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篇写达利的文,大于等于1500即可,要求人物介绍要少,作品和风格分析要多。不喜勿来。

这是百度文库上的一篇论文,你先看看吧~~~

《记忆的永恒》是达利在1931年完成的布上油画,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画风。《记忆的永恒》作于1931年它受到弗洛依德的启迪表现了一个错乱的梦幻世界。我们看到清晰的物体无序地散落在画面上。那湿面饼般软塌塌的钟表尤其令人过目难忘。无限深远的背景给人以虚幻冷寂怅然若失之感。达利的绘画往往是支离破碎的充分展示了无意识的梦幻场景。但实际上这些看似偶得的幻觉形象必定经过了画家相当的努力而看似无意识的画面必定是有意识计划的结果甚至是惨淡经营的结果。《记忆的永恒》也不例外。弗洛依德曾这样对达利说“你的艺术当中有什么东西使我感兴趣?不是无意识而是有意识。”
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达利承认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源姿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而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而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
每一幅作品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生活为背景的也就是说一幅作品的形成受到作者思想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作品本身会反映社会环境或是作者当时的思想状态。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永恒得记忆》的作者吧。
“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的二十世纪画家。”这是道恩·艾兹(英)在他所著的《达利》一书中的开场白。确实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达利(西班牙Salvador Dali1904—1989)比其他画家更加声名显赫或者可以说“臭名昭著”——这不仅仅因为他的那些想象力丰富得令人震惊的画面更因为他那古怪得让人侧目的形象和行为。我们不能不承认他是个天才无论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自我宣余裂铅传的角度。他一本正经地宣称自己和疯子的区别在于他不发疯。他精心侍弄他的小胡子使之成为其身体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他在画布上“做梦”表现性、战争、死亡等非理性主题。他撰写《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装腔作势地进行各种活动„„总之这个西班牙人的言行举止连同他的艺术已共同构成了超现实主义的特别景观。
作为1931年完成的油画如果解读画作中的荒诞性那么《记忆的永恒》已经在很多方面显示并预言50年代开始兴起并发展的荒诞派。虽然《达利自传》中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却让我觉得还不如我本人能写的东西”的表述似乎表明达利对于存在主义思潮的排斥不过或许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这是一种“孩子对母亲初次的反抗”。然而从读者接受理论来看一部作品从完成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与作者毫无关系只在读者的阐释和理解中取得其竖好存在价值。因此对于《记忆的永恒》的解读从读者的角度而言无论作者达利究竟受过存在主义多少影响或是有直接证据表明根本没有影响都不妨碍我们从中解读出荒诞派的雏形。 荒诞派戏剧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主张和超现实主义等流派文学观念及表现手法并加以融会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从整体的世界观来看《等待戈多》和《记忆的永恒》至少有这样一个相同之处两部作品同样是在文本内部创造出一个迥异于我们所处现实的世界看似荒诞可笑或是超现实但实际在他们所创造的世界内部却通过世界的自行封闭衍生出内部的逻辑给予世界的存在逻辑上的合理性。无论是阅读《等待戈多》还是观看《记忆的永恒》观众都会被自己所处的荒诞世界所造成的陌生化感受所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观看阅读障碍需要通过具体碎片状的熟悉意象如《记忆的永恒》中用人脸部分器官拼贴的奇怪存在或者《等待戈多》中幸运儿毫无逻辑的台词用自己的理性加以分析来理解世界的本质。
