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绘画艺术中的设计语汇 达利的绘画创作方法是

萨尔瓦多・达利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作为超现实主义中一位持才傲物的天才,达利同时也是高明的视觉艺术大师。他为我们创造了一种亦真亦幻、晦涩难懂,而又异常时髦的超现实世界。人们在欣赏他的瑰丽画散漏面时常常会问,到底是怎样的创作方式造就了如此伟大的艺术大师?如果把达利的艺术世界比喻为“潘多拉的魔盒”,那么隐藏在其背后的创作动机和设计语汇就是开启魔盒的“钥匙”。
真正让达利在超现实主义阵营中脱颖而出的是,他将超现实的幻觉意象与独特的视觉语汇相融合的手法。从达利作品中的奇幻“多重影像”、有悖常理的“软表”以及神秘的《抽屉人》都可以确定,达利在创作中除了利用心理学为基础诱发艺术联想以外,同时还借助了大量的视觉设计手段才达到了如此震惊的视觉效果。很显然影响达利艺术生命的因素,除了以往人们关注到的梦境与幻想、情欲与女人、宗教与神话,还有大量的视觉设计语汇,它们共同构筑了达利的艺术世界。

达利的悖论与柔软

1931年萨尔瓦多・达利完成了一件具有超现实主义象征意义的杰作《记忆的永恒》。在他那凄凉而漫无边际的梦境中,“坚实”的钟表莫名其妙的“变软”,金属变得像腐烂的肉,甚至招来了蚂蚁。达利用违反基本物理原则的绘画技法,制造了一种时钟从“坚硬”变为“柔软”的悖论效果。达利称这种创作为“愚弄眼睛的技巧”,他认为这是“对混乱进行秩序化,使现实世界彻底失去其可信性”的表现方式。达利曾解释说《记忆的永恒》(图一)这幅画表现的是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对自己下意识不加选择的一次精密记录,是梦中多个意念的结果。此后有人将这幅作品解释为无法逆转的时间流逝所带来的强迫观念,也有人认为作品实际上表现了画家“对性的恐惧”。然而这些解释仍然是模糊的。不管作品暗藏着什么含义,或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含义,这些离奇怪诞的画面高纳所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突感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达利并不是第一个表现“柔软”形象的艺术家,早在1906年西班牙著名建筑设计师安东尼・高蒂的作品就具有“柔软”这一特征。其代表作米拉公寓(图二)就刻意将斑驳的岩石和波浪起伏的松软外形组合在建筑中,试图形成“柔软”(起伏的波纹)和“坚硬”(岩石)外观上的悖论效果。达利在《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一书中,曾提到他童年参观高蒂建筑所留下的深刻印象。此后达利还多次在公开场合流露了他对冲念烂高蒂建筑的赞赏之情。在他看来,高蒂的建筑是柔软的建筑,充满象征符号,绝对具有生命力的建筑。
这些言论显然揭示了达利与高蒂某种紧密的联系。对照达利和高蒂的作品,不难发现他们对“柔软”的表现,同样是建立在一种逻辑矛盾的基础之上,并且试图达到视觉与心理的双重冲突,形成“悖论效果”。 两者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达利表现的是油画,高蒂表现的则是建筑。

