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古典主义的背景

英国社会在新古典主义时期充满了动荡与变革,其中1660年英皇查理二世复辟,1665年一场瘟疫,仅在伦敦就夺去了七万人的生命,而伦敦一场火灾摧毁了大片城区,三分之二的市民无家可归,1689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清教徒玛丽公主与她荷兰裔的丈夫奥兰治公爵威廉取代了英皇詹姆士二世登上王位,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正体。在这一时期,议会与专制君主不断斗争,而当时凌驾于议会与政府之上的两大党派,托利党与辉格党之间的矛盾也层出不穷,此外不同的宗教教派,辟如罗马天主教廷与英国国教及不信奉国教者,还有统治阶级岩码与劳动人民之间,也都存在着尖锐的冲突。总之,这一时期是矛盾与价值观分歧的时期。
而18世纪,英国的国力又得到长足发展。在海外,英国殖民地扩展到北美、印度和西印度群岛,由此产生的不断增长的殖民地财富与贸易为英国开辟了广阔市场,原先那种小规模的家庭手工业生产方式便远远不够了。市场不仅需要英国产品,更需要英国标准化的产品。在国内,“圈地运动”使大片土地都集中到越来越少的大地主手中,成千上万的小农场主与雇农都被赶出家园,成为城市里的雇佣工人。英国工业革命因此得到了雄厚的基础一一本国劳动力从家庭中粗祥哪解放出来,以及从殖民地掠夺来的资本积累。到18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它的产品涌入全球各地的市场。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英国资产阶段或曰中产阶级也发展壮大了,成为革命的主力军,多由城市人口组成,比如商人、产业主及贩奴者、殖民者等其它人员。工业革命的方兴未艾使越来越多的人口加人这一行列。这个阶级在当时是进步的,是区别于封建贵族的新生力量。城市资产阶级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取社会地位,因此他们理解劳动人民的穷困与艰苦。他们信奉自强自立,劳动致富。他们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勤奋工作、积累财产。这一切特征都在当时现实主义小说中有所体现。
英国的十八世纪也同时是启蒙主义时代,或曰理性时代。启蒙运动是进步的知识分子运动,兴盛于法国,后席卷整个欧洲。这次是15、16世纪文艺复兴的延续与发展。运动的宗旨便是用当代哲学与艺术思想的晨光启迪整个世界。启蒙主义者赞颂理性、平等与科学。他们主张理性是任何人思想与行动的唯一缘由。他们相信一旦理性成为衡量人类行为与关系的尺度,所有的迷信、不公与压迫便都会让位给“永久的真理”、“永久的公正”及“天赋的平等”。为此,他们大力提倡秩序、理性及法律。这种思想意识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打下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启蒙主义者们还倡导全民普及教育。他们认为人有着局限性、两面性及不完美性,但人也有能力通过教育来使自己臻于理智,臻于完美,如果人民群众得到良好的教育,建立民主平等的人类社会则大有希望。其实,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说教与道德理念,就已经成为大众教育的良好工具。英国著名的启蒙主义文学家有约翰·德莱顿、亚历山大,蒲柏、约瑟夫·艾迪森与理查·斯蒂尔(这两位是现代散文的先驱〉、乔纳森·挪威宴早夫特、丹尼尔·笛福、理查·B·谢立丹、亨利·费尔丁和塞缪尔·约翰逊。
在文学领域,启蒙主义运动还使人们重新对古典时代的著作产生兴趣。这股思潮便是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者们认为所有文学作品都应效仿古希腊罗马的著作(如荷马、维吉尔、霍拉斯、奥维德等大家的作品)以及当时法国的经典著作,并且理想的艺术应基于秩序、逻辑、确切及情感控制的基础上,而文学作品的价值应视是否为人文主义服务来定。这就使该时期的作家在创作时寻求表达与措辞上的协调、统一、和谐与典雅,努力使作品喜闻乐见并富于教义。由此一种温文尔雅、充满灵性的知识阶层文学艺术发展起来。
在几乎所有的文学形式中,新古典主义者们都设定了创作的规矩与条框:散文必须简洁、直白、通顺、有灵活性;诗歌必须抒情、壮美、有教义、讽喻、富于戏剧性,每一种诗体都有自己的一套创作原则;戏剧则必须用英雄体偶句(抑扬格五音步的押韵双行诗)写就;时间、地点、事件三要素必须要遵循;写作的规矩必须要遵守,而作品中的人物要代表一类人,而不是个性化。
到了18世纪最后几十年,新古典主义又侧重于理性与智慧,文学形式出现叛逆,感伤主义崛起,并在一定的时期逐渐被浪漫主义替代。但新古典主义对英国文学史产生过持久的全面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诗歌技巧与古典气质,如秩序、良好的格式、统一的结构、简明的语言都成为永恒的文学传统。
新古典主义时期,或从王朝复辟到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诗歌的古典风格得以兴盛,并在德莱顿、蒲泊及词典编纂家塞缪尔·约翰逊的时代达到巅峰。诗歌的灵性、形式及艺术风格得到重视。嘲弄式英雄史诗、骑士抒情诗、讽喻诗及讽刺短诗是当时流行的形式。除了形式与措辞上的优雅,新古典主义诗歌还富有严肃及真诚的语调和不断的说教。