观察《记忆的永恒》所建立的世界。纵观整个画面除去具体意向摆放钟表的平台画面下方的沙滩上方的大海和天空阐释了整幅画作的世界观。看似稀松平常实际上却无限接近于一个概念无。不同于写实绘画的详细背景和确定世界而《记忆的永恒》所提供的世界则只是一个天、水、地的最简单概念组合接近于世界的一种原初设定基本上没有任何内容是一种相当空泛而概念化的存在。而在这种概念之上放置第一重意象我们则可以看到左下角的平台和右上角的礁石两个意象的能指互相出现了意义的解构。右上角的礁石以写实手法绘制而成给整个世界带来的是一种确定和真实的意义附加。而与此完全相反左下角概念化描绘的平台因其过于理想化的方正的造型置于所谓的“写实世界”中因其形体之间产生的矛盾反而带来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而因为肉眼对于光亮的敏感性在一般的欣赏过程中一般都会先看到远处的礁石然后才观察近处的平台因此按照假设的观看顺序正是之后看到的平台其意义解构了代表“写实”的礁石奠定了《记忆的永恒》整个世界的虚无和荒谬感。而在这种逻辑下“写实”的存在反而成了“荒谬”的一种佐证。
细细观察此幅绘画的细节此幅作品以风景为衬托有一只正在熔化的钟表软瘫的像蜡一样的钟表它们被挂在树枝上落在不知名的方形体积上搭在胚胎状物体上。画面中的风景是异常平静的 它是那只著名的“软表”的背景“软表”即将熔化。事实上柔软的钟表也是达利最广为人知的题材 他自己也十分喜爱表现“软表”这一题材仿佛表示出达利对“时间”这个主题的狂热。对于时间的制约性以及时间到底存不存在永恒性和记忆性达利特别感兴趣。这种常常被他描绘成软绵绵的甚至可以流动的钟 显示出他对自己所痛恨的事物的冷酷无情而这样一种象征手法也只限于他所憎恨的事物。他曾说“机械从来就是我个人的仇敌至于钟表它们注定要消亡或根本不存在。”达利所创造的符号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这幅《记忆的永恒》中的“软表”这块“软表”有非常丰富的视觉意义和心理暗示。首先从视觉的层次上分析用“软”代替“硬”用不正常代替正常这给所有的观众带来一种极大的新鲜感与陌生感。这种手法与戏剧家、理论家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不谋而合当然这一点是对一般的观众而言的。
我们可以从“软表”联想到柔弱、糜烂、坍塌甚至让人恶心„„要知道达利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个“前卫”的艺术家他所要做的事就是挖掘人类心灵深处隐秘肮脏的东西 也许他是想揭穿资本主义内核中腐朽表面的本质。在那样一个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痛苦时代人们对于金钱、欲望的心理渴求就像这块“软表”一样被扭曲最终也被出卖。与其说这是艺术家在讥讽这样一个不幸的事实 不如说他正在肆意地挑逗人们那样脆弱如紧绷之弦的欲望。我们不能无视艺术家的用意尽管这种用意更大程度上显得狠毒。“软表”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内在意义那就是代表着肉体与精神的阳痿。
画面中蚂蚁密集在表面上这些象征腐败的形象正如达利经常回顾的其源泉产生于他的童年时代。《达利的秘密生活》一书记载“六岁的达利从堂兄手中接管那只受伤的蝙蝠开始蚂蚁走进达利的记忆注定是天意。对这只受伤的小蝙蝠达利倾注了他所有的爱。但是噩梦降临在小达利的身上不知什么原因他最爱的小蝙蝠被一大群疯狂的蚂蚁包围着遍体鳞伤痛得发抖已是奄奄一息。他跳起来拿起爬满蚂蚁的蝙蝠并发疯似的咯吱咯吱咬蝙蝠的脑袋还把它扔进了水里。从此蚂蚁就伴随着达利。”据研究表明“在达利的作品中忙碌的蚂蚁通常是紧张、焦虑和衰老的象征暗示着达利潜意识里的恐惧、无力、不安和性焦虑。”
达利绘画中的潜意识符号除了上述提到的软表、蚂蚁还有面包、拐杖、抽屉等。通常用这些符号来诠释他的梦境。在达利的作品中每一种东西都不是它的本体都被达利赋予了特殊的涵义。面包是达利喜欢描绘的对象借助它达利可以尽情表达他对情欲的幻想。对于抽屉达利也做了如下的解释“有抽屉的人体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有关。弗洛伊德认为抽屉代表女人潜藏的情欲。在达利的作品中抽屉基本上是在女人体上出现表现了达利对情欲的幻想。”达利赋予了拐杖以象征意义与前面的两种形象是不一样的。达利认为拐杖给他的感觉是一种自信心的缺乏 然而又要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往日的傲慢因此达利曾说拐杖在他的眼中是“死亡的象征”。
我们可以看到抛弃超现实主义主流的解读方法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我们对《记忆的永恒》的阐释所表现出的正是荒诞派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在上述阐释看来《记忆的永恒》实际上所表现的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一个荒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的存在最终都指向荒谬和无意义本身人的存在在狂欢和时间中被异化而时间本身的存在也是不可靠的整个世界对人类而言呈现出的是一种冷酷和不可理解。在艺术欣赏之中所谓作者解读或是权威解读只是一种阐释作品的方法在审美活动中并不真正具有权威性而正是这种个人化的审美和理解才可能是通往艺术真正的钥匙。

