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象征主义色彩的主要表现

鲁迅小说象征主义色彩的主要表现
象征”一词在希腊语中本来是指“一块木板分成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以保证相互款待”的信物,后来引申为观念或符号的代表。艺术中“象征”是属于美学范畴的一个宽泛的概念。意思是,通过某一特定形象以表现和暗示超越这一形象的含义和观念 。象征中既包孕着比喻中的暗喻成分,又包孕着寓言表述中的比附因素,但又有所生发和放大。美国学者劳·坡林(LawrencePerrine)指出:“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的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象征意味这既是它所说的,同时也是超过它所说的。”
象征主义在表现表现手法上讲坚持以直觉去把握、表现美。多用暗示和启发的手法。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强调表现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迟前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在艺术手法上,多用夸张的对比的手法,选择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多用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反常规的语言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来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其中的孤独、陌生、焦虑、痛苦的情绪。
鲁迅受西方象征主义作家的影响,吸取了为表现此时此地生活所需要的象征、暗示、隐喻、影射等手法,创造了一系列闪耀着象征主义光辉的杰作。
鲁迅从《狂人日记》开始到《故事新编》的《起死》为止,一共写了三十多篇白话小说。这些小说虽然大多是短篇,但这些短篇都显示出要捣毁“铁屋子”“改革社会”的巨大战斗力。它们之所以有战斗力,除了内容上的因素外,还与小说那意蕴丰富、耐人咀嚼的象征艺术的大量运用,使小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关。象征艺术使鲁迅小说“言近而旨远”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狂人日记》是具有最明显的象征主义色彩的作品。它是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出的第一声“呐喊”,多年淤积在鲁迅心中的对封建传统思想的愤懑之情需要一次总的爆发,多年积累起来的对封建传统思想吃人本质的整体性认识需要一个概括性的表现。在这时,任何具有鲜明的特指性的事件都不足以完成这样一个创作任务。鲁迅需要一个具体的形象,但这个具体形象又必须是一个非常态的人物。他不能像常态的人物那样对于具体事件具有太大的粘着性,不能像常态的人物那样对于现实的生活环境和思想环境具有那么大的潜在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所不能不具有的),也不能像常态的人物那样循着常规的思维逻辑由现象向本质做渐次的正常推理。鲁迅找到了“狂人”这个具有现实性的人物,实际上便是找到了一个由现实性向象征性过渡的艺术关节。他利用“狂人”的变形心理直接把现实的封建关系转化为一种象征,并由这种象征直接升华到对封建关系和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抽象本质的剥露。码渣这里的社会思想环境是作为一个模糊的整体性画面出现的,“狂人”对它的感受首先是一种情绪性的悔返感受。在情绪性感受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理性的本质概括,是《狂人日记》运用象征主义手法的结果,仅仅依靠现实主义的真实描绘,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便不足以达到如此高度的艺术概括力。而强烈的情绪性与明确的理性概括相结合,现实可能性与现实关系的变形描写相结合,则是《狂人日记》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主要标志。
《药》也是象征小说,它采用明暗两条线索,设置有两个故事,表面上是写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做药给儿子治病,暗地里隐藏有先觉者夏瑜被害的故事,二者借助有“象征”意义的“药”连结起来,表现了先觉者和被启蒙者的双重悲剧,传达了一个象征性的主题:什么是医治华夏民族的精神药方。当时革命的前驱者是不主张消极的,所以他在作品《药》中夏瑜的坟头“平空添上一个花环”,以表示革命后继有人,夏瑜死了,还有许多革命者在继承他的事业,这是夏瑜牺牲后产生的另一种积极的结果。这个花环的确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孔乙己》也有象征。其中有一个细节,写孔乙己极高兴和自豪地告诉小伙计,“回”字有四种写法。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象征,表现孔乙己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悲剧意义。一般语言有语义、语音和语法,语言文字形状对语言意义并无多少影响,即“回”字有四种写法,它的意义还是一个,用法也没有改变,读音也是一样。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因拥有自己的一套语言和文字,并守住其意义,而拥有自己的话语特权。证明了他们自身已逐渐被社会边缘化而陷入意义的漂浮状态。当孔乙己为自己知道“回”字的多种写法而沾沾自喜时,象征他生存意义的无根状态和喜剧性命运已昭然若揭,读者已了然于心。可以说,鲁迅使用的这一“回”字与其它小说中的“药”、“风波”、“祝福”、“肥皂”、“故乡”“示众”和“离婚”都有象征的意义。
当时的广大劳动群众,由于种种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可能对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有一个整体性的本质认识,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却有可能直感到它的窒息力量。在这时,他们对它的把握还主要停留在朦胧的情绪性感受阶段,但作者却需要充分利用这种朦胧的情绪性感受向读者暗示出它的整体性本质。《呐喊》和《彷徨》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往往就产生在这样的艺术关节处。《阿Q正传》中阿Q对于狼眼睛的联想、《药》结尾处两个老妈妈对乌鸦飞上坟头的期待,都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呐喊》、《彷徨》中的象征,像所有象征主义作品中的象征一样,都具有多义性,所以它们不是一般的比譬,但在这多重的含义中,作为第一义的基本含义则是具有现实性的具体含义,诸多的象征性的含义是这个现实性含义的进一步升华,这就是鲁迅小说的精华所在。