“共用图形”的造型方法

达利作品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如果说达利的早期代表作品《记忆的永恒》中的悖论图形是偶然随机的灵感突现。那么自30年代中期开始,达利就是有意识的将创作方式演变成为“共用图形”的造型手法。在研究达利 “共用图形”创作方式之前,不得不提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家杰斯佩・阿奇姆波蒂(Giuseppe Arciboldi)。他的作品长期以来并不引人注目,直到20世纪超现实主义兴起,艺术家才重新对他的共用图形感兴趣,尤其是达・受他的启发颇多。甚至许多超现实主义画家视他为20世纪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先驱。阿奇姆波蒂的作品以怪异闻名,擅长用高超的油画技巧把水果、动物、风景或器物组成象征性的人像。他的作品"Water"(图三)就用很多海洋生物堆砌成一幅肖像。我们可以发现阿奇姆波蒂巧妙地用海洋生物合成为肖像中的五官。当观众与作品保持一定距离时,人物的造型就会透过不同的海洋生物互相形象化。当观众与作品拉近距离时,繁复的海洋生物再次浮现。这类“共用图形”绘画带给观赏者心上的奇异效果,正是超现实主义画家热烈追捧的。
经过对阿奇姆波蒂画作的仔细研究,达利在他的“共用图形”作品中,将这种能够使一个图像呈现出多个形象的特殊创作方法发挥到极致。在设计各种奇特画面形象的同时,作品呈现出多重意象,传达复杂的象征性含义。专注凝视《马伊.维斯特的脸-超现实之公寓》(图四),你能明显看到眼前的公寓图象逐渐浮现出一张明显的女人脸孔。他在另一作品《消失的伏尔泰半身像》(图五)中,达利也有意的将拱门的中空效果描绘成伏尔泰的脸部,小的人像组成这个人物的五官。企图以这种方式效仿梦境中的混乱现象,同时也将深刻的人生浓缩在一个小小的画面之中。欣赏者的视线在图与底中跳跃,主题也随之慢慢清晰。值得称道的是,达利不仅仅继承了阿奇姆波蒂的“共用图形”技巧,同时还结合了立体派毕加索的“复合视点”,把不同形体的视觉影像结合在同一个画面中。
达利在创作过程中,常常以创意思考为先导,以视觉心理规律为依据,利用明显的设计方式,在矛盾与统一中创作出独具美感且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共用图形”。在达利眼中 “共用图形”不只是一种视觉性表现技巧,而是潜藏在内心的渴望和恐惧,只是以心理投射方式伪装在另一图像中。对达利而言超现实的象征、隐喻,只透露出潜意识心理的神秘一角,而欣赏者也可以透过这些图像技巧中的“隐喻”(图与底的跳跃)开发出不同的想像空间。

“异质同构”的处理手法

带抽屉的女人体反复在达利的油画及雕塑中出现,如《燃烧中的长颈鹿》(图六)及《抽屉人》(图七)。关于抽屉题材,达利解释说源于弗洛伊德的行为分析论,即幼儿天生对空间有强烈好奇心,打开抽屉、柜子,想要证明有没有神秘物存在,试图消除对未知的恐惧感。同时母亲的身体对幼儿而言更具神秘感,因此抽屉又象征着女性隐秘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有关人体与抽屉结合的灵感来源也有其他的说法:艺术史学家W.Rubin证实,达利是从17世纪尼古拉斯德.蓝梅桑(Nicolas de Larmessin)所作的版画上吸取了灵感(图八),从而创作了《抽屉人》、《燃烧中的长颈鹿》。
通过作品的对比,可以看出达利在创作过程中确实融合了蓝梅桑的某些造型元素。但达利重新赋予了它独特的生命,他将女人和抽屉这两种不同物体进行了“异质同构”处理。达利首先解构了女人和抽屉原有的正常结构和语义表达,并在重构中使新的关系和意义得以建构。赋予视像某种神秘的意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视觉思考。《抽屉人》及《燃烧中的长颈鹿》都呈现出了奇异、荒诞的形式感,生动、幽默的趣味感,并生成了强烈的形式张力。这种超越理性规则,非逻辑设计语言的使用,给受众的想像留下了较大空间,同时还引起足够的视觉震撼,使人猜测和疑惑。可以说达利在视觉表现力、语义表达方面都大大的超越了蓝梅桑所作的“Habit de Marchal”。
开启后的潘多拉魔盒,给我们映射了一个褒贬并置、复杂多义、立体完整的达利。通过对达利作品创作动机和设计语汇的探析,我们能清晰地明了天才的作品来源于他对艺术、对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达利的作品经历了印象主义、未来主义、立体主义,随后又涉足超现实主义、典型守旧矫饰派、点描画法、波普艺术、视幻绘画、照相写实主义、分割主义、抽象表现主义、体现学、全息照相术、玄学等多种艺术形式,最终发展成为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大师。他一生不断探索,不断超越自我,追求的始终是自身视觉的独特性。
达利是一名“超现实主义画家”, 但是他的许多油画却源于悖论、幻觉、共用图形和解构等视觉设计语汇。试想如果达利的作品缺少了这些眩目的视觉语汇,他还能跻身20世纪西班牙艺术三杰与毕加索和马蒂斯相抗衡吗?达利正是凭借他视觉设计语汇的天才运用,才最终打造了一个专属于达利的多元化艺术世界。

