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香器】鹊尾式长柄香炉

捣麝筛檀入范模,润分薇露合鸡苏。

一丝吐出青烟细,半炷烧成玉筋粗。

道士每占经次第,佳人惟验绣工夫。

轩窗几席随宜用,不待高擎鹊尾炉。

香炉文物插画作品赏析题

——《香》苏洵

《法苑珠林》中有记载,"香炉有柄者曰鹊尾炉"。长柄鹊尾炉,多为青铜制造,炉身呈杯状,炉座呈轮形或花瓣形,炉座与炉身底部通过短柱相连接,在炉身一侧连接着横向扁长形尺状长柄,形似鹊尾,所以称为“长柄鹊尾炉”。

北魏文物——铜鎏金质鹊尾炉

这种香炉出现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图像资料散见于佛教艺术相关作品中。

自南北朝始,佛教中有一种修持为"行香",即手持香炉围着佛像绕行三圈、七圈或更多。香炉有柄,就是为了方便行香。

鹊尾炉作为新出现的器具,出土实物制作精良,又与佛教有密切关系,不得不让人想到其外来的可能性。南北朝时期,佛教空前繁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很可能长柄香炉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也发现了长柄香炉,但是实物和图象资料极少。据考证,鹊尾炉的造型来自西亚,后由印度传入中亚。在埃及、伊朗等地都曾出土鹊尾炉。

北宋赵光辅《番王礼佛图》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从图中可以看出,行香的香炉有两种,一种长柄的,一种无柄的。长柄鹊尾炉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高级香炉。现存出土及传世的鹊尾炉较少,多数为铜架或银架,如河南洛阳龙门唐代神会塔者尺稿基所出鎏金铜鹊尾炉、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藏唐代铜鹊尾炉、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银鹊尾炉等,廊坊固安出土的有一例则通体用纯金制成。

《南诏图传》鹊尾炉

河北下八里辽墓壁画和《南诏图传》中有雀尾炉画面,和《番王礼佛图》中的雀尾炉大体是一个类型,都是炉身作莲花形并带长柄。

山西朔州金代崇福寺弥陀殿壁画

这三处绘画展现的香炉类型都在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山西朔州金代崇福寺弥陀殿壁画中胁侍菩萨及右玉首孝明代宝宁寺水陆画中大梵天,都持这样炉身作莲花形的雀尾香炉。

从开篇苏洵的诗中我们可以得知,在宋代鹊尾炉还是比较常见的,而且常困拦常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比如皇家祭祀或贵族的某些礼佛仪式中。

不算。核心期刊父差尼大马话垂下是某学科(或某戚升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蠢清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发表在病秋期刊的插画作品不算核心期刊,插觉肉年培画可以带仔前使文字意念变得更明确清晰。

39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