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卫炮台之战油画赏析

与战争有关的图片。附解说。3张就好

中日甲午战争的整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这时在清廷内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占上风。时年慈禧太后六十岁,她盼望从速结束战争,以免耽误她大办庆典,因此倾向和议,但迫于清议,一时尚不敢公然主和。在此阶段中,战争是在朝鲜半岛及海上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之战,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平壤之战发生于9月15日,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战斗在三个战场同时展开:其一为大同江南岸战场。晨三时,日军第九混成旅团在大岛义昌少将的指挥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军发起进攻。其二为玄武门外战场。玄武门为日军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优势兵力,由立见尚文少将的第十旅团(又称朔宁支队)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联队(又称元山支队)担任主攻。高州镇总兵左宝贵登玄武门指挥,激战中,左宝贵中炮阵亡,其部下三位营官也先后覆灭,午后二时玄武门遂被日军攻陷。日军向城内推进,遭到清军的奋力抵抗,只得退守玄武门。其三为城西南战场。晨七时,野津道贯亲率日本第五师团本队,从平壤西南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清军马队进行反击。至中午,野津道贯见难以得手,下令暂停攻击,退回驻地。此时,军总统(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于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六天里,清军狂奔五百里,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一路高歌猛进,占领朝鲜全境。陋室寒山客增补陆军部分:1894年7月,中日两军在朝鲜开战。毅军以分统马玉昆率五营一队(约2100人),与淮军盛字军以及奉天的奉字练军、盛字练军一起,构成了四大军29营,于8月先期入朝,在平壤与从牙山退回的叶志超、聂士成部汇合,朝廷命叶志超为驻平壤各军总统。日军分四路围攻平壤。清军分兵抗拒,重创日军第9旅团。日军中、右两队司令官武田秀山中佐和西岛助义中佐拼命督战,攻陷了左右两翼的堡垒。但随即遭到清军的步炮协同夹击,再遭重创。这一仗,日军遭受了重大伤亡,据《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战史》公布的数字,“将校以下死者约一百四十名,伤者约二百九十名”。中队长级大尉军官被击毙四名,少尉军官被击毙二名。第9混成旅团长大岛义昌少将、第21联队长西岛助义中佐、炮兵第5联队第3大队长永田龟少佐均被击伤。清军虽然战胜,但不幸的是,平壤北面的牡丹台、玄武门被日军元山支队与朔宁支队联手攻陷,奉字军统领左宝贵力战阵亡。当夜9时,叶志超率军由平壤仓皇溃退,狂奔500里,逃入中国境内。一路被日军埋伏邀截,人马自相践踏,死者2000余人,被俘500余人,伤者无数。黄海海战发生于9月17日,是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发生于鸭绿江口大东沟(今辽宁省东港市)附近海面。北洋舰队参加战斗军舰为10艘,日本海军投入战斗军舰则有12艘。中午开战后,北洋舰队重创日本比睿、赤城、西京丸诸舰,但北洋舰队中致远舰亦受重创(管带邓世昌)。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日本海军在大同江外海面,集中了12艘军舰,包括其全都精华,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八艘五千马力以上的主力舰和巡洋舰。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16日凌晨1时,铭军的十个营共四千人分乘五艘运兵船,向鸭绿江口的大东沟进发。16日中午,舰队抵达大东沟(今辽宁省东港市),到次日早晨,军队全都登陆。17日上午8时,旗舰定远上挂出龙旗开始返航。11时许,北洋舰队突然发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几簇黑烟,丁汝昌登上甲板了望,判定为日本舰队。于是立即命令各舰升火、实弹,准备战斗。由东乡平八郎指挥的吉野号率先发现北洋舰队,发出信号“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12时20分,日舰逐渐接近北洋舰队。中午12时5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首先开炮。