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武夷山油画赏析

2022武夷山印象大红袍

来自开放着 武夷山《印象大成密轻少讲当兵探例谈红袍》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领衔打造的第五个印象作品,武夷山印象大360问答红袍以山水为底,以茶青为墨,以青竿为笔,使自然山水融合成一幅“清明山河图”般的长卷,让观众感受“人在画中游”的幻境体验。



印象武夷山

自驾武夷山,于我而言,是一次真正说走就走的旅行。国庆假期后几天,孩子有事提前回校,我们夫妻有空,想开车出来走走,这一开就到了六百公里外的武夷山了。 路上,我查了很多攻略,大家都说武夷山最值得游玩的是在九曲溪坐竹筏漂流,观山景赏水色,可以领略到“人在画中游”的唯美景致。朱熹《九曲棹歌》诗曰:“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可惜假日竹筏一票难求,我们临时决定出来,虽然跑了很多地方,最终还是订不到票,只能遗憾错过。 既然玩不了水,那么,就只有游山了。 到了武夷山的第二天,我们开始游山了。这一天,我们的路线是这样的:天游峰一一云窝一一一线天一一武夷宫一一大红袍一一水帘洞。除了玉女峰和虎啸岩,景区内的几个重要景点被我们一网打尽。早上六时五十分出发,至下午五时,十个钟头中爬了好几座山,我的脚都快废了,可以说今天是运动来了。                      天游峰 天游峰在武夷山景区中部,是周围诸峰中的最高峰,上山的路陡峭隘险,阶梯大都沿悬崖而建,坡度较大,爬山时有直上青云之感,让人不敢分心。爬到峰顶往下俯瞰,武夷全景尽收眼帘,山下九曲溪蜿蜒盘旋于诸峰之间,一只只满载游客的竹筏轻荡而过,如诗如画,真不愧为武夷第一胜景。天游峰山顶有供奉彭祖的天游宫,游人可上香祈祷,买上一个祈福锁挂在周围的栏杆上,听说能祈福佑安长寿。 从天游峰顶下山,就能走到云窝。此处有许多岩洞,度娘说:“每当冬春二季的早晚,从洞穴里常常会冒出一缕缕淡淡的云雾,在峰石之间轻轻游荡,时而聚集一团,时而又飘散开来,舒卷自如,变幻莫测,故此地名为云窝。”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云雾被逼得逃离无踪,此处唯留下空窝,正好成为游人们的休息地。                 一线天 从天游峰下来,因为太累了,我们跳过虎啸岩,乘车来到一线天景区。一线天虽然很多山都有,但武夷山的一线天仍让我惊讶不已,因为形成一线天的灵岩是一整块巨石,资料上说它“长数百丈,高千仞”。岩顶裂开一条小缝隙,宽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一线天光,所以叫一线天。一线天有左右两处,听说右一线天上山路较长也较为陡峭,最窄处才30厘米。身为胖子的我于是有了不走的借口,所以只走了较短的左一线天。 看一线天的景象都是山洞里行走,故而外面虽是正午酷热难耐,里面却清凉透骨,正好可以让走累的我们休息片刻。                     武夷宫 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在我看来,武夷山是山不在高,有名则仙。同为丹霞地貌,虽然它也拥有奇峰异石,有山环水转的九曲溪,但它奇不及丹霞山,秀不及桂林山水,风景虽能冠东南,却不足以让人为之惊艳。不过,它自有傲视群雄的底气,那就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来武夷山之前,我对它的认识只限于三个关键词:道教、朱熹、大红袍。知道这里跟道教、朱熹的渊源颇深,也知道有大红袍茶,但对其中的具体事件我并不清楚。直到在武夷宫里看到相关的资料介绍,我才对武夷山的历史文化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这里有3000多年前的神秘船棺,有2000多年前的古汉城遗址,也有400年前的“万里茶道”。