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文章赏析

梁晓声<普通人>

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
我仍为我的父亲戴着黑纱。
有几次出门前,我将黑纱摘了下来,但倏忽间,内心里涌起一种怅然若失的情感。戚戚地,我便又戴上了。我不可能永不摘下。我想,这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情感。尽管这一种个人情感在我有不可殚言的虔意。我必得从伤绪之中解脱。也是无须凭别人劝慰我自己明白的。然而怀念是一种相会的形式。我们人人的情感都曾一度依赖于它……这一个月里,又有电影或电视剧制片人员,到我家来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他们走后,我就独自静坐,回想起父亲当群众演员的一些微祥埋事……
1984年至1986年,父亲栖居北京的两年,曾在五六部电影和电视剧中当过群众演员。在北影院内,甚至范围缩小到我当年居住的十九号楼内,这是司空见惯的事。
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地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谁见了谁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父亲生前极爱惜他的胡子,兜里常揣着一柄木质小梳。闲来无事,就梳理。
记得有一次,我的儿子梁爽山稿,天真发问:“爷爷,你睡觉的时候,胡子是在被窝里,还是在被窝外呀?”
父亲一时答不上来。
那天晚上,父亲竟至于因为他的胡子而几乎彻夜失眠。竟至于捅醒我的母亲,问自己一向睡觉的时候,胡子究竟是在被窝里还是在被窝外?芽无论他将胡子放在被窝里还是放在被窝外,总觉得不那么对劲……
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剧组。导演是李文化。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大谨唯蚂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父亲从来不做自己胜任不了之事。他一生不喜欢那种滥竽充数的人。
我替父亲拒绝了。那时群众演员的酬金才2元。我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酬金低,而是因为我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
李文化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
“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他这么保证。
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更准确地说,是“群众演员”生涯——在他74岁的时候……
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卖的……
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
父亲做什么事都认真极了。
但那也算“演戏”吗?
我每每地一笑置之。然而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父亲,内心里总是高兴的。
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就是那条旧北京假景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
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
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
我问:“为什么?”
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
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
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分明的,他惟恐使那长袍沾了灰土或弄褶皱了……
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
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在脑后了,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
中国之电影电视剧,群众演员的问题,对任何一位导演,都是很沮丧的事。往往的,需要10个群众演员,预先得组织十五六个,真开拍了,剩下一半就算不错。有些群众演员,钱一到手,人也便脚底板抹油,溜了。群众演员,在这一点上,倒可谓相当出色地演着我们现实中的些个“群众”,些个中国人。
难得有父亲这样的群众演员。
我细思忖:都愿请我的老父亲当群众演员,当然并不完全因为他的胡子……
那两年内,父亲睡在我的办公室。有时我因写作到深夜,常和父亲一块儿睡在办公室。
有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雨。我被雷声惊醒,翻了个身,黑暗中,恍恍地,发现父亲披着衣服坐在折叠床上吸烟。
我好生奇怪,不安地询问:“爸,你怎么了?芽为什么夜里不睡吸烟?芽爸,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
黑暗之中,但闻父亲叹了口气。许久,才听他说:“唉,我为我们导演发愁哇?选他就怕这几天下雨……”
父亲不论在哪一个剧组当群众演员,都一概地称导演为“我们导演”。从这种称谓中我听得出来,他是把他自己——一个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演员,与一位导演之间联得太紧密了。或者反过来说,他是太把一位导演,与一个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演员联得那么紧密。
而我认为这是荒唐的。
而我认为这实实在在是很犯不上的。