参考文献
1、[西]萨尔瓦多·达利著陈训明张劲张良君编译。达利的秘密生活一个天才的日记。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2、达利等著杨志麟等译。达利谈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柳淳风著。达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英]肖恩·艾滋著吕澎译。达利。湖南美术出版社.1988.5.
5、翟墨王端廷主编王红媛编著。达利论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6、翟墨、王端廷主编王红媛编著。超现实主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求一篇250

达利作品观后感800字作文

被感动到了
我很不赞成拿小说对留子亲误做失部位喜比电影然后说出一大堆没有忠于原补儿吸够陆想著之类的话,是谁告诉你了电影一定要讲完小说里360问答写的东西。别误会,我没读过抓执么解事烧哈利波特的小说也没有兴趣,丰施把数氧团倒甚至鼓起勇气打开播放器看这十一洋拉浓纪湖害南年前的电影也是多少带点练英语听力的功利心在里面更不需要讨论我是不是一个哈里迷了。有趣的是这么说也不代表我没看过哈利波特的其他任何一部,很抱歉我和朋友达买设物美仍移苏身语在电影院里看过凤凰社,好像是第五部吧,当时我看睡着了,我以为是因为我没看过前四部觉得很无聊,过后一问才知道第五部好像还真是拍的最差的一部,你说我这运气,好不容易看一部还看到这么烂的一部

开头中规中矩,除了记住邓布利多有点甘道夫的味道以外没有其他的印象了。故事我不再赘述,我想说几点我的观后感。

一、友情。
文学作力候放消品和电影作品里一再谈到友情导充材括致有时候我们甚至会忽略了友情,谓众做火往往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友谊实际上包含着千万思绪言不明道不净。我讲过,在大一下学期的一个阶段我不知道是吃了什么袁工出别丰行民药或者好像是了某些书导致拉补次们我深切的体会到整个人好像在几个月之间成长了太多,多太多事情的看法都有了根本的改变,这些改变甚至影响到我的心智,有些时候我还会觉得我是不是熟得有点太快了,我还会恐惧思想成熟度的过度增长会不会马上追上我的外表,(我自认外表是早熟的。)哈利、六程越适求满听节需重罗恩、赫敏的友谊是那种真矿程再绍刘正的友谊,代表着正义清垂金千文拉、勇气、团结的友谊,并不只是我们常常所津津乐道的那种酒肉知己。我想我会被一次次感动到真是成长的信号,是心智的共鸣。这种其吧开感动有别于集结号所带来的那种感动虽然表面上看都是义气友谊这些元素但实际上片子三人的关系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作用让你觉得世界真是美好。

二、正邪。
片中伏地魔说正邪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区别,正义只是掌权者为自己正名的借口。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也天真的以为历史是执政者的家谱之类的话是完全正确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同意大贤罗素所说的纯粹的正义,我虽然读书多切杂按理来说对事情的看法没有一般绝对的答案,但对待正邪这件事我恰恰例外。像相信上帝一样,我相信总有一些事情是善,总有另一些事情是恶。如同三字经所说人之初性本善、

my harry
对哈利的期待,持续了很多年。
不过,直接点说,仅限于书。于是,现在便连期待也没了。
最初,却是因为这部电影。目前几部中唯一称得上经典的一部。
只一眼,便爱上。幼小的年纪,最擅长的,无异于幻想。连做梦,都常常梦到扫帚及那我最爱的隐形衣。大雨时,常和一个同样痴狂的好友站在教室窗口,对着学校里的一片人迹罕至的树林开始想象。以至于最后,还在那片树林开始了一次探险。
那样快乐无知及温馨的往事,如今想起,依然喉咙发酸。
现在,哈利依然是我的枕边书。可电影,我愿意记得的,却只有这一部。
其他的,原谅我,不在我心中哈利的范围内。

梦幻的国度

看完以后,还是很享受的,但是真的觉得看电影,特别是好看的电影很伤神,一天一片就够了。好在哪里呢,首先赞一句,魔法特技很棒,画面效果很好。片子据说是J.K.Rowling亲自把关的,难怪跟书给人的感觉很一致,相当了不起,虽然书是很早以前看的,电影这么短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就像画画一样,拍电影只求神似就可以了,这方面我给打100分。说到符合原著,英国人好像特别擅长把小说改编成电影。