这里更是儒、释、道三教相安共处的圣地,有代表儒家的理学大家朱熹讲学的武夷精舍,也有很多代表道家佛家的道观庙宇。武夷宫就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也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神君的地方。不说别的,单一个朱熹,就足以让许多人闻名来朝圣。 朱熹从少年时期开始在这里读书生活,除了做官,其他时候都回到武夷山来,在这里他完成了集理学之大成的代表作《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成名之后,他还在这里广收门徒,聚众讲学。所以有学者这样赞武夷山:“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除了朱熹,武夷山也是那个“凡有饮水处,即能歌柳词”的宋代大词人柳永的故乡。武夷宫中有柳永纪念馆。说来奇怪,武夷山既能培养出朱熹那样的理学大家,又能孕育出柳永这样写着“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词人,这大概也是它地灵人杰的印证吧。                   大红袍景区 下午的重头戏是沿着岩骨花香慢游道逛大红袍景区至水帘洞。这一程用了两个多钟头,上山下午大约走了五公里左右。路不难走,人亦不多,空气更好,风景也能入画,可惜我脚酸乏力,走走停停的也没太多心思赏景。大红袍景区主要是观看那三株大红袍母树。相传有一进京赶考的秀才在路过武夷山时病倒了,老和尚用九龙窠所产茶叶泡茶给他喝,治好了他的病。后来秀才金榜题名,成为状元,恰巧皇后染疾,状元献上这九龙窠的茶叶,果然皇后喝了这茶后就康复了。皇上欣喜,问状元这茶从何而来,得知来自武夷山九龙窠,便御赐一件大红袍命状元带去挂在茶树上。说也奇怪,等第二天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大红袍”由此得名。 这三株大红袍母树长在悬崖绝壁上,至今几百年历史,不但繁殖了子子孙孙,也衍生了武夷的茶文化,使得武夷更加声名在外。听说这三株茶树每年只能产茶叶六七两,可谓一叶难求,有价无市。不过,对于只习惯凤凰茶的我来说,再贵不如心头好,大红袍也不过一种茶而已。                     水帘洞 从大红袍景区沿着岩骨花香慢游道往前,就可以走到水帘洞景区。一路上我印象最深的是古崖居遗构。 从山谷里仰头望去,悬崖峭壁之上有木料搭成空中楼阁,真正是“上仰悬崖,下临深渊”,令人惊叹不已!听说这些楼阁是清咸丰年间,当地富豪为逃避战乱,雇人用天车(即轱辘)将木料运至悬崖之上的山洞中搭建而成的。洞中至今遗留有当年架设天车用的架子,所以这里也称天车架。古崖居地势险峻,盘旋曲折,只有一条顺着悬崖裂隙的小路才能抵达,天车架所在地至今无路可通。看到这些,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 水帘洞是武夷山的最大洞穴,可惜现在是枯水期,我们欣赏不到“山泉从宽10余米,高60余米的绝壁飞泻而下,犹如悬挂着一幅白练珠帘”的胜景,只能看看岩石嶙峋的高耸绝壁想象而已,实在有点遗憾。 最后说一下武夷山的人。大概是我运气比较好,每次出门都能遇到热心人,这次来武夷山也遇到很多热心人。 在九曲溪竹筏码头向一位武夷姑娘问路,姑娘热情帮我们指路,还用摩托车带我到门票代售点,告诉我怎样才能买到竹筏票,然后才急急忙忙去办自己的事。在武夷宫前,一位出租车司机虽然揽客不成,但仍然耐心帮我们指路。在岩骨花香慢游道行进中,有一个小孩不慎掉下水沟里,吓得大哭,孩子爸爸慌张之下拉不起他,自己也摔了一跤,周围的游客包括菜爸也都赶紧过来帮忙…… 武夷一日,走马观花匆匆一瞥,虽然遗憾看不到想象中的美景, 但仍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人、事、物,足矣!


17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