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画老虎和菊花赏析


虎的赏析

《老虎》是威廉·布莱克《天真与经验之歌》诗集中象征性很强的革命抒情诗。它热情赞扬了老虎的形象,尤其对于创造老虎这一形体的劳动过程作了高度的评价和尽情的讴歌。全诗共六个诗节。开头的第一节,诗人用简洁、明快的两行诗,热情赞扬“老虎,你灿灿发光,将黑夜的森林照得通亮”(Tyger! Tyger! Burning bright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接着用疑问词“什么样”转入到对创造“老虎”灿灿发光的形体的“手”和“眼睛”的热情赞扬。第二节诗以三个疑问词“什么样”组成恢弘、渺远的画面:海洋或天空炼出了“火眼金睛”和敢于翱翔的翅膀及敢于攫火的手掌。第三节,由对老虎外部形体塑造的赞扬,转入到对老虎内脏的创造力的歌颂。又是以三个疑问词“什么样”组成雄浑的劳动画面:巨大的臂力和精妙的技艺“拧成了你心脏的筋肌”(twist the sinews of thy heart),非凡的手足操纵着心脏的跳动。第四节,由对老虎内在的创造力的歌颂转入到对老虎头颅的炼铸和对雷霆万钧般的创造力的讴歌。以五个疑问词“什么样”组成的一连串的反问句,又以“铁锤”、“铁链”、“铁炉”、“铁砧”等坚硬的铁器显示老虎头颅的锻炼非同小可。还以“What the hand dare seize the fire?”这样的反诘句表现创造者的非凡的创造力。第五节,由前面对雷霆万钧的创造力的热情讴歌转入到对柔和、明净的星空的描写,从而联想到“造物主”的创造。造物主创造了阴柔的羊羔,然而具有阳刚气质的老虎却并非造物主所造。布莱克信仰基督教,但在这里却破除了“上帝创造万物”的传统旧观念,显出了“劳动创造万物”的新的思想曙光。最后一个诗节,它不是第一节诗的简单重复(注:最末一句首词由“could”转变成了“dare”),而是概括全诗,前后呼应,强化了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塑成老虎体形的劳动工匠的歌颂。这首诗是1794年发表的,正值法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老虎象征法国革命的力量,当时法国的革命人民将“黑夜的森林”(the forests of the night)所象征的封建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者赶了出去,广大的革命人民就是塑成老虎形体的“工匠”。诗里所洋溢的对老虎和塑成老虎的手和眼的赞美,也就是诗人对法国革命势力和革命人民的赞美,这首诗含蓄有力,意蕴深远,是诗人的力作。



18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