十秒钟后,镇远舰也发出炮弹,紧接着,北洋舰队各舰一齐发炮轰击。三分钟后,日本旗舰松岛也开始发炮还击。刹时间,双方各舰百炮一齐怒放,硝烟弥漫,海水沸腾。开战之初,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下:火炮/门鱼雷发射管/架总排水量/吨总兵力/人平均航速/节北洋水师19555627212614.5日本舰队26856836391610.2其中,日本第一游击队平均航速达19.4节。另据英国海军年鉴统计,当时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原后装炮的六倍,由此计算,日本舰队的火力实际上相当于北洋舰队的三倍。依航行次序,日舰配备情况如下:第一游击队舰名舰长排水量(吨)速度(节)主炮(门)“吉野”河源要一4,21622.5150mm速射炮4“高千穗”野村贞370918260mm2“秋津洲”上村彦之丞315026150mm速射炮4“浪速”东乡平八郎370924本队第一群阵:舰名舰长排水量(吨)速度(节)主炮(门)“松岛”旗舰尾本知道427816320mm1“千代田”内田正敏243919120mm速射炮1“严岛”横尾道昱427816320mm1本队第二群阵:舰名舰长排水量(吨)速度(节)主炮(门)“桥立”日高壮之丞427816320mm1“比睿”樱井规矩之左右228413.2170mm2“扶桑”新井有贡377713280mm2本队左侧:舰名舰长排水量(吨)速度(节)主炮(门)“西京丸”鹿野勇之进410015120mm“赤城”坂元八太郎62210.25120mm北洋舰队的12艘军舰配备情况如下:舰名舰长排水量(吨)速度(节)主炮(门)“定远”旗舰刘步蟾733514.5305mm4“镇远”林泰曾733514.5305mm4“经远”林永升290015.5210mm2“来远”邱宝仁290015.5210mm2“致远”邓世昌230018210mm2“靖远”叶祖珪230018210mm2“济远”方伯谦230015210mm2“平远”李和210014.5260mm1“超勇”黄建勋135015250mm2“扬威”林履中135015250mm2“广甲”吴敬荣129615150mm2“广丙”程璧光100017120mm3另外六艘舰艇为炮舰镇南、镇中和鱼雷艇福龙、左一、右二、右三。战斗开始不久,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由于下水12年,7年未修,主炮发射时炸膛,丁汝昌摔伤,信旗被毁。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抬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是他只能鼓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北洋舰队就失去了指挥。日第一游击队4舰利用航速优势绕攻北洋舰队右翼“超勇”、“扬威”,二舰相继被击中起火,退出战斗。日舰“吉野”也被北洋舰队击中起火,但很快被扑灭。13时30分左右,“超勇”沉没。当日本第一游击队绕攻北洋舰队右翼时,本队也与北洋舰队主力交相攻击。日本军舰“比睿”、“赤城”、“扶桑”、“西京丸”遭到北洋舰队截击。“定远”、“来远”、“经远”重创“比睿”、“赤城”。“赤城”舰长坂元八郎太阵亡。“西京丸”也受创。14时15分左右,日本舰队绕至北洋舰队背后,与第一游击队形成夹击之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队形更加混乱。在混战中,北洋舰队一直冲杀在前的“致远”舰受到“吉野号”、“高千穗”等的集中轰击,多处受伤,船身倾斜。伊东佑亨令第一游击队救援“赤城”、“比睿”。“吉野号”冲在最前面,正遇上全身着火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毅然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致远”舰向“吉野”号右舷高速撞去。日本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致远”舰躲过一条鱼雷后,终于被另一条击中,全舰清兵共252名全部阵亡。(根据双方史料,致远沉没有了新的说法,日军史料记载日方舰队并未发射鱼雷,致远沉没成了黄海海战的一个谜。)“经远”继续迎战“吉野”,也中弹起火,管带林永升、大副陈策阵亡,随后舰也被鱼雷击沉,全舰270人除16人获救外,全部阵亡。“致远”沉没后,“济远”管带方伯谦、“广甲”管带吴敬荣,临阵脱逃(方伯谦等是否临阵脱逃,近年有不同看法)。“靖远”、“来远”因中弹过多,退出战斗,避至大鹿岛附近紧急修补损坏的机器。“定远”、“镇远”两舰浴血奋战,中弹甚多,几次起火。下午3时30分,“镇远”舰的30.5公分大炮连续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二次。“松岛”后甲板四号炮塔中弹后,火焰引发装药,发生了大爆炸。“松岛”船轴倾斜5度,冒起白烟,火灾大作。不久,“靖远”、“来远”抢修完毕,重新投入战斗。日本军舰“赤城”、“比睿”、“西京丸”负伤,旗舰“松岛”情况也不容乐观,“吉野”、“扶桑”也受了伤,又见北洋舰队重新集队,伊东佑亨便于17时40分左右下令撤出战场。