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

艺术上最早引导高更走上印象派道路的是毕沙罗。在1881年和1882年的第六届和第七届印象派画展上,都展出了他的作品。1886年高更离开了巴黎到布列塔尼的蓬塔旺镇作画,他说:“我喜爱布列塔尼,这里有一色织课亮用程抓种荒野和原始的景象。”后什末好语树源出甚想木1887年。他与画家负谈率拉瓦尔曾横渡大西洋到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岛旅行,热带岛屿的风光,给他的艺术以极大的启发。次年,他又回到了蓬塔旺,这时他已经改变德治记孙评威古阻间齐封了画风,形成一种偏重主观幻想,更富于装饰意味的风格。1861年高更由于厌倦了巴黎的都市生活,而向往着过一种远离文明的纯朴自然的原始生活。他放弃犯底直厚了家庭,独自一人远涉重洋到了太平洋赤道以而门止红执铁等功述培书南的塔希提岛,并在那里和毛利族人生活在一起。他在塔希提岛画了许多描绘当地土人生活的作品,这是明速他艺术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一生的主要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高更对当地土著民族有很深的感情,纯朴的带有原始性的风土人情及未开发的热带大自然环境,成为他查而一须阶口立们原以极大热情表现的处苗旧雷企若依题材内容。

高更一生的作品很多,主要代表作品为宪能华鱼求论对提导简《手捧红果的女人》轻精管王拉农室、《雅克与天使搏斗》、《我们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等。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高更法国《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是高更的一幅巨构。它反映了高更轴依北配尼声备模苏主完整的人生观。画的内容表现了人们从生到死的过程。从左到右,我们从哪里来,人的诞生——幼年——青年,两个姑娘在默默沉思她们的命运。我们是谁,表现了人们日常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干活、吃饭、养活自己,但都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他们渴望知识,这里运用了基督教的传统故事:亚当在伊甸园中采摘补侵神然智慧之果。我们到哪里去,有一个神秘地举着双手的神像液五神课班必妈复定操损,好像在宣扬来世,一个妇女在倾听着,还有一个快死的老太婆看来准备接受命运的安排。高更认为所敌奏外有的人,不论他的身分如何,都面对着这些同样的问题。

后印象主义画家的艺术表林是现手法,虽然各不相同,各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但他们强调“按主观理性来表现精神上的”自我“印象”,却是完全一致的,他们的作品对20世纪西方现代活着成重巴占龙市派绘画的诞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毕沙罗是后印象派吗

后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家有哪三位?

三位分别是:塞尚、梵高、高更。

后印象主义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该词由英国艺术评论家并曾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长福莱(Roger Fry,1866-1934)提出的。

代表人物有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 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 及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等。

所谓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梵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他们三个人最初都是学印象主义。塞尚和笑纯举高更还参加过印象主义画展,梵高虽然没有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

但他一直自称是印象主义。后来他们三人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

他们虽有共同的创作倾向又有各自鲜明的艺术个性:塞尚一生的创作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实的结构,以创造形象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

最后达到简单化和几何化的效果,这使他成为后来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始祖。高更主张不要面对实物,而凭记忆作画,提倡综合的和象征的美学原则。

梵高的新画风,可以说是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日本的浮世绘版画融合在他个人气质中的产物,是东西方绘画合流的结果。

梵高的画,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强烈地表现了自己的个性。有人说,他的画都是他的自画像。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扩展资料:

1、塞尚

保罗·塞尚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塞尚由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介绍加入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于后印象派。

“色彩丰富到一定程度,形也就成了。”塞尚(本书译为塞藏,字为繁体)在他讲到他的画时,经常重复这句话。在印象主义革新家的团体里,他进行的是个人艺术革命。

如果说雷诺阿、德加或者莫奈这些印象派画家是将运动着的事物的暂时的瞬间印象固定在油画布上的话,塞尚则是在探索以一种永恒的不变的形式去表现自然。

如果说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是将轮廓线变得模糊的话,而塞尚则是重新恢复或者说是重新建立起轮廓线。他十分注重表现物象的结实感和画面的深度。

为此他完全摒弃了由布鲁乃莱斯基引入绘画领域的线性透视法,物象的体量感在绘画中重新占有统治地位,而这种体量感不是靠线条表现出来的。

而是靠作者自由组合的色彩块面表现出来的。为此,塞尚被称作为“印象主义的坚实派”。十分明显,塞尚最喜欢表现的题材是静物,不过他也画人物画。

他画面上的人物都是当着静物来处理的,人物的身体往往处理成概括的、机械的、纪念碑式的富有几何形概念的形象。而他的静物画常常是用“柱形的、球形的、和角形的”方式去表现。

对于塞尚艺术的评价,如果少不了引起公众和批评家们的讽刺的话,应该承认塞尚是真正的“现代艺术之父,首先是野兽派,继而是立体派的艺术之父。”

2、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 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碰碧裤扰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

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

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

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同年与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

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3、高更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

代表作品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黄色的基督》《游魂》《敬神节》等。保罗·高更生于法国巴黎,年轻时做过海员,后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

1873年,高更开始学画,并在1883年成了一名职业画家,他曾连续4次参加印象主义画派的展览。1886年,高更离开巴黎来到布列塔尼的蓬塔旺小镇作画。

第二年,高更又横渡大西洋来到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岛,岛上的热带风光给他的艺术以启发,他的作品在形式和色彩上进一步简化,以此来传达纯粹的感受和心灵的内容。

1890年之后,高更日益厌倦文明社会而一心遁迹蛮荒,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成了他的归宿。1897年,高更贫病交加,曾企图自杀。1901年,他离开塔希提岛前往马克萨斯群岛,两年后去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印象派

22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