我嘟哝地说:“爸,你替他操这份心干吗?下雨不下雨的,与你有什么关系?睡吧睡吧。”
“有你这么说话的吗?”父亲教训我道,“全厂2000来人,等着这一部电影早拍完,早收了,才好发工资,发奖金,你不明白?你一点儿不关心?”
我佯装没听到,不吭声。
父亲刚来时,对于北影的事,常以“你们厂”如何如何而发议论,而发感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不说“你们厂”了,只说“厂里”了。倒好像,他就是北影的一员。甚至倒好像,他就是北影的厂长……
天亮后,我起来,见父亲站在窗前发怔。
我也不说什么。怕一说,使他觉得听了逆耳,惹他不高兴。
后来父亲东找西找的。我问找什么。他说找雨具。他说要亲自到拍摄现场去,看看今天究竟是能拍还是不能拍。
他自言自语:“雨小多了嘛,万一能拍呢?万一能拍,我们导演找不到我,我们导演岂不是发急吗?……”
听他那口气,仿佛他是主角。
我说:“爸,我替你打个电话,向你们剧组问问不就行了吗?”
父亲不语,算是默许了。
于是我就到走廊去打电话。其实是为我自己的事打电话。
回到办公室,我对父亲说:“电话打过了。你们组里今天不拍戏。”——我明知今天准拍不成。
父亲火了,冲我吼:“你怎么骗我?你明明不是给我剧组打电话,我听得清清楚楚。你当我耳聋吗?”
父亲他怒冲冲地就走出去了。
我站在办公室窗口,见父亲在雨中大步疾行,不免地羞愧。
对于这样一位太认真的老父亲,我一筹莫展……
父亲还在朝鲜选景于中国的一个什么影片中担当过群众演员。当父亲穿上一身朝鲜民族服装后,别提多么地像一位朝鲜老人了。那位朝鲜导演也一直把他视为一位朝鲜老人。后来得知他不是,表示了很大的惊讶。也对父亲表示了很大的谢意,并单独同父亲合影留念。
那一天父亲特别高兴,对我说:“我们中国的古人,主张干什么事都认真。要当群众演员,咱们就认认真真地当群众演员。咱们这样的中国人,外国人能不看重你吗?”
记得有天晚上,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和妻子、老父母一块儿包饺子。父亲擀皮儿。
忽然父亲喟叹一声,喃喃地说:“唉,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
一句话,使我、妻、母亲面面相觑。
母亲说:“人,谁没老的时候,老了就老了呗!”
父亲说:“你不懂。”
妻煮饺子时,小声对我说:“爸今天是怎么了?你问问他。一句话说得全家怪纳闷怪伤感的……”
吃过晚饭,我和父亲一同去办公室休息。睡前,我试探地问:“爸,你今天又不高兴了吗?”
父亲说:“高兴啊,有什么不高兴的。”
我说:“那怎么包饺子的时候叹气,还自言自语老了老了。”
父亲笑了,说:“昨天,我们导演指示——给这老爷子一句台词,连台词都让我说了,那不真算演员了吗?我那么说你听着可以吗?……”
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在背台词。
我就说:“爸,我的话,也许你又不爱听。其实你愿怎么说都行,反正到时候,不会让你自己配音,得找个人替你再说一遍这句话……”
父亲果然又不高兴了。
父亲又以教训的口吻说:“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吗?老百姓当然不愿意看。一句台词,光是说说的事吗?脸上的模样要是不对劲,不就成了嘴里说阴,脸上作晴了吗?”
父亲的一番话,倒使我哑口无言。
惭愧的是,我连父亲不但在其中当群众演员,而且说过一句台词的这部电影,究竟是哪个厂拍的,片名是什么,至今一无所知。
我说得出片名的,仅仅三部电影——《泥人常传奇》、《四世同堂》、《白龙剑》。
前几天,电视里重播电影《白龙剑》,妻忽指着屏幕说:“梁爽,你看你爷爷。”
我正在看书,目光立刻从书上移开,投向屏幕——哪里有父亲的影子……
我急问:“在哪儿在哪儿?”
妻说:“走过去了。”
是啊,父亲所“演”的,不过就是些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角色,走得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就十几秒钟。然而父亲的确是一位极认真极投入的群众演员——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都这么说……
在我写这篇文字间又有人打来电话——
“梁晓声?”
“是我。”
“我们想请你父亲演个群众角色啊?……”
“这……我父亲已经去世了……”
“去世了?……对不起……”
对方的失望大大多于对方的歉意。
如今之中国人,认真做事认真做人的,实在不是太多了。如今之中国人,仿佛对一切事都没了责任感。连当着官的人,都不肯愿意认真地当官了。
有些事,在我,也渐渐地开始不很认真了,似乎认真首先是对自己很吃亏的事。
父亲一生认真做人,认真做事,连当群众演员,也认真到可爱的程度。这大概首先与他愿意是分不开的。一个退了休的老建筑工人,忽然在摄影机前走来走去,肯定的是他的一份愉悦。人对自己极反感之事,想要认真也是认真不起来的。这样解释,是完全解释得通的。但是我——他的儿子,如果仅仅得出这样的解释,则证明我对自己的父亲太缺乏了解了。
我想——“认真”二字,之所以成为父亲性格的主要特点,也许更因为他是一位建筑工人,几乎一辈子都是一位建筑工人,而且是一位优秀的获得过无数次奖状的建筑工人。
一种几乎终生的行业,必然铸成一个明显的性格特点。建筑师们,是不会将他们设计的蓝图给予建筑工人——也即那些砖瓦灰泥匠们过目的。然而哪一座伟大的宏伟建筑,不是建筑工人们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呢?正是那每一砖每一瓦,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十几年、几十年地,培养成了一种认认真真的责任感,一种对未来之大厦矗立的高度的可敬的责任感。他们虽然明知,他们所参与的,不过一砖一瓦之劳,却甘愿通过他们的一砖一瓦之劳,促成别人的冠环之功。
他们的认真乃因为这正是他们的愉悦。
愿我们的生活中,对他人之事的认真,并能从中油然引出自己愉悦的品格,发扬光大起来吧。
父亲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父亲曾是一个认真的群众演员。或者说,父亲是一个“本色”的群众演员。
以我的父亲为镜,我常不免问我自己——在生活这大舞台上,我也是演员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呢?就表演艺术而言,我崇敬性格演员。就现实中人而言,恰恰相反,我崇敬每一个“本色”的人,而十分警惕“性格演员”……

