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笔下的高更

一份薪资优厚的工作,一位善解人意的伴侣,一对懂事的儿女,这些要素组成了大多数人对幸福的定义。许多人勤奋读书,努力工作,认真履行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就是为了这样的一份幸福。然而,一个世俗意义上事业成功、家庭美满的股票经纪人,却走上了与以上这一切彻底决裂的人生道路。

他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给家里留下一纸短笺“我已下定决心不再与你一同生活”,便只身前往巴黎学习绘画。他住在廉价肮脏的旅馆,吃粗鄙的食物,抛弃种种世俗条框的约束,忘却自己的身体状况与所处环境,只因被心中一股画画的创作本能所征服。最终只身来到一个世外桃源——塔希提,终日创作,不问旁事,并最终在这个小岛上创作出旷世杰作,却又让土著妻子将其与自己的遗体一并付之一炬。

这个有些神奇男人就是毛姆笔下《月亮与六便士》的男主人公,故事人物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一个原本生活优裕美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在人届中年后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离经叛道舍弃一切!

“所有的人都讨厌你、鄙视你,这对你一点儿都无所谓吗?”

保罗高更与毛姆的关系

“无所谓。”

“你不在乎别人把你当做个彻头彻尾的坏蛋吗?你不在乎你的 

妻子儿女去讨饭吗?”

“一点也不在乎。”

但面对各种非议与不置可否的声音,面对以前优渥的生活事,思特里克兰只是说“我跟你说过我必须画画,我控制不住自己。假如有人掉进水里,那么他游泳的本事高明也好,差劲也好,都是无关紧要的;他要么挣扎着爬起来,要么就被淹死。”

当这个四十岁的男人离开家庭,抛弃所有东西的时候,他从不渴丛慎亮望被理解,俗世的无欲无求给了他巨大的自由也许伟大的艺术,从来都是对规则的不屑一顾,而天才的梦想,就是一场不顾一切的自我放逐。

一个毫无绘画基础的四十岁中年人想要画画这件事,听起来无异于嘲讽。这种理想,注定要被不理解,注定要被劝放弃。思特里克兰德孝乎和高更如果是十几岁,大家一定不会因为他们做画家而劝他们不做,有些人甚至会鼓励他们,但他们都是中年男人拥有了家庭事业稳定收入,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而且,并未流露出惊世骇俗的天赋,反而显的笨拙,都这个岁数了,也就这个水平了,能不能别画了?

《月亮与六便士》的答案是: 无论处在怎样的境地,无论年龄,受教育程度,我们都有选择一生中最想为之努力的东西的自由。这种自由之取决于我们自己,与其他任何东西无关。当我们有勇气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已经身在生命的自由之中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无论这个选择是什么。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以高更为原型,加上自己丰富的阅历,以第三者的角色写出了思特里克兰德这个人物的一生。非常值得我们细细的去品读。初中的美术书上曾经有介绍过印像派画家——高更,这个人,我那时候就觉得很有意思他喜欢画画为什么要去一个荒芜的岛上呢?他在家里不能画吗?我很好奇,他跟我意识中的中年男人很不一样,但是怎么一种不一渗宽样我却也想不明白,只是在美术书上看到这个人的简历觉得很有意思。

后来高中时期看过关于高更的人物传记,有了解过一些,直到我发现《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才明白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月亮与六便士》书名中带有隐喻性:月亮象征精神世界,它挂在高高的夜空,将柔和清丽的光辉洒满大地,六便士是英国硬币的最小面值,散发着市井的铜臭,象征现实生活的苟且。

有些书故事读起来很有意思,但看过就会忘记,有些书看起来晦涩难懂,但过目不忘。所有的好书都值得我们仔细阅读,它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东西,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你会有很多的想法,《月亮与六便士》就是其中之一。

  抬头是梦想,低头是现实,《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将我们的烦恼尽现。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是保罗成就了他 谢谢

30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