麻瓜逝去的青春。
我总在想为什么我像做功课一样,每年假期都要重看一遍哈利波特,而且对第一部有着偏执的热爱,可能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连同着记忆,当我们读过好多遍原著,是电影帮我们把脑海里想象的城堡,魔法学校变成了眼前的一切。

“每个哈利迷也许都曾想过,在十一岁那年霍格沃兹也曾给自己寄出了录取通知书,
只是路太遥远,给我们送信的猫头鹰迷了路,永远没有到达……
于是,我们就这样与魔法擦身而过,永远当着麻瓜……”

【悲惨的童年并没有泯灭他心底的阳光】
悲惨的童年并没有泯灭他心底的阳光,按照我们的理论,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时候是孤独的感受不到爱的,那么成长起来的他是不是也不懂得去爱别人。可是哈利没有,他依然是那个正直懂事笑起来温暖的他。

生日的对比。达力的生日有礼物有美食有动物园,哈利只有用尘土给自己一个蛋糕。可是当11岁来临的时候,之于他一个全新的生活开始了。

【遇见这样的老师】
如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慈爱而令人尊重,有的老师严厉而深沉,像斯内普那样看起来坏透了却一直在保护着你,这是他的性格和经历所致。无法改变。

【我本人更爱第一部里的罗恩】
罗恩在第一部里的勇敢是令我震撼的,平时活在哥哥们光芒下正直可爱的罗恩在第一部里格外的勇敢,在下西洋棋的时候,他勇敢的选择了牺牲了自己并对哈利说:是你,不是我,也不是赫敏需要面对这一切。

【爱的痕迹】
对,世人膜拜哈利的那道伤疤,邓布利多说:你妈妈牺牲自己在你身上留下了痕迹。哈利指了指头上的那道疤。邓布利多说:是爱。

太对了,虽然我们没有魔法,可是父母对我们的爱岂不是就留在了身体发肤。你想想,那些可以感知的痕迹都不是以实体存在的,正如你深深爱着某个电影,很多时候不都是因为它引起你深深的共鸣,和让你想起你的某些经历。所以我们深爱着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它所承载着得记忆。

【纠缠不清的伏地魔和哈利】
从他们用同一种魔杖开始?从哈利的额头上留下那道疤开始么?第一部是所有故事的开始,正如开始便总会有结局一般,我们再恋恋不舍也会有结局。

在看大家写的影评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在回忆自己多久多久以前什么心态看的这部电影。少有影评。多少感触。不过正是这样,是记忆让这部电影历久弥新。它在我心里很重要,我会自己看下去,和朋友看下去,再和以后的孩子们分享。

而哈1到哈7正如我们长大的路途一样,颜色从明快渐渐灰暗。
象逝去的青春…很忧伤

萌男养成记
重温HP中,现点评一下本部中有点模糊的剧情,我不是一个资深的哈迷,请资深的哈迷不要介意。
1、“萌男”有四个:哈利,罗恩,马尔福和伍德。花痴在这里就省了。另,达利小宝贝这时还没那么胖,勉强还算是可爱。
2、感觉有些剧情还是为后面一些部做了铺垫,虽然拍哈1时应该还没写出哈567,比如,有一段弗农一家搬到了荒野中的小破屋里,佩妮姨妈声嘶力竭的说出了对自己妹妹的厌恶,这里和哈7中对于佩妮和莉莉年少时的描写很相对。
3、霍格沃兹特快的号码是5972,这是为神马?
4、哈利和小金妮在站台上有一句短暂的交流,金妮这时还是短发,说了句“加油”还是“顺利”之类的。
5、赫敏小姐的亮相还是很有派的,在我的心里,是不太喜欢赫敏这样性格的女生,太高傲,有点自以为是。另,马尔福小男的派头和赫敏很相似,支持一下德赫。
6、马尔福很有魁地奇天赋,在第一次飞行课上就能够飞上了天,相反,赫敏这方面没什么天赋。
7、海格带哈利去破釜酒吧之前应该走在伦敦的街头,海格的庞大身躯难道没被麻瓜怀疑吗?!
8、海格在破釜酒吧里和哈利第一次见到奇洛。
9、分院帽几乎刚刚落到马尔福的头上就喊出了“斯莱特林”。
10、罗恩在最后魔法师棋的表现中,让人有大将的感觉,喜欢罗恩。
11、话说马尔福和哈利在一年级就一起关过禁闭,感觉语气有点腐啊。
12、哈利在禁林就第一次遇到了伏地魔,还遇到了马人费伦泽,期待哈7下中马人的亮相。
13、教魔咒课的老师弗利维是妖精,另,西莫在施魔法时出过两次丑。
14、纳威最后正义的拦住了故意违反规定的三人,穿了一件蓝色带花的睡衣,呵呵。
15、奥利凡德在给哈利魔杖时发生了一些神奇的现象,说出了他和神秘人的关联。

就想到这些,明天继续哈2.

