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油画艺术作品欣赏及赏析

转战陕北的赏析

作品以路遇的情节建构画面。画面中,在泥泞中行军的毛泽东、周恩来与一队坚持敌后斗争的战士和群众不期而遇,毛、周二人步履虽显疲惫,但开朗的笑容和沉静的心态与路边略显诧异的人物形成对比与呼应,使国民党的谣言不攻自破。把领袖人物放置在一个恶劣的自然环境里,安排在群像之间,这在以往的革命历史画中是不多见的,因此这幅画中的领袖形象显得尤为平实生动;阴霾的天空既是雨后真实的写照,也是当时严峻态势的一种象征,在这样的情境中,毛泽东的泰然自若和审时度势就更加显得意义重大。这幅作品以一个小而巧的细节为切入点,深刻准确地阐释了一个宏大的、难以用图像表达的主题。著名画家艾中信曾评价该作品“是一件在艺术风采上很成功的、平易而又富有诗意的好油画。这是淡彩写意在油画上的尝试。”该作品在中国油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什卡

作品背景:格尔尼卡是毕卡索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当时西班牙内战中纳粹德国受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之邀对西班牙共和国所辖的格尔尼卡城进行了人类历史上聚王五英富质模句镇结拉第一次地毯式轰炸。当时毕加索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委核度语升放席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区绘一幅装饰性的画,从而末催生了这幅伟大的立体派艺术作品。作品描绘了经受炸弹蹂躏之后的格尔尼卡城。 艺术特色: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表情扭曲的呼号者、锯齿般的灯光、濒死长嘶的战马……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出无尽的阴郁与恐怖,和对人类苦难的悲悯。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历史名城格尔尼卡被纳粹德国空军夷为平地,愤怒的毕加索用半年时间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作为对法西斯暴行的控诉。七十年过去,这幅杰作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也使格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留在了人类伤痕累累的记忆中。



35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