂的马赛克让他叹为观止,旅行之后,克里姆特将意大利马赛克激纳败的镶嵌技法加以调整用于自己的作品。在《吻》中,镶嵌装饰的效果最明显地体现在茧状的金黄色区域;这一镶嵌区将一对爱侣环抱在内,与外部世界隔绝。男人和女人身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纹样,而这些长方形、螺旋形、圆形的各色图案有着很强的装饰性效果,也充斥着神秘的象征意义。

在克里姆特众多的人类拥吻图像中,男人的面孔总是处于被遮蔽的模糊状态,重点表现的都是女人的面庞。《吻》中的女人双眼闭合,娇柔地依偎在男子的怀中,仿佛正沉浸于爱情的兴奋喜悦中,流苏状的飘坠装饰条在女人身下如瀑布水帘般摆动,覆盖了画布下方花团锦簇的类似河岸的斜坡,这是这幅爱侣拥吻场景中唯一的现实事物意象。在这种金黄色的色彩和鲜花的包围中,人们仿佛从世俗的观念和道德的约束下解脱出来,感到一种温馨、浪漫、富有激情的生命冲动。

埃贡·希勒曾这样评价道:克里姆特的《吻》中的爱情是苦涩的,而非幸福的;是伤感的,而非热烈的。从爱情的不可得、生命的不可知转而只单纯地用物质来窥视生命或以死亡来赞颂生命,再将生命顶礼膜拜,这是克里姆特最典型的画风。总之,夸张的色彩、大胆的构图、迷离的情怀,成就了人类装饰绘画中经典的一吻。

16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