北洋舰队稍事追击,也收队返回旅顺。历时5个多小时的黄海海战到此结束。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战史上远东战区所罕见。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后被自毁)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伤(“西京丸”、“赤城”两舰被拖行后不久后沉没),死伤官兵600余人。黄海海战进一步揭露出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北洋水师建立之初,舰队在火力和整体吨位上远超当时的日本海军,日本海军的制定扩充海军计划,为筹集经费,天皇甚至从后宫经费中拨款给海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慈禧太后反而从海军经费中抽钱建她的颐和园。大清水师军舰年久失修,海军训练差,不少水兵吸食鸦片,高级官员贪污成风,整支军队素质低下。日本海军加紧训练,军舰保养好,在自主造舰的同时,向英国皇家海军购置新舰,学习经验。在海战开始前,北洋水师军舰老旧,锅炉破损,舰炮使用实心炮弹,射速慢,威力不足。日本海军训练有素,装备了大批的新式战舰,使用大口径火炮,并装备了速射炮,开发出了新型的炮弹,在总体吨位上也超过了北洋海军,在海战上有了极大的优势。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鸭绿江防之战开始于10月24日,是清军面对日军攻击的首次保卫战。当时部署在鸭绿江北岸的清军共八十二营,约两万八千人。清政府任命宋庆为诸军总统,节制各军。日军进攻部队是山县有朋大将统率的第一军,包括桂太郎中将的第三师团和野津道贯中将的第五师团,共三万人。双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宋庆虽负节制诸军之名,各军实则不服调度,而且士气不振,将领多无抗敌决心。是日午前十一时,日军先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过江成功。当夜,日军又在虎山附近的鸭绿江中流架起浮桥,清军竟未觉察。25日晨六时,日军越过浮桥,向虎山清军阵地发起进攻。清军守将马金叙、聂士成率部坚持抵抗,因势单力孤,伤亡重大,被迫撤出阵地。日军遂占领虎山。其他清军各部闻虎山失陷,不战而逃。26日,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九连城和安东县(今丹东)。在不到三天内,清朝重兵近三万驻守的鸭绿江防线竟全线崩溃。金旅之战也开始于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顺口陷落,这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关键一战。日本第一军进攻鸭绿江清军防线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将指挥的第二军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旅顺后路上的花园口登陆。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十二天,清军竟坐视不问。11月6日,日军进占金州(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7日,日军分三路向大连湾进攻,发现清军早已溃散,不战而得大连湾。日军在大连湾休整十天后,开始向旅顺进逼。当时旅顺地区清军有七统领,道员龚照玙为前敌营务处总办,有“隐帅”之称,共辖三十三营,约一万三千人。18日,日军前锋进军土城子,徐邦道的拱卫军负隅顽抗,次日,龚照玙竟置诸军于不顾,乘鱼雷艇逃往烟台。19日,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三统领也先后潜逃。21日,日军向旅顺口发起总攻。22日占领旅顺口。随着清军节节败退,在清廷内部,主和派已占上风,大肆进行投降活动。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威海卫港内,战局更加急转直下。第三阶段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其时,威海卫港内尚有北洋海军各种舰艇二十六艘。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将指挥的日本第二军,包括佐久间左马太中将的第二师团和黑木为桢中将的第六师团,共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荣成龙须岛登陆,23日全部登陆完毕。30日,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驻守南帮炮台的清军仅六营三千人。营官周家恩守卫摩天岭阵地负隅顽抗,最后被歼灭。日军也死伤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纯少将被清军炮弹打死。