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欧洲人没见过犀牛,名画家凭想象画成披甲恐龙给人们看

虽然已经不懈追求了很多年,但外星人对人类来说,还是一个想象中的存在,看不到摸不着。

真正让人类可以感知的,是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动物,无论是家养的猫猫狗狗,还是动物园里的狮子老虎,我们都可以很轻易地接触到它们。

那么,古代人又是怎么来描述动物的呢?在这本《动物凶猛:版画博物馆里的奇兽》中,我们可以看到101幅世界经典动物版画,系统解读了600年来动物形象的历史演变。

本书的作者是法国国家图书馆古代文本档案员雷米·马蒂斯和法国国家图书馆版画与摄影图像部主管瓦莱丽·叙厄尔-埃梅尔,两人都是版画领域的专家,而法国国家图书馆版画与摄影图像部号称“世界一流版画博物馆”,藏品数量多达1500万件,书中101幅丢勒、毕加索、勃鲁盖尔、德拉克洛瓦、布拉克蒙、马奈、歌川广重等大师制作的动物版画,全部来自这家法国重量级文化机构版画研究团队的精心挑选!

勃鲁盖尔 恐龙

动物和人类是什么样的关系?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歇尔·帕斯图罗认为,动物是向人类源源不断提供符号与想象的宝库。而书中的这些版画,还从历史背景、文学故事、艺术美学等多个角度出发,用心解读它们背后的故事。

比如这幅由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创作的版画《犀牛》,背后就包含了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

1515年,古吉拉特邦的统治者苏丹坎贝·穆扎法尔二世将一头犀牛赠送给了葡属印度殖民地总督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

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人物,被称为“东方凯撒”、“海上雄狮”和“葡萄牙战神”,他1453年出生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附近的阿尔汉德拉,由于父亲是葡萄牙王室的远支私生子,得以在宫廷谋职,阿尔布克尔克也在宫廷里接受了教育,曾担任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的首席侍从官;1503年,阿尔布克尔克开始了第一次东方探险航行,他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在帮助柯钦国王稳定政权后,他获准在当地建立一个葡萄牙堡垒,这是葡萄牙东方帝国的基础。

1504年,阿尔布克尔克回到葡萄牙,受到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的款待,并在两年后担任5艘战舰的指挥,对非洲东海岸进行了袭击;1507年,阿尔布克尔克攻陷了阿朱兰苏丹国城市布拉瓦,洗劫一空后撤退,接着前往波斯湾中的霍尔木兹伍卖岛,虽然没能长期占有,但他在霍尔木兹岛上建起了葡萄牙城堡。

1508年,阿尔布克尔克到达马拉巴尔海岸,虽然曼努埃尔一世授权他取代总督弗朗西斯科·德·阿尔梅达,但后者拒绝承认他的委任状,并将他投入狱中,直到3个月后葡萄牙舰队赶到,他才被释放并成为葡属印度殖民地总督。

1510年,阿尔布克尔克进攻卡利卡特失败,途中收编印度洋著名的海盗头子狄莫西,狄莫西建议他放弃卡利卡特,转而攻打果阿,获得了成功;比贾布尔苏丹国统治者反攻果阿城,阿尔布克尔克付出巨大代价后,获得了果阿的实际控制权;1511年,阿尔布克尔搜橘扰克从果阿航行前往马六甲,征服了满剌加苏丹国的首都马六甲。

古吉拉特邦是古代印度的一个苏丹国,面对阿尔布克尔克强大的影响力,苏丹坎贝·穆扎法尔二世送犀牛也是一种友好表达。

阿尔布克尔克没有把犀牛留在身边,而是转送给了曼努埃尔一世。

犀牛抵达里斯本后引发轰动,因为欧洲人从公元3世纪的古希腊罗马时期起,就没有看过犀牛了。

曼努埃尔一世是葡萄牙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国王,他除了支持阿尔布克尔克在印度的冒险,还在1498年支持瓦斯科·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500年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发现巴西,1501年雷亚尔·科尔特家族的加斯帕尔·科尔特-雷亚尔和米格尔·科尔特-雷亚尔兄弟发现拉布拉多等,不仅从对外贸易中赚了真金白银,还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海外帝国。

曼努埃尔一世也没有长时间占有犀牛,而是把它当做礼物送给了教皇利奥十世;利奥十世也非等闲人物世旦,他的名字是乔凡尼·迪·洛伦佐·德·美第奇,是佛罗伦萨共和国实际统治者洛伦佐·德·梅第奇和克拉丽丝·奥尔西尼的儿子,8岁就成为大主教,14岁时姐姐嫁给了教皇英诺森八世的儿子,他被升为枢机,38岁时被选为教皇;但利奥十世没能看到活的犀牛,由于在运输途中遭遇海难,被锁在船底舱的犀牛丧生。

身在德国的丢勒更是无从见到犀牛,或许是一名住在里斯本的印刷商瓦朗坦·费迪南的功劳,丢勒从他的叙述中获得了灵感,在没有见过犀牛的情况下为它创作了一幅画,先是手绘,随后又刻制了版画。

当年也没有多少欧洲人见过犀牛,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丢勒的这幅版画就成了欧洲人复制的默认版本。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丢勒靠想象画的犀牛,其实更像是一只披甲恐龙。

打开《动物凶猛:版画博物馆里的奇兽》,你会发现每一只动物都是艺术家大胆的想象力与高超版画技巧的结合体,不仅能了解西方版画发展史,还为提供了丰富的与所绘动物相关的自然史和象征史信息,非常了不起。

34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