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波德莱尔的诗

黄昏的和谐

波德莱尔(法国)

陈敬容 译

象征主义艺术的代表作波德莱尔

时辰到了,在枝头颤栗着,

每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

声音和香气在黄昏天空回荡,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陪雀卜令人昏眩。

每岁谈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的空虚,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太阳沉没在自己浓厚的血液里。

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的空虚,

从光辉的过去采集一切的迹印!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你的记忆照耀我,像神座一样灿烂!

诗歌赏析:

《黄昏的和谐》为诗人的诗集《恶之花·忧郁和理想》中的一首情诗。诗人想用黄昏的意象来表达自己与情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里的欢乐、痛苦和圣洁的感情。

“时辰到了”,诗的开头这样说道,没有丝毫的迟疑和停顿,似乎从诗人的口中脱口而出。诗人等了好久了吗?无论如何,黄昏已经到了。诗人开始展开自己的心怀,用那美丽的意象,用那有着灵魂的事物来象征诗人的心灵或别的什么。

在这黄昏的时刻,花儿散发着芬芳,似乎在倾吐灵魂的忧郁,诗人听到了声音;小提琴在幽幽咽咽地倾诉,那音乐似诗人心灵的流淌,流淌着诗人的悲伤,又似冥和着天空,天空是美的,那种愁云惨淡的凄美。在这个黄昏,如血的太阳下沉,染红了西边的天空。在那一刻,诗人敏感的心如花一样在战栗,诗人完全沉浸在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中,为那天空的悲哀和美丽震撼了。最后,诗在“神座一样灿烂”的氛围中结束,诗人在黄昏的美丽中、在美好的回忆中获得了解脱,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首诗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是欧洲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它形象地表现了象征主义芦穗诗歌的特点和美学追求。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是诗人心灵的流露,是诗人的情感抒发。那花的战栗就是诗人的颤栗,那幽咽的声音就是诗人心的哭泣声,那天空的凄愁象征着诗人忧郁的心境。诗人奔走在这喧嚣的世界,体味情感的波澜,在万物中,在它们的动静中寻找诗的意象,寻找心灵的象征,摹画心灵的美。诗人的美是忧郁的,无论那花、那音乐、那天空都蒙着重重的帷幕,沉沉的。

另外,诗的诗体颇为独特。诗人放弃了惯用的“商籁体”,而采用来自马来的诗体:全诗上段的二四两句和下段的一三两句重复,韵律严格。这不仅加重了诗的意象,使情绪的表达更加浓重,而且也增强了诗的节奏,音乐感极强,一咏三叹,缠绵悱恻。其实,对音乐感的追求也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一个特点,有人就曾说过,这首诗是诗歌对音乐的胜利。

作者简介:

波德莱尔(1821—1867),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象征派诗歌的奠基人。出生于贵族家庭。6岁时父亲去世,其母改嫁给一个古板偏狭的军官。诗人青年时代靠父亲的遗产过着放浪形骸、纵情声色的生活,整日流浪于现代都市中,处处标新立异,和女演员同居,终于穷困潦倒;同时开始文学创作。1857年,他的诗集《恶之花》出版,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咒骂之声不绝如缕,竟至于有官方出面将之查封,判处诗人伤风败俗的罪名;另一方面许多著名作家好评如潮,一些报纸争相刊登为《恶之花》辩护的文章。诗人最终顶住了威胁和打击,继续写诗,并于4年之后出版了《恶之花》第二版,成为当时很多青年人的精神导师。尽管如此,诗人还是没有摆脱贫病交加的生活。1867年,名满天下的波德莱尔在贫病交加中死去。除了著名的《恶之花》外,诗人还有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画评《1854年的沙龙》等作品。

波德莱尔

象征主义风格 代表作 恶之花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来自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360问答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法国诗人。生于巴黎。幼年丧配点青身知北持类父,母亲改嫁。继父欧皮克上校后来擢升将引停乐叶知须管察极织载军,在第二帝国时期被任命为法国驻西班牙大使。他不理解波德莱尔的诗人气质和复杂心情,波德莱尔也不能告规销染苗接受继父的专制作风和高压手段,于是欧皮克成为波德莱尔最憎恨的人。但波德莱尔对母亲感情深厚。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不可避免地影响诗人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情绪。波德莱尔对资产阶级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价值采取了挑战的态度渐效座航迅北易。他力求挣脱本阶级思想意识的枷锁,探索着在抒情诗的梦幻世界中求得精神的平衡。在这个意义上,波德莱尔是资产阶级的浪子。1848年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反对复辟王朝,波德莱尔登上街垒,参加战斗。
成年以后,波德王机垂更莱尔继承了生父的遗产,和巴黎文人艺术家交游,过着波希米亚人式的浪荡生活。他的主要诗篇都是在这种内心矛盾和苦闷的气氛中创作的。

历来对于波德莱尔和《恶之花》有各种不同的评论。保守的评论家认为波德莱尔是颓废诗人,《恶之花》是毒草。资产阶级权威学者如朗松和布吕纳介等,对波德莱尔也多所贬抑。但他们不能不承认《恶之花》的艺术特色,朗松在批评波德莱尔颓废之后,又肯定他是“强有力的艺术家”。诗人雨果曾给波德莱尔去践去金信称赞这些诗篇“象情曾临星星一般闪耀在高空”。雨果说:“《恶之花》的作者创作了一个新的寒颤。”
波德莱尔不但红稳语施来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英味程法攻劳先驱,而且是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现代主义认为,美学上的善恶美丑,与一般世俗的美丑善恶概念不同。现代主义所谓美与善,是指诗人用最适合于表现他内心隐秘和真实的感情的艺术手法,独特地完美地显示自己的精神境界。《恶之花》出色地完成这样的美学使命。
《恶之花》的胡探究照服“恶”字,法文原意不仅承风识既跑晶指恶劣与罪恶,也指疾病与痛苦。波德莱尔在他的诗集的扉页上写给诗人戈蒂耶的献词中,称他的诗篇为“病态之花”,认为他的作品是一种“病态”的艺术。他对于使他遭受“病”的折磨的现实世界怀有深刻的仇恨。他给友人的信中说:“在这部残酷的书中,我注入了自己的全部思想,整个的心(经过改装的),整个宗教意识,以及全部仇恨。”这种仇恨情绪之所以如此深刻,正因它本身反映着作者对于健康、光明、甚至“神圣”高事物的强烈向往。
波德莱尔除诗集《恶之花》以外,还发表了独具一格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1869)和《人为的天堂》(1860)。他的文学和美术评论集《美学管窥》(1868)和《浪漫主义艺术》在法国的文艺评论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波德莱尔还后极装银报慢跑翻译美国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爱伦·坡的《怪异故事集》和《怪异故事续集》。
波德莱尔对象民跑结毫声题或征主义诗歌的贡献之一,是他针对浪漫主义的重情感而提出重灵性。所谓灵性,其实就是思想。他总是围绕着一个思想组织形象,即使在某些偏重描写的诗中,也往往由于提出了某种观念而改变了整首诗的含义。

38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