由于兵力悬殊,南帮炮台终被日军攻占。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威海陆地悉被敌人占据,“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曾致书丁汝昌劝降,遭丁汝昌拒绝。5日凌晨,旗舰定远中雷搁浅,仍做“水炮台”使用。10日,定远弹药告罄,刘步蟾自杀。11日,丁汝昌在洋员和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昞等主降将领的胁迫下,拒降自杀。洋员和牛昶昞等又推署镇远管带杨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杨用霖最终自杀。12日,由美籍洋员浩威起草投降书,伪托丁汝昌的名义,派广丙管带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舰。14日牛昶昞与伊东佑亨签订《威海降约》,规定将威海卫港内舰只、刘公岛炮台及岛上所有军械物资,悉数交给日军。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辽东之战持续的时间很长。自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后,连占凤凰城、岫岩、海城等地。大清国调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授以指挥关内外军事的全权,并任命湖南巡抚吴大澄和宋庆为帮办,以期挽回颓势。从1895年1月17日,清军先后四次发动收复海城之战,皆被日军击退。2月28日,日军高歌猛进,从海城分路进攻,3月4日攻占牛庄,7日不战而取营口,9日又攻陷田庄台。仅十天时间,清朝百余营六万多大军便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战争的失败原因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十九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必然引起对殖民地更加激烈地争夺。列宁分析道:帝国主义列强“除了对已经被分割了的世界来作周期性的再分割以外,争夺半独立国的斗争就不免要特别紧张起来。”于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便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眼中的一块肥肉。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来没有停止过,但1884年中法战争后,由于列强之间忙于争斗,相对平静了大约10年,中国政治家的神经松弛了一些,在人们对西方列强的“友善”感到庆幸的时候,东边的一个邻国正在虎视眈眈。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阳子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吉田的这一思想,对他的弟子,后来成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参议院议长)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陆政策,大臣田中义一在奏折中说:“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如果说这些议论还是一个“蓝图”,到了1887年就非常具体了。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日本在几十年里将上述国策一以贯之,进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前后实施了8次《扩充军备案》。甲午战前的几年,平均年度军费开支高达总收入的31%。1887年天皇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这笔钱虽然不算很多,但表达了最高统治者的决心,势必对全国产生很大激励。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国富豪纷纷捐款,一年就有100多万元。这不仅增加了军费,也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线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图。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与之相比,清政府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就显得很不到位,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一些有识之士,如两江总督沈葆祯,台湾巡抚刘铭传等看出“倭人不可轻视”,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小邦”的阶段,“不以倭人为意”。