唯一能称得上是童话的一部
很多地方介绍《哈利·波特》系列时,都喜欢将其介绍为童话。其实在我看来,这个系列真正能称之为“童话”的也只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第一部而已,后面的几部因为包含着阴暗的内容太多使得已经不能被称之为“童话”了。
影片除了最后之战那一段稍微有点紧张外,整体上还是比较轻松的,这种感觉在以后的几部中都再也没有出现过。也许是因为第一次见的缘故,记得当时看到那个魔法学院里的很多事物都感到很新奇,再加上影片通过人物的谈话对这些都做了介绍,使得我对这一版的那个学院里一切的印象都很深,在后来的几部电影里再次见到那些东西时我反而没了感觉。
后来读到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书。看完后发现,影片对原著中精彩情节的涉及是比较全面的,尽管也许是容量问题电影确实也删了些东西(比如说原著中霍格沃茨的四个学院到电影里变成了两个,不过好在另外两个学院里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人物),但基本上没感觉有什么遗憾的地方。而看书我觉得最大的作用就是对很多细节做了了解,比如说哈利私自骑着扫帚飞出去的时候被麦格教授发现了,于是麦格教授叫哈利到她那里去……当时电影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曾经猜想哈利会不会因为擅自飞行而遭到惩罚,后来看书的时候发现原来哈利自己当时也这么想过,尽管最后的结果是哈利不但没有因此受罚而且被选入队中。
这一系列的几位主演,在这一版的效果看起来是最好的了,尤其是哈利·波特的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其实我感觉他在BBC电视剧《大卫·科波菲尔》中的那个不戴眼镜的形象貌似更萌(托当时英语老师的福,我才知道他在《哈利·波特》之前还演了这个角色)。
貌似这个系列影片的最后一部也快上映了,但今年上映的只是上集,更多的好戏还在后头,这一部的原著我已经读过,不知道电影会拍成什么样呢。
考虑到本片在全系列的重要意义,故给出这样的评价。顺便说一下,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在整个系列中这一部的译制配音是最好的。

欲望与自我
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有一面神奇的魔镜。从来没有见过父母的哈利在镜中看到父母微笑的站在自己身边,而笼罩在其他兄长光环下的罗恩看到自己成为了佼佼者。

“这镜子能看到将来吗?”罗恩兴奋地问哈利。“当然不,我父母都已经死了。”哈利黯然地说。

这是一面厄里斯魔镜(THE MIRROR OF ERISED),在它面前看到的只是我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It shows us nothing more or less than the deepest,most desperate desire of our hearts.)。

哈利为这面镜子着迷了,常常违规来到镜子前面,享受与父母共渡的美好时光。因为只有在这里,他才能见到朝思暮想的父母,才能体会被父母关爱的幸福——尽管那种爱只是表现在镜中的父母对镜中的他的抚爱和微笑。

刚开始时,哈利会不时的回过头来,看看父母是否真站在身后,而后来便只是席地坐在镜子跟前,呆呆的看着。他明明知道镜中的那个哈利并不是自己,但是他却无法不为之沉醉。

这时,阿不思邓不利多教授出现了。他告诫哈利:“这面镜子既不告诉我们真相,又不增长我们的知识。人们在它的面前变得很脆弱,沉迷于他们所见到的,甚至变疯了,但不知他们所看见的是真还是假。”

只有世上最快乐的人,才能在镜中看到真实的自己。然而每个人都有欲望。我们向往快乐,但却会为了各种事情而不快乐。在真实世界中难以实现的欲望就希望在虚拟世界中得以满足,在自己身上没有达成的目标就寄托在子女身上,利用常规手段难以企及的财富就投注于彩票上。因为这样,有的人会网络成瘾,有的人会恨铁不成钢,有的人会嗜赌如命。然而,不论是通过虚拟世界,还是子女,或是妄想实现欲望的那个“我”,都不是真实的我。

要让自己幸福,我们所要依赖的只能是镜子外的那个自己。

32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