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唯心主义
翻开任何一本关360问答于中国古诗的评论就可以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古诗有两大流派,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其实,不光是求拉团的印长方赵倒古诗,其他文学也是有同样的两起作今机程派。具体划分为浪漫主义和现实火倒映跟甲无半从主义的是现代人,或者确切点说的话是外国人而不是诗人本人,因为他们本人并没有这种意识,他们育船之所以没有这种意识是因为他们所过的生活和他们所受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的主要思想流派,有儒、道、释三派,具体体现到中国的古诗中也是这样的。中国的古诗也可分为儒、道、释三派,用现在的叫法就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唯心主义。如果按这样划分的话,屈原、陶渊明、李白等万混婷应该属于道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要说一下中国映社的道派,道派的主要思想是“道法自然“。与其说道法自然,到不如说是我行我素。其实,他们是看不惯现实,但是他们又不愿意自己去积极的龙获成参与改变现实。在这里,把屈原也归在里面是有点委屈他了,他有点被迫的意味办乙,但是,人家并没有要他寻死的意思。不是现实容不下他们,而是他们从不下现实。所以,我们看看的他们不是关心社会希古洋燃热己章达会,充满激情,安分守己,而是自妒民冷子周若元甘堕落,不思进取,空闲空想。例如:
月下独酌
李白
养屋立前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名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欢,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而韩愈、杜甫、陆游等是儒派的。其实,在中国的古代,儒派和道派就像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一样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政曾般信治和思想。和道派不同的是,儒派更关注的是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现实。假如人人都像道派那样的话,社会达就很难进步的。因为自表酒构然界一直遵守的都是自然的法则,但是也正如预期的那样自然一直都是自然。野兽遵守的是自然,所以野兽还是野兽。现在西方人的达儿文主义,其实也就群然权是自然法则,之所以到现在才提出来,说明他们的落后。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提出来了,而且提的不他还完善。唐朝的诗人刘禹锡
天之道在自然,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在这里我们看到,自然法则只使用于自然,遵守的是弱肉强食,而人类使宪通毫棉华款受厚规用的是法制,遵守的是是非曲直。那么如果说道派关注的是自然的话,儒派关注的是社势矿谈杆孙例燃工会。下面是一个例子: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乙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作嫁衣裳。
还有一派释派,就是佛教的。这一派似乎是不被重视的,因为很少人能够去注意他们,而他们也是不愿意让别人过多的去注意他们的,但是他们在历史上,特别在中国的古诗中是有很大的分量的,这在古诗中是能够体现出来的。比如李白的诗中就有好多描写这些人的,他的好多朋友都和尚。苏轼就经常同和尚交往,他的诗中也有好多。但是有趣的是释派的诗人在中国古诗中似乎是没有地位的,当我们翻开唐诗的时候,里面没有一首是和尚做的。在我们旅游的时候,我们又会发现另外一种情况,好多的名山大川,古庙名刹都是因为有禅诗而让人留恋和无尽的回味。下面就举一个例子: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这是一个叫神秀的和尚写的,而另一个叫慧能的和尚写到:
菩提本无树,明镜并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读诗的第六境界
我们在读古诗是的时候,由于水平的不同,每个人所达到的境界也是不同的。我们知道王国维把读古诗划分为三个境界,而冯友兰则把人的思想划分为四个境界,而我在这里则要把它划分为六个境界。科学家曾经研究过人类的第六感觉,我觉得人们在读诗的时候同样也会有第六感觉的。所谓第一境界就是认识知道而已,对于它是什么意思就不得而知了,就好像认识一个人但不知道他的性格一样。第二境界就是已经熟悉了它的意思,但是却不知道它的背景,不知道为什么诗人会在这个时候作这首诗。第三境界就是熟悉了诗也熟悉了诗人,并且还熟悉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这个时候,我们读诗的时候就会理解诗人的处境。那么第四境界就是我们理解了诗人就好像是诗人也理解了我们一样,我们和诗人能够进行心的交流,这个时候,我们读诗就不仅仅是读了,我们是在和古人交流思想。其实在这个境界中诗人的思想是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第五境界已经不能叫做境界了,应该叫做第五感觉,或者第无感觉,快就是快没有感觉了。处在这个境界,我们的眼睛就不会再关注某一诗人了,而是一个思想流派的诗人,比如浪漫主义,而不是李白。我们对好诗不仅是欣赏,还应该有享受;不仅是评论,还应该有感觉。那么第六境界是什么呢?就好象是在考试中遇到不会做的题而要蒙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靠第六感觉,第六感觉良好的话,就会一蒙一个准。如果诗人的精华都被吸收殆尽并且无行的化为自己的一部分的话,这个境界的人一生即使只读一首诗也是一样的,那么这就是第六境界。就好象古人作诗信守拈来。如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3.传统可分为现实主义传统和浪漫主义传统。现实主义传统为《诗经》所开创,以后为汉乐府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诗人所发扬光大。特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浪漫主义传统为屈原所开创,并为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特征:善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主观感情。

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表现主义最具代表人物的诗句有

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1、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年9月13日-1951年7月13日),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1874年9月13日生于维也纳,1951年7月13日卒于美国洛杉矶。

2、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复制匠,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

3、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年10月16日—1953年11月27日),爱尔兰裔美国剧作家,表现主义文学的代渣键表作家,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琼斯皇》、《毛猿》、《天边外》、《悲悼》等。

4、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销返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5、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瑞典作家,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瑞典的国宝,世界现代戏剧之父。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破产商人家庭。1867年考入乌普萨拉大学。他在大学时期开始写作剧本,其中反映冰岛神话时期父女二人在宗教信仰上发生冲突的剧本《被放逐者》得到国王卡尔十五世的赞赏如斗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表现主义

45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