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在近代战争中,掌握制海权非常重要。所谓制海权,简单地说就是能使自己一方在一定的海域自由航行而使敌方不能自由航行。能否掌握制海权取决于海军的实力和正确的战略。甲午战争的制海权主要指黄海海域。黄海关系到三个半岛,即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海上交通,所以黄海的制海权至关重要。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在朝鲜、中国一侧,日军属于跨海作战,补给线很长,必须从海上运输。中国虽是内线作战,但扰乱和切断敌军的海上交通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措施。因此,集中海军主力,寻找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必要时进行决战,对敌方海军形成遏制,不但是必要的,当时也有这个力量和可能。1893年,中国海军居世界第9位,排在英、德、法、俄、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之后,美、日之前。如果战略正确,指挥得当,应该能够取得一定的胜利,收到很大的效果。于关键战役指挥失误在双方争取制海权的黄海海战中,清军以优势兵力(清军:2艘重型铁甲舰,10艘巡洋舰舰,鱼雷艇及炮艇6艘,共18艘。日军:8艘巡洋舰,1艘老式铁甲舰,炮艇及武装商船2艘,共11艘)迎击日军。而且清军铁甲舰定远,镇远对日军有着绝对的火力及防护力优势。战役指挥官,清军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军遭遇日舰后,几次机动,被日军抢去T字横头优势。此时他将主力战舰——2艘铁甲舰和10艘巡洋舰以“八”字型横列展开,一铁甲舰为中心,向日军冲去。妄图以此冲散日军舰队。同时丁汝昌还发出命令:“各小队须协同行动;始终以舰首向敌;诸舰务于可能之范围内,随同旗舰运动之。”但重要的一点是,丁汝昌并没有制定舰队副指挥官。12时53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开始发炮还击。定远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身负重伤。此时北洋水师失去指挥官,舰队秩序混乱。但战役胜负未定。北洋水师阵型有利于破坏日军队形。清军舰队如能继续向前突进,可以将日军的第一游击队与本队隔开,那时战役成败还未可知。但定远此时却畏缩不前。由于丁汝昌的命令,各舰只能随旗舰运动,故使日舰有充分时间进行机动。13时20分,日舰完成对清军的夹击。自此,清军战败已成定局。


刘公岛的评价

刘公岛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距市区旅游码2.1海面临水云连黄河背接湛蓝威海湾素隅屏藩沉战舰称刘公岛海岸线 14.95公面积3.15平公岛东碧海万顷烟波浩淼岛西与市区隔海相望全岛植茂密郁郁葱葱黑松主达2700余亩1985命名家森林公园1 概述  刘公岛5A级(2011晋升)风景区山东省威海市海屏障防极其重要位    1888北洋海军军岛设电报局、水师堂、建北洋海军提督署、铁码近代第支海军北洋水师诞1894甲午海战发该岛东部海域今著名旅游观光主义教育基岛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甲午战争博物馆牌坊北洋水师提督署丁汝昌寓所旧址甲午海战期间功没北洋水师铁码古炮台纪念甲午英烈北洋水师忠魂碑展示兵器发展史华兵器馆保持原始风貌家森林公园通声光电等现代手段再现甲午海战壮烈场面甲午海战馆其甲午战争博物馆收藏量珍贵文物海底打捞水师巨型舰炮重20吨世界仅存令叹观止馆内通文物、图片、蜡像、沙盘、模型等种形式再现北洋水师及甲午战争历史面貌使临其境2 旅游景区2.1 甲午战争博物馆  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座全面展示甲午战争历史综合性展馆该馆占面积10000平米建筑面积8800平米主体建筑由著名建筑设计师、科院院士彭刚教授设计该建筑构思胆造型独特创造性象征北洋海军舰船主体建筑与巍矗立北洋海军领塑像融体誉20世纪华百建筑经典  该馆《甲午战争:1894—1895》基本陈列共展珍贵甲午战争历史图片650幅复制量甲午战争期武器装备原再现超写实物塑像场景:金州曲氏家投井场景、李鸿章马关谈判场景等辟内首黄海海战3D影视厅声光电与媒体复合再现威海卫保卫战震撼战争场面量反映甲午战争巨幅油画巨型雕塑整展馆序厅、甲午战前本、甲午战争、深渊与抗争、尾厅五部该馆陈列展览由内著名鲁迅美术院艺术装饰工程总公司高水准设计、制作综合运用先进陈列展示手段代表今陈列馆展览高水平融真实性、观性、参与性、趣味性于体极具视觉冲击力、精神震撼力染力著名作家陈运写诗《刘公岛》称刘公岛 腐败社见证 刘公岛 代英烈化身  刘公岛仅甲午战争纪念主义教育基现仍许海军训练2.2 北洋海军提督署  