参考文献:
1. 《达利――世界经典画家珍藏》(毛金燕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 紫都、苏德喜编著:《世界绘画摄影大师画传-达利生平与作品鉴赏》,远方出版社。
3. 伍立峰、牛建琳编著:《图形创意新解》,上海书店出版社。
4. 王受之编著:《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5. (西)帕科.阿森修编著: 《安东尼・高迪 萨尔瓦多・达利》(谢容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俐利: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慧瑜

寻找达利一幅作品.好像叫(人鱼

来自你说的可能是<<记忆的永恒 >>

记忆的永恒
《记忆的永恒》,达利作,19360问答31年,布上油画,24×33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作于1931年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许月编药风。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源死核义号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歌随属张前演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找友清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达利承认自己在《食阳事明基因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短信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着建数振消则席肥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而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元创根别愿吃斤且转染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然究差利活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而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

萨尔瓦多·达导非富吸底菜州利(Salvador Dali)

于190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的加泰隆尼亚省的菲格拉斯城。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非常活跃,这对于他后来的生涯尤其重要;这个时期的一些轶事,无论真实与否,都是他以后许多持续不变的形象的基础,他与父母及妻子加拉的关系对于他的艺术个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达利总是热爱着他儿时的风景维头林称指反职轴此该环绕菲格拉斯城的大平原和有橄榄林与尖秃岩石的加犯烧决特义坐配类泰隆尼亚海岸。这些古够试般皇点之写七老令人伤感的风景不仅作为背景而且也作为有生命的存在进入了他的绘画。”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但这并不是说得到了高度的评价的二十世纪画家”。围绕达利现象,人们有许多疑问:达利为何如此知名,几乎是臭名昭著?他究竟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个江湖骗子?他到底是一个现代主义者还是一个古典光巴需掉传可盾结主义的拙劣继承人?在艺术史论界尤其关注的问题是:达利的艺术在多大程度上属于验志财皇原福切超现实主义?达利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究竟如何?达利现象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艺术在二十一世纪的命运究竟如何?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提出问题,类似达利的反艺术现象究竟是怎样一种文化现象?

超现实主义绘画是西方现代文艺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运动之一,达利作为该运动在美术领域的罗果主要代表,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对象。”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每天早晨醒来,我都在体验一次极度的快乐,那就是成为达利的快乐……”。不用看达利高高翘向天穹的胡子,不用观赏他充满奇思怪想的作品,单是这些不同凡响的妙语,就足使你想象得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达利的盛誉主要归结于他自我推销的天分,但更应归功于他富于奇想的特殊才能。他的奇思怪想源自于生命中难以捕捉的素材,如性、死亡、变态、苍穹。他惯用不合逻辑地并列事物的方法。将受情感激发产生的灵感转变为创作过程,将自己内心的荒诞、怪异加入外在的客观世界,将人们熟悉的东西扭曲变形,再以精细的写真技术加以肯定,使幻想具有真实性。达利始终宣称自己是现代艺术文化的救世主,每天都在创造丰功伟绩,取得划时代的胜利:前往巴黎、遇见加拉、爱情田园诗、超现实主义革命……

为了获得自相矛盾的视觉形象,他通常都十分细致,精确地用十分斜视的手法描绘这些创造的形象,也许正式这种一丝不苟的现实主义笔法,正式这些清晰存在却非真实的形象才是如此令人不安的原因。

在达利长达70年的艺术生涯里,可谓做尽了让我们瞪目结舌的事。在那些怪事和怪诞言论里,给”巨匠们打分”已经成为达利的品牌。在西班牙绘画史上,他与委拉斯凯茨、戈雅、米罗、毕加索等绘画大师一同辉映着西班牙俊美的天空,传奇着西班牙的绘画史。

达利那双目空一切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忧郁地注视着这个世界。

21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