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莫奈以

D

巴黎奥赛博物馆 Musee d'Orsay

奥赛博物馆位于塞纳河左岸,和卢浮宫斜对,隔河和杜乐丽花园(Jardin de Tuileries)相对,其前身是建于1900年的火车站,是从巴黎到奥尔良铁路的终点——奥赛车站。1939年进入巴黎的铁路取消,车站关闭。1978年被列为受保护的历史建筑,1986年改建成为博物馆,将原来存放在卢浮宫,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Galerie nationale du Jeu de Paume),以及在庞皮杜艺术中心握旁猜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内(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的有关藏品全部集中到展出。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画中沉稳浪漫的巴黎,德加(Edgar Degas)画笔下跳跃的芭蕾舞者,高更的(Paul Gauguin)作品里充满异域风情的大溪地,天才梵高(Van Gogh)画布上色彩斑斓的向日葵田地和灿烂星夜,在这里通通可以欣赏到,再往前推,浪漫主义(Romantisme),启伍写实主义(Realisme)和巴比松画派(École de Barbizon)的巨作在馆中也有所收藏。

如今的梵高是高于艺术本身的存在,这位世人皆知的荷兰艺术天才在短短的三十七年岁月里创作了几千幅巨作,而他从二十七岁开始才正式成为一名画家。我第一次接触梵高段型的作品是那幅著名的《星夜》,浓重的色彩和对比度是他本人的标签,而三十三岁初到巴黎时的梵高,还未有如此鲜明的的个人风格,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我们很难说是他成就了印象派还是印象派深深的影响了他。在巴黎短暂停留一年半之后,梵高逃离了世俗来到了阿尔勒(Arles),这个被阳光包围的南方小城帮助梵高创作出了最惊艳世人的作品,《星夜》《向日葵》是他艺术成就高峰的代表作,而后,与高更(paul gaguin)关系的决裂加剧了他精神上的痛苦,这种无法摆脱的困境将他推向了生命的尽头,1890年7月27日,这位一生痛苦却才华横溢的画家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虽未一枪毙命,他却在两天之后长辞于世,短短四字遗言“痛苦永存”让后人唏嘘不已。

毕沙罗奥赛河边的银行

到达巴黎以后,梵高开始接触到印象派画圈,很明显这个时期的颜色没有后期的那种张狂和鲜艳,也比他初期的作品更为明亮。在巴黎居住的一年多时间里,梵完成了不少写生作品,与此同时,这也是他收到印象派和点画派影响的时期,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绘画技巧和用色的改变。

从这个时期开始,梵高开始大量使用明亮的色彩。他自己说:“与其选择我眼前真实的色彩,我更喜欢武断地选择能表达我感受的颜色”。众所周知,梵高受日本艺术影响至深,在巴黎和弟弟Theo一起居住的时候,他们收藏了许许多多日本画作,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这两位成就斐然的画家对梵高的创作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他运用从日本画作里学习到的技巧,把大型物体置于前景,画作后方则通常是远景。他的作品中,焦点并非集中在某一处,而是分散开来的。有意思的是,梵高达到阿尔勒的时候,曾写信告诉弟弟Theo说:我到日本了!日本艺术的确对梵高产生了至深的影响,这也是为何日本收藏家非常热衷于收藏梵高的作品,他们认为那是对日本艺术的发展和传承。

这幅画是高更在阿尔勒期间梵高所创作的,很明显受到了高更风格的影响,更平滑的色彩过度和简洁的人物形象都是高更作品的主要特点。

1888年春天,梵高来到位于saint-remy的圣保罗精神疗养院接受,此时,他的精神状态已经非常不好,但还是坚持作画,无法出门写生的时候,他就临摹前人的画作,很多这一时期梵高临摹的Millet画作都被收藏在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Gachet是梵高的精神病医生,在他的花园里梵高创作了诸多画作,也为医生本人画过许多人物像。

梵高短暂而绚烂的艺术生命如同流星那般划过灿烂的夜空,带着悲壮的激情。1890年7月,在巴黎附近的Anvers-sur-oise,他用手枪亲手结束了自己37岁的年轻生命。梵高一生受困于痛苦之中也喜爱这种感觉,他自认为这是艺术家最重要的创作动力,就像他最后的遗言“痛苦永存”那样,他带着痛苦离开了人世,却留给了人们一张张灿烂的画作。

致敬我最爱的天才画家:文森特梵高。

ps:如果想欣赏更多梵高的画作,最好的去处是位于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记得提前购票,否则就同我一样悲剧地遗憾而归)和位于荷兰otterlo高费吕韦国家公园内的库勒穆勒博物馆,这里收藏了90多幅梵高的油画和高达180幅素描作品,被称为梵高的第二故乡!

在奥赛博物馆的短暂停留带给我最深印象的艺术家是乔治修拉,在此之前我并不认识这位以点画技法见长的后印象派画家。这位三十二岁就死于疾病的画家并没有留下梵高那样数量繁多的惊世巨作,然而我却被他不凡的画法深深吸引,他用细腻缤纷的小点勾勒出来的世界柔美又平静,让人体会到一种冷静克制却不引厌倦的美感。梵高1886年到达巴黎以后,深受印象派和点画派的影响,在其后来的许多画作,比如1887年创作的《fileds with iriese near Arles》和1889年创作的《undergrowth》中,都可以清晰看到这一技法的运用。艺术创作,让两位无多交集的伟大画家完成了超越时空的对话。

修拉去世之后,他的好友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成为了点画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这种特殊的技法也得到了莫奈的赞赏,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我们时常能看见点画技法的存在。修拉,这位曾经被印象画派排斥的画家并不被太多人所知,然而好的作品自会有人来赏识。

修拉在带着这幅作品参加完1891年的独立沙龙画展之后,因为突然而来的疾病而长辞于世。他的好友 保罗西涅克 扛起了点画派的大旗并将这种技法发扬光大,成为了后印象派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

39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