孤独的黄昏飘着一片忧愁
——何其芳《黄昏》赏析

一年之际最萧瑟、最悲凉之时莫过于深秋的黄昏,而本文虽写于初夏,但作者的那股愁思哀绪却清晰可感。

导演五白作品赏析感悟简短

何其芳在《谈〈画梦〉和我的道路》中说:在《黄昏》这篇文章以前,我是一个充满了幼稚的伤感,寂寞的欢欣和辽远的幻想的人。在那以后,我却更感到了一种深沉的寂寞,一种大的苦闷,更感到了现实与幻想的矛盾,人的生活的可怜,然而找不到一个肯定的结论。从此我们可看出,《黄昏》是处于作者思想上的幻想期和苦闷时期交替分界的标志,其基调是既有美丽的幻想,又有寂寞、孤独的苦闷。

文章一开头,作者先写景,由远至近的马蹄声,纤徐从身侧走过的黑色马车,由近至远的消失,这些景都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物,因了作者的心情,着了作者的感情色彩,它们似乎也有了人的灵性,一样具有了人的孤独与忧郁。并且,从由远至近到由近至远中我们可以知道,虽然作者未提情感两字,但却预示着作者特殊的感情流程,欲诉还休,只可会意不可言传。

接着“暮色”“如从银灰的归翅间坠落一些慵倦于我心上”,“我傲然耸耸肩,脚下发出凄异的长叹”。由景入情,点出作者孤独、忧郁的心情。因太过郁闷,作者无法前行,只好驻足苦思。

一句“黄昏的猎人,你寻找着什么”把作者从思绪中唤醒。是啊,黄昏本是一天的结束,应归家享受那一种家的温馨,为何自己在此处独自徘徊,心事重重,黯然神伤。大概,作者也不是很清楚吧。“狂奔的猛兽寻找着壮士的刀,美丽的飞鸟寻找着牢笼,青春不羁之心寻找着毒色的眼睛”,但是,“我呢”?不禁发出一声感叹,接着作者道出了缘由,抒人生感叹。曾有的带伤感之黄色的欢乐,如微风飘进梦里,又飘走;刚醒来就看见爱情朝露无声地坠地;又有一些寂寞的光阴,就算自己紧闭着门它们仍然遁逸了。从而,作者又问出“我能忘掉忧郁如忘掉欢乐一样容易吗?”其实,作者这一反问已经告诉我们,他是不能轻易忘掉欢乐的,但这一修辞的应用,使作者的感情色彩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李健吾在评论《画梦录》时说:这些年轻人把宇宙看得那样重,人事经得又那样少,刚往成年一迈步,就觉得遗失了他们自来生命所珍贵的一切。眼前变成一片模糊。这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一切都消逝了,再没有温柔的脚步声,攀登山巅的约言已不经意废弃了,而自己也充满了惆怅与怨抑,不敢独自去攀登那甜蜜的想象所索系的道路,希望那亭子永远密藏未曾发掘的快乐。这一切的想法与做法,只因作者害怕所看到的与所想到的形成矛盾,如果你不去发掘有些东西,那么它在你心目当中就永远美好,而且不用害怕会失去。

《黄昏》的语言平淡却精练,看似平淡无奇,看不出太多的悲意,但从语言暗含的灰色调当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那股淡淡却又浓重、欲摆脱又无奈的哀愁,那一种悲凉,那一种无法言喻的深层内蕴。