象征主义文学有什么特点

象征主义文学的小故事有哪些

象征主义文学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体现,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肉号个核心分支,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两大领域,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西方主流学术界认为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是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是象征主义的先驱.尽管“象征主义”者适田地术本官收盾一词最早出现于18底罗动86年,但波德莱尔和爱伦·坡早在19世纪中叶的创作就最初涉及沉飞副后元程端族院善和到了一些象征主义的理念.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法国正式打出旗号的象征主义是对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来自和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反拨.在象征主义者看来,实证主义只知机械的论证实际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主义则义座望讲掌水末划服一事侧重遗传和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这些都无法揭露艺术的本质.象征主义者们主张发掘隐匿在自然界背后的理念世界,凭个人的敏感和想象力来创造超自然的360问答艺术.尼采、弗洛伊德和柏格森的思想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象征主义者在题材上侧重描写个人压款米做尔音直概杆备幻影和内心感受,极少涉及广阔的社会题材;在艺术方法上否愿培况吗定空泛的修辞和生硬的说教,强调用有质感的形象和暗示、烘托、对比、联想的方法来创作.此外,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多重视音乐性和韵律感.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文学思潮,象征主义在各个国家、地区的发展特征不尽相同,这涉及到各个国家民族气掉住怀去修质、文化传统以及作家个人气质等等复杂因素.法国的象征主义比较精纯,而英美的象征主义则显得比较驳喜持密染生杂.象征主义文学在诗歌领域内的成就最高,诸多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都可被归于象征主义诗人之列.此外象征主义在戏剧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赵风毛指最场饭.象征主义戏剧象征主义的理念在19世纪90年代进入欧误通机年东给根洲的戏剧领域.比础未利时的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滑动云亚计阿议四据座践949)被认为是第一亚华位象征主义剧作家.1890年,基检者证酸清指述掌旅居巴黎的梅特林克发表《闯入者》,标志着象征主义戏剧的诞生.该剧以抽象的概念“死亡”为题,没有具体的情节或环境,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戏剧叙事风格.1892饭阳染岁年,梅特林克发表多幕剧《佩莱亚斯和梅丽桑德》,在欧洲剧坛引起轰动.该剧根据中世纪骑士故事改编,以大森林为背景.女主人公来历不明,一切情感的发生都是不自觉的.全剧营造了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情调全冲、一种怅惘无告的哀戚.作者用词语的重复、人物之间的回应、休止或沉默等方式烘托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神秘气氛.马拉美曾经在观看此消如那科轴剧后评论:“这个艺术形式使一切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梅特林克一生的颠峰是1908年创作的名剧《青鸟》.这是一部六幕童话剧,以穷苦人家的一对兄妹寻找青鸟的过程象征寻找幸福的过程.这部剧作使得梅特林克跻身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法语剧作家之列.德国剧作家盖尔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的创作经历了从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到象征主义的转变.早期的名作《日出之前》(1889)和《织工》(1893)中已经开始采用某些象征主义的元素,而发表于1896年的《沉钟》则已经是彻底的象征主义风格了.《沉钟》也是一部童话剧,是象征主义剧作中风格最崇高悲壮的一部.此外,爱尔兰诗人叶芝也从事过戏剧的创作.在他领导的艾比剧院曾经上演过他执笔的26部戏剧,基本都属于象征主义的风格.这些戏剧没有鲜明的性格塑造、尖锐的戏剧冲突,人物的动作也很少,只是不断的用诗的语言倾诉内心的情绪和憧憬.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演于1906年的《阴影下的水》.由于象征主义侧重暗示和朦胧之美,适宜于抒情,而不适宜于描写冲突和具体的人物性格,因此象征主义戏剧的成就十分有限,且并没有如诗歌一样形成一场国际性运动. 希望采纳

16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