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19世纪英国两代浪漫主义诗人,看看他们的创作有什么异同点

热爱自然、讴歌自然是浪想片简州因息既行章漫主义的显著特点之一。但浪漫主义内容广博、思想复杂,它只是一种文学思潮,而不是一个狭隘的相同麾纛的派别。浪漫主义来有消极、积极或360问答曰反动与革命之分,但本文不使用这些有失偏颇的字眼。尽管如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浪漫主义确实有至少两种派别,它们在政治主张、人生哲学、审美趣味、艺术创作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英情青值裂曲国的浪漫主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十九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里,先后出现了两代引人注目的浪漫派诗人。较早的一代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为代表,亦即湖畔派。第二代以拜伦、雪莱为代表下面,单就这两派的自然观(分别以华兹华斯拜伦为主要代表)作些比较。

华兹华斯和拜伦都是英国人,相同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共同特质,且互相影响。“对英国的气质追本溯源,它们全都可以归结到一个明显探巴的本源上,即生气勃勃的自然主义。”1英国的这种自然主义首先表现为对乡村和大海的热爱,其次是诗人们以高取汉信民级动物的喜爱以及他们以一般动物世界的熟悉。青年时代的拜伦身边可说是有一座完整的动队政航双早兴希物园。再就是,个人的独立性是英赵据减紧剧视国人的突出特质。“这个岛国上的人,每个人自己就是春氧议紧触希斗本一个岛。”2诗人们都崇尚自由,向往自在的生活。但就是这有着许多共同特点的自然主义,又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华兹华斯是一类特性的代表,拜伦则是另一类典型。就生活经历、描写对没阻衣输回州展秋象而言,他们的诗风具有明显的不同。

华兹华斯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过别人赠送的财富,继承了家里的一份遗产,做着一份闲差,终生养尊处优,八十周岁寿终正加席倒沉载仍寝。从这样恬静从容、无忧无虑的经历中找不出任何一类引起激情的机缘。华兹华斯曾经谈到:“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我给这些诗定下的主要目的是,选择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尽可能通篇都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叙述和描绘它们,同时又给它们以想象力的色泽,使得平常的东西能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3华兹华斯喜欢认真地观察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常生活中的琐琐屑屑,并在他那非凡的练记忆库里储存起来。日后的某一天,再把这类印象从灵魂的库存中取出,重新欣赏、审视,细细咀汉亲华办说方银响的衡嚼,雕刻琢磨,遂成诗篇。因为不是即景之作,而有了一段审美的时间差和心理距离,他的诗作中的理智的成分是占据上风的。自然,在他的心目中,是促使人们观率导坚间求打黑丰故按照新教精神反省的鼓舞者和启示者。任何一件平凡的东西都蕴含着某种深奥的寓意要刚何。在他的《孤独的游云》一斯敌欢统放仅同威诗中,一片飘逸的金黄色水仙似乎代表着一种具有安抚、震慑作用的宗教神秘力量。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两大诗人

华兹华斯的过分冷静和审慎招来了雪莱的强油规面嘲笑。雪莱认为,就华兹华斯对自然的爱而论,他正逐渐变成精神上的景均局粮层阉人。大自然在华兹华斯那里是神圣的母亲,是精神支柱,是宗教信条,他虔敬但新唱留缺三地仰望,膜拜,赞美,不敢有丝毫的亵渎。

拜伦的经历又是另一个极端。甚至可以说他过的是一种极少数人能相比的极其跌宕起伏的生活。他行为不羁,放浪形骸,才高情浓,愤世嫉俗,被当时的社会视为恶魔,招来了无数的嘲讽和攻击,被迫离开了祖国,四处漂泊。面对上流社会的虚伪,面对平民百姓的麻木,他狂呼,他呐喊,面对华兹华斯笔下宁静的大自然,他同样满腔激情。同样的客观世界,在不同性格不同心绪的人眼里,变得迥然不同。拜伦更注重的是发掘门办口宗附自然的力量与壮美,也就是那契合他本性的特质。拜伦的身上流着暴烈的诺曼武人的血,他属于提坦巨人族,他爱的是激动和狂野的自然,爱的是自然界气度恢宏的美,他熟悉的是大自然的宏伟现象和巨大的变化。在拜伦看来,咏海,就是咏唱狂风恶浪、覆舟沉船;写天空,就要写暴风骤雨、雷电交作。他与之交往的自然,他引为荣耀的自然,是灭绝生命的自然。

在拜伦咏海的诗行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字眼:roar,fear,terror,break,sweep,wash……但并不是说拜伦的笔下只有这些令人狂怒、激动的大场景的描写,他还是大自然的恋人,恋人必然就会有温情脉脉的一面。拜伦与当时的社会是格格不入的,他注定是一个孤独者。正像恰尔德·哈洛尔德一样,他做不到随声附和,随波逐流,他懂得自己是一个“最不适合与人群为伍的人”4,处在吵吵嚷嚷、拥挤杂沓的人群中,既不被人爱,也没有所爱的人,这在拜伦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可怕的孤独。他宁愿离群索居,与纯洁、博大的自然溶为一体,享受脉脉含情的抚慰。他喜欢独自静坐在岩石上,对着滔滔的河水与广漠的荒原沉思冥想,在这种自由的精神交流中,他虽是茕茕孑立,却其实是最不孤独的。

由于厌恶大都市的虚伪文明而逃向大自然寻求慰藉——在这一点上,拜伦和华兹华斯是极为相似的。华兹华斯曾在《自然景物对于唤醒并增强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想象力的影响》一诗中写道:

不止一次两次,我为摆脱喧哗,

藏进一处安静的湖湾——或是

调皮地一闪身,离开热闹的人群,

在星星的映影上刻划着图形——

我们不难看出,这与拜伦诗作中表达的感情是相当接近的。难怪华兹华斯曾指责拜伦对他的剽窃。华兹华斯那种独特的弹拨和清新生动的诗行,确实在拜伦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写作中留下了类似的印迹。这一点是无须否认的。这也恰恰说明了一点,拜伦是一个善于取借别人所长又能有所创新的作家,他并不是一个只嗜好摧毁传统庙宇的狂魔。

英国主要浪漫主义诗人有哪些啊?

雪莱、拜伦、济慈、威廉·布莱克、威廉·华兹华斯

1、珀西·比希·雪莱,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作家,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

2、约翰·济慈,19世纪初期英国诗人,浪漫派的主要成员。1815年就读于伦敦国王大学,1817年开始写作。1818年到1820年,先后完成《伊莎贝拉》《圣艾格尼丝之夜》《海壁朗》《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等作品。1821年2月23日,因肺结核病逝于意大利罗马,享年25岁。济慈与雪莱、拜伦齐名,被推崇为欧洲缺枯梁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

3、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拜伦女儿阿达·洛芙莱斯是计伏运算机程序的创始人。

4、威廉·布莱克:英国诗人、画家、雕版师,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尤其是诗歌,生前大多籍籍无名,多年以后才得到广泛传诵。他在1789年自创了一套印刷技术,尝试把诗歌与绘画融合,并完成多篇杰作,包括《天堂与地狱的婚姻》《耶路撒冷》和《天真与经验之歌》等。

5、威廉·华兹华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魁首,生于律师之家,幼丧父母,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诗,曾与柯勒律治合作发表《抒情歌谣集》。1843年被封为桂冠诗人。名篇主要败备有《我们是七个》《水仙》《致杜鹃》等。

38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