一、《牡丹的拒绝》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作品没有像众多描写牡丹的作品那样一味赞美牡丹的雍容华贵、绚丽多姿,而是独辟蹊径,通过对牡丹花开花落的描写,着力赞美牡丹的拒绝,赞扬牡丹不慕虚华、对生命执着追求的精神。
牡丹的高贵,开,倾其所有;落,惊心动魄;不开,则安之若素。拒绝是为了坚守,坚守每一次的绽放都是生命最完美的呈现;拒绝是因为执著,执著于对独立矜持的自我个性的追求,执著于对自我生命质量的尊重。为此,皇权可以藐视,宁可被贬;荣誉可以淡漠,纵然遭来诅咒。那冷漠的背后是火一样的热情,拒绝的背后是如磐石般的执著。
��牡丹是高贵的,所有不媚不俗的独立高洁人格都是高贵的。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不饮盗泉之水,孤竹君不食西周之粮,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食美国人的救济粮,还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还有苏轼,还有夏明翰,还有邓稼先……他们“拣尽寒枝不肯栖”,只为了心中那执著的追求和信念。他们都是有品味的人,都有是人中的牡丹。
��拒绝的背后是执著,拒绝便是高贵。

二、授课思路】(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杨燕)

题旨领会(作者强调牡丹不应作为“富贵”被膜拜,而应作为“高贵”被颂扬)
文章开篇先声夺人,以优美之词渲染铺陈出牡丹的美并描绘人们为一睹牡丹芳容而千里迢迢奔赴洛阳的情形。然后用一传说来增强牡丹的传奇色彩,并为下文抒情议论作了铺垫。行文至此,读者对牡丹的向往也就随着作者的描述而变得愈发强烈起来。然而作者笔锋一转写起了洛阳的天气情况,“春来得迟迟……连日浓云阴雨……冷风飕飕”,看似闲笔,却是极为重要的交代。“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的开花与温度关系极为密切,满怀期望前往洛阳赏花的人极有可能会遭遇花已开过或花还未开的尴尬。这样一种因自然现象而引起的反常和遗憾却被作者敏锐地捕捉到并加以诗意的描绘和理性的思考。罗丹说:“在艺者的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抉发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型触及其内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作者正是抓住牡丹因天气阴冷而拒绝开花这一特点赋花以人格精神的美,着力赞颂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个性。而同时又以美丽的想像来渲染牡丹怒放时的辉煌与灿烂,花落时的绚丽与壮烈,这样的描写不仅弥补了读者与牡丹花擦肩而过的遗憾,更重要的是强化了牡丹完美而又高贵的形象。使牡丹的美更具有灵性和品位。

【品味语言】

散文要用形象说话,应具有一定的韵味,既要承载作家的主体情感,又要通过精美的语言引导读者的鉴赏期待,使人获得审美的享受。本文所塑造的牡丹形象高贵而富有个性,文章的题目《牡丹的拒绝》运用拟人化手法已显示了文眼。而在文中,这样的写法也是随处可见,“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面对众人的参拜瞻仰,牡丹安之若素,其个性魅力不言而喻。而作者丰沛的情感和对牡丹的热烈赞颂更是依托比喻和排比的形式倾注于笔端:“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想像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像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像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像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而写到花落时的情景,作者又运用浓笔重彩的描摹凸显其壮美:“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紧随其后的抒情犹如一曲咏叹调将牡丹拒绝萎顿和衰老,追求生命完美的本性揭示出来,“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由此我们在这个没有牡丹的日子里却深切感悟了牡丹的高贵,它高傲而不妥协,冷艳而不媚俗,壮丽而不萎顿。花开时倾其所有挥洒净尽,花落时惊心动魄义无反顾,不开时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

【视角转换】

从十二自然段开始,作者转换视角,从“你”的角度来抒写牡丹,这样的角色转换不仅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而且也给阅读者提供了较大的想像和联想的空间。有人评价张抗抗是一个特别有个性、有独特追求和自己风格的作家,通过本文的阅读我们不仅探访了牡丹的个性,同时也感知了作家本身的审美体验和情感意趣。

【课文切入】
从题目入手,仔细阅读文章,梳理出“拒绝”的多层次涵义,领略牡丹拒绝的美。
牡丹的美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人们怀着对美的期待,从四面八方涌进洛阳城,希望一睹牡丹开花时的辉煌灿烂和宏大气势,却遭遇牡丹的拒绝,牡丹拒绝了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赏。
但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并不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
牡丹拒绝的是寒冷和阴雨(可依据8-14段分析)
牡丹拒绝的是苟且和媚俗(可依据6、16段分析)
牡丹拒绝的是萎顿和衰老(可依据19段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语言,领会作者所强调的牡丹不应作为“富贵”被膜拜,而应作为“高贵”被颂扬的题旨。
难点:了解散文的构思特色,体会本文想像部分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感悟】(上海市大同中学 路 霞)

为什么是牡丹,而不是别的什么?
傲然的菊、瘦丽的梅、娇蛮任性的玫瑰、天真烂漫的向日葵,或者——哪怕是清新俏皮的满天星,我都可以抱着怜惜喜爱的心情去欣赏她。然而,牡丹……每当望着她比任何花儿都雍容饱满的花骨