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油画卡尔赏析



慈禧太后请西洋女画家为她画像,这个女画家有什么绝招呢?

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后,慈禧就不飞扬跋扈了,她开始对洋人毕恭毕敬,因为这个遭人恨的“老妖婆”被打怕了。慈禧为了和西洋列强搞好关系,她开始对各国的公使夫人大搞“温情政治”,美国公使康格夫人和慈禧的关系最近。这一年,美国要举行一次万国博览会,康格夫人就找慈禧来了,说:“太后陛下,能否准许我找一个画师,给您画一幅油画,然后送到万国博览会参加展出?”送慈禧的油画参展,不仅能让世界了解大清国,也可以让世界各国人民,对他们心中万分“敬仰”的慈禧太后,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这马屁拍得挺响)这要换第二个人,慈禧绝对拒绝,道理很简单,清朝是一个迷信的王朝,只有人死之前,才会请人画遗像,但康格夫人开口,慈禧真的不能拒绝了。康格夫人一见慈禧答应,心中不由大喜,很快,从美国本土请来的女画家凯瑟琳·卡尔,就乘坐邮船来到了北京。一开始的时候,慈禧对卡尔给她画像,采取消极合作的态度,随着时间一长,油画逐渐成型,她瞧着画像上的自己,明显比本人漂亮、有神采,她就开始喜欢上了油画的自己,以及西方的油画艺术。卡尔画到一半的时候,慈禧决定设宴请她吃顿饭,面对超级豪华的108道菜,卡尔吃得不亦乐乎,她吃罢这餐皇家盛宴,对慈禧一个劲儿地表示感谢。慈禧不会英语,卡尔跟她讲话,都是通过德龄公主翻译的。慈禧自小就学习书法,进宫后又开始学习绘画,因为可以接触到很多书法和绘画的名师,而且宫中还有大量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可供临摹,故此,慈禧也有一定的书法和绘画造诣。换句话来说,她没有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走,一幅书画作品,放在慈禧面前,她一眼就可以看出优劣。慈禧和各国公使夫人们成为“闺蜜”后,她们就开始送给慈禧油画当礼物,可是慈禧却不懂油画,也就是说不懂油画好坏,如何才能一眼就能看出油画的优劣呢?慈禧就向卡尔提出了这个问题。卡尔就让慈禧在内库中,取出了十几幅比较有代表性的油画,在慈禧面前一字排开,开始给她讲解油画的鉴赏。想要判定油画的优劣也挺复杂,比如技法笔触、油画意境、画料好坏的选择等方面,要求鉴赏者必须拥有非常专业的知识,慈禧听完更糊涂了,油画这东西水太深,她根本听不懂。当时慈禧已经60多岁了,早已经老眼昏花,鉴定是需要敏锐眼力的,让慈禧用眼睛鉴定油画的优劣是行不通了。卡尔对分辨油画优劣的学问,绝对是门清,她道:“太后的嗅觉应该挺灵敏,我就教您用鼻子鉴定油画吧!”慈禧又不是狼狗,让她用鼻子鉴画,这岂不是骂人?慈禧太后心中不高兴,可是等卡尔讲完用鼻子鉴画的道理,她经过实验后,确实是非常的实用。只有名画家才用得起昂贵的顶级画料,而一般的画家,只能用最普通的画料。而稀释这些画料的是三种油:罂粟油、亚麻籽油和核桃油。亚麻油是三种油中最普通的油,用这种油调的油彩,有一种鱼腥味。第二种油是罂粟油,这种油用鼻子一嗅,有一种糊芝麻的味道。而第三种就是昂贵的核桃油,这种油嗅起来,有一种山核桃果仁特有的芳香味。如果换句好理解的话就是说,只有一流的画家,才用得起核桃油,在油画上嗅到核桃的芳香味道,那就是一流画家画的画。新油画作品,在半年或者是一年中,都可以嗅到上述三种油料的味道,一般用核桃油调染料画出的画,再破也破不到哪里,而那些二流和三流油画家,用罂粟油和亚麻籽油调配合颜料,而画出的油画,再好也好不到哪里。


17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