北洋海军提督署建于1887占17000平米称水师衙门北洋海军指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谋划指挥军事事宜  北洋海军提督署系清代砖木举架结构建筑古朴典雅稳重整体建筑按轴线建前、、三进院落每进厅、东西侧厅东西厢房前、、院厅别礼仪厅、议事厅、祭祀厅各厅厢院落廊庑相接雕梁画栋结构严整院内东南角演武厅座其建筑融西风格于体屋宇高阔厅内宽广内挑檐式舞台座1891直隶总督兼北洋臣李鸿章威海巡阅北洋海军曾处观礼并厅前检阅舰队操演  北洋海军提督署面门悬挂李鸿章题海军公所匾额两侧边门别绘秦琼、敬德神像描金点漆肃穆威严门外东西两侧各置乐亭座庆典、迎宾鸣金奏乐所乐亭前面建东西辕门式恰似古典牌楼门前广场称竖立旗杆两支青龙军旗迎风猎猎颇壮军威西辕门西20米处建二层望楼座登楼远眺港内舰船尽收眼底2.3 龙王庙  龙王庙建于清代占近3000平米整建筑古朴典雅美观前殿东西厢房均举架木砖结构殿间塑龙王像神气现左右站列龟丞相巡海夜叉两边墙壁绘古代传说故事壁画形象逼真东厢房陈列两块石碑别题刻柔远安迩治军民碑文均光绪十六刘公岛绅商丁汝昌张文宣所立旧每农历月初或六月十三龙王岛岛外渔民纷纷进香跪拜祈求龙王保佑海平安甲午海战前凡往船要岛停靠皆拈香祈福北洋海军信奉龙王香火旺盛丁汝昌殉其灵柩曾厝置处岛居民庙内设其牌位四祭祀所龙王庙名丁公祠2.4 丁汝昌纪念馆  丁汝昌纪念馆原丁汝昌寓所建于1888北洋海军军丁汝昌携家眷进居刘公岛居住达六久  该建筑砖石结构由左右三套院落组占约15000平米西院内寓东院侍住房院丁汝昌办公客院与东、西院圆门相通今陈列着丁汝昌前用部家、字画;院内株百紫藤丁汝昌亲手所植至今仍根深叶茂门两侧门房今介绍丁汝昌平展室寓所门前矗立着高3.8米丁汝昌铜像尊东西两侧建红柱飞檐六棱形凉亭2.5 威海水师堂  威海水师堂建于清光绪十六(公元1890)占约20000平米现存东西辕门、照壁、堞墙、戏台马厩等目前内唯处迹寻水师堂水师堂总办由提督丁汝昌兼领1889冬海、福建、广东等招收36名另10名附共46名18905月海军校始授课课程设英文、几何、代数、驾驶、文等并配敏捷、康济、威远、海镜四艘练船供教用水师堂共办四毕业届30名驾驶甲午战争刘公岛陷落水师堂毁于战火20046月威海水师堂修复放2.6 铁码  铁码北洋海军舰艇停泊所由道员龚照玙 主持设计建造1891竣工铁码墩桩用厚铁板钉柱径四、五尺五、六丈间灌入水泥凝结石直入海底涨潮停靠万吨轮船甲午战争码虽几经维修改造基本维持原貌1971原基础增建突堤丁字形引桥至今仍民海军所使用2.7 炮台  刘公岛清代炮台6座别位于黄岛、麻井、旗顶山、迎门洞、东泓、南嘴与南北两岸炮台遥相呼应均由德汉纳根设计除炮台外建与配套通道、兵舍、弹药库等并相互贯通炮台使用花岗岩砌筑、水泥灌浆施工严谨造型巧妙坚固实用其工程规模浩结构复杂令赞叹2.8 博览园区  刘公岛博览园刘公岛管委兴建处融历史文化与影视科技于体集古典建筑与园林艺术于身汇甲午风云、英租历史、刘公文化、海权文化、海洋文化于园综合性景观占面积5万平米建筑面积1万平米包括六展区其展示内容广博故名博览园  刘公文化区  始建于1994属仿清式建筑包括殿、两偏殿及钟楼、鼓楼殿内精选千种彩色玉石精雕细琢彩玉壁画讲述刘公岛历史变迁及汉末皇刘民漂泊至刘公岛并岛扶危济困历史佳精彩演绎刘公岛根源文化――刘公文化  民俗文化区  改建于2000仿古建筑与江南园林融体幻影像等高新科技与温州欧塑等传统工艺交相辉映展现内独二青铜水琴、世所罕见千鲸骨、梦似幻海市蜃楼、巧夺工东海龙宫等亮点景观精彩纷呈美胜收  甲午文化区  其甲午海战演示厅通目前内平台全景式数字影院真实再现甲午战争丰岛海战、黄海战、刘公岛保卫战等系列战役置身其眼前火光闪闪、炮声隆隆水爆炸形冲水柱及烟雾起彼伏仿佛置身于百前场惊涛骇浪真切体验甲午战争悲壮惨烈其科技含量高、展示手段先进、震撼力冲击力强都处于同类展馆高水平  海权文化区  包括与坛、坛并称华海坛及代名楼望海楼气势磅礴海坛56条石雕飞龙盘踞其定海神珍巍耸立古代宝鼎雄浑气登临华海坛使顿海疆辽阔海洋博海权重要望海楼始建于唐代系登州刺史迎候武则东巡所建名噪毁于战乱原址复建望海楼高约九丈博览园高点春福厅、夏禄厅、秋寿厅、冬禧厅四层楼内汇集内20余位顶尖工艺美术师精品杰抽象绘画化底蕴丰厚艺术品味极高堪称文化殿堂、艺术宝库  英租文化区  英租威海卫历史博物馆通量历史照片、影视、蜡像、雕塑等展示手真实再现作闻先笔七威海卫英强租32及刘公岛英强租42辛酸历史让穿越空隧道重百前威海卫刘公岛  海洋文化区  园内鲸馆处实体标本展示主海洋科普展馆馆内存放着目前世界岸抹香鲸(19.6米体重50.1吨)表皮、骨骼及重要器官标本条抹香鲸创四:原始鲸体保存;表皮切片少3片;骨骼位置数据齐全;制作间短  刘公岛博览园自业其深厚文化底蕴、独特展示手、高雅艺术品位、流服务水平赢社各界广泛赞誉堪称解读刘公岛数千沧桑百科全书2.9 森林公园  刘公岛家森林公园占面积4000亩园60种植物竞相树木黑松主整公园荫蔽流翠滴绿另外梅花鹿等数十种野物栖息其  北洋海军忠魂碑  北洋海军忠魂碑198810月纪念北洋海军军100周建呈六棱形高28.5米部面北洋海军忠魂碑七金黄字部碑文两侧北洋海军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群体浮雕远远望碑似万绿丛刺向蓝宝剑象征着华民族反抗异邦侵略



40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