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女演员

绘画来源于生活,像法国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最著名的就是专画芭蕾舞演员,他画中的人物都比较写实的,动作也是很自然的。

德加是谁呀,他的成就是什么?

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在巴黎出生和去世的爱德加·德加是银行家之子.生来便是大资产阶级,他对古典主义的浓厚兴趣和他行为的谨慎似乎与出身十分合拍.不过,他那异常强烈的个性和独立自主的思想却又把他抛入革命阵营.他在美术学院安格尔弟子拉莫特的班级里习画
“蜕变”从艺术上来说,简直接近“再生”,这中间所饱含的痛苦,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德加的绘画在我看来,就是寻求蜕变的努力的结晶。他是一个非凡的写实大师,他的线达到了精确而细致的地步,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对光的变化极其敏锐,对印象有着卓越的艺术发现的画家。假若他仅仅在线上开发,德加的成就也不会悄无声息;假若他甩开线的束缚,完全投入到对光的变化,对色彩的印象的开发中,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也决不会低于莫奈、雷诺阿等人。德加之所以是德加,就是他自己发现了他自己的这种令他感到兴奋的天赋,他要寻求一种“整合”,以期获得意外或渴望已久的新生。歼悄纤他的确为此而尽了最大的努力,而结果,虽然我不敢说获得了很大成功,但毕竟还是成功的。
因为德加的作品多在于写实,而写实往往需要非常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德加不缺这方面的才华。他往往一下笔就画得神态各异且惟妙惟肖,与古运念典绘画大师安格尔等不相上下,但是德加的意义在哪里?仅仅在于画得像安格尔或超过了安格尔吗?我所体验到的德加的痛苦,这是其中之一。其二,德加同时还深深地迷恋上了内心感到的光的奇异、印象及往事的抽象美丽,而他的绘画创造的惯性,却使他难以表达“心中所有”或很少能达到完全表达心中所有。这样两种痛苦的重压几乎使他绝望,我感到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天才的痛苦,揣着这样的痛苦,德加在创造的每一笔中都在寻求突破。比如《建造巴比伦神学院》(1861),他对“形”的把握精确至极,完全可以同古典写实大师们比美,但他同时又想摆脱这种精确,而氏仿有意使画面呈现出一种诗意的朦胧。还有诸如《芭蕾舞预演》(1874),在精确之中又渗入了光的辉煌效果;《脱鞋的舞女》(1882),在出神入画的线之中,又加入了色彩的写意效果;《晨浴》(1985)、《洗澡》(1894),也都是这样,好像德加特别害怕给人以古典写实的印象,而有意或无意地朦胧他的线的精确,而使“形”的准确变得更加含蓄,以达到耐人回味与品味的效果。这真是一个左躲右闪,努力寻求新鲜的大师,仿佛这一切都是他自己与自己过不去,在毫无希望的画幅上,德加在努力创造希望。

埃德加德加舞女

3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