请问交响乐的五大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交响音乐又和交响乐,它泛指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富于交响性的音乐作品及其演奏形式。交响音乐是音乐艺术中具有较高品位的高雅的音乐种类。 广义地讲,交响音乐包括交响曲、组曲、交响诗、交响音画、序曲、音乐会舞曲、协奏曲、随想曲、狂想曲、幻想曲等在内的各种体裁的乐曲。 交响曲具有较长的篇幅,可以容纳较多的内容,便于反映重大的题材,而且写得很有深度。优秀的交响曲作品时常反映出人的崇高精神世界、深刻的哲理思考,丰富的内心感情体验、不同方面的社会生活以及尖锐的戏剧性矛盾冲突。 组曲是由若干器乐曲组成的套曲。组曲各乐章的组合较自由,各乐章对比非常强烈,是一种善于表现世态风俗画面的富有生气的体裁,分古典组曲与新组曲两大类。 交响诗又叫做音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性交响音乐作品,交响诗在古典交响音乐中是最年轻的一种体裁,十九世纪中叶第一次出现在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作品中。 交响音画与交响诗类似,也是单乐章标题性交响音乐。 序曲是最古老的器乐体裁之一,它对其他器乐体裁的发展,特别是装饰品向曲和交响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交响乐在十八世纪下半叶发展到了一个重要阶段,即古典主义时期,在启蒙运动影响下,古典乐派的作曲家们把崇尚理性,追求形式结构严谨的理念在交响乐这一音乐体裁中淋漓尽致的发挥,古典主义交响乐是以纯净的音响与结构的平衡为其主要特征的,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海顿创作了104首交响曲。交响曲这一音乐体裁,就是以海顿所创作的交响曲作品为标志而逐渐形成的,他确定了四乐章交响曲的规范形式和双管制乐队体制,展示了多样化的主题发展手法,他的音乐开朗乐观,充满生活气息和清新的田园风格,情感真切、技艺精湛。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无灯笼扣

浪漫主义是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文艺思潮,它是古典主义的发展,也是对古典主义的否定。浪漫主义音乐随浪漫主义文学而产生,形成于十九世纪20年代。其主要特征是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音乐自由奔放,形式较少拘束。舒柏特、门德尔松、舒曼、布鲁克纳、勃拉姆斯等人继承古典派的传统,在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下写了一批洋溢着浪漫主义诗情画意的交响曲。威柏、罗西尼、威尔第、比才等作曲家,尤其是瓦格纳,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的表现力,把歌剧变为宏大的戏剧化的“交响曲”。柏辽兹和马勒等的标题交响曲,李斯特、弗兰克和圣—桑的交响诗,比才和马斯内等的乐队组曲,门斯尔松、肖邦、勃拉姆斯和帕格尼尼的协奏曲,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真是五彩缤纷,光彩夺目。
作为浪漫主义的一个分支,各国民族乐派也大显身手,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格里格、西贝柳斯等人的交响音乐显示了可贵的民族特色,使整个浪漫时期的创作显得更加多彩多姿。
进入20世纪后,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埃尔加、沃恩?威廉斯等后期浪漫主义作曲家谱写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文化成就的尾声,同时也为新时期音乐的出现作了准备。西方出现了各种现代主义音乐流派,影响最大的是德彪西的印象主义,斯特拉文斯基、兴德米特的新古典主义,以勋伯格为代表的新维也纳乐派的表现主义等等,给世界交响音乐创作造成纷繁复杂的局面。苏联作曲家普罗科非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别具一格,法国的拉威尔、米约、普朗克、梅西安,西班牙的德·法雅,英国的布里顿,匈牙利的巴托克,奥地利的韦伯恩,丹麦的卡尔·尼尔森,美国的艾夫斯、科普兰等人的交响音乐创作也都颇具影响。

8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