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艺术家:杨福东

      杨福东出生于中国北京,是中国当代最受国际瞩目的影像艺术家之一。作品有《我痛恨这如此漫长的夜》、《陌生天堂》、《我感受到的光》、《故乡的回忆》等等。

      他的作品优美而伤感,以古典文人气质与现代场景对接,模糊了历史感与现实性,拓宽了影像叙事的方式,反映着新一代年轻知识分子在富裕的物质生活与日益匮乏的精神世界之间的妥协、困惑和无力感,同时也暗含了被现代化狂潮践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无奈。

      其中《我痛恨这如此漫长的夜》这部作品,泰国部分的创作灵感源于其东北部呵叻府的披迈县,其标志性建筑是一座至今保存完好的有小吴哥窟之称的佛教石宫。在获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当地人亦不被允许踏足其中。艺术家把棚孙逗有关它的神秘传说,与披迈街头的世情百态相结合,由三位泰国少女分别饰演一对现代姐妹和公主的转世,向观众呈现出东南亚佛教典故在当代语境下的特殊质感。中国部分的拍摄则选在艺术家最为熟悉的上海城市空间内,泰国拍摄的内容投影于不同地点的标志性建链卖筑物上,并再次记录下来。此外还有对于夜晚流浪猫群的观察,它们以“第三只眼”的视角,以“夜上海”作为泰国小城的隐喻副本,为古老叙事增加了新维度。

      杨福东多年来致力于先锋影像媒介与传统电影叙事边界的挑战和实践,不仅在“意”与“像”的视觉维度上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也坚持将对当代艺术本质的思考放置于更为深远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之中。除了对当代语境肌理的捕捉,凯运东方古典底蕴也始终是杨福东作品更为深耕不尽的源泉。在如今全球化浪潮退却,亚洲文化得以被重新检视的后疫情时代,艺术家将泰国的古老叙事与自己的创作脉络进行有机结合,拓展出当代影像艺术更为在地化的新视野。

当代影像艺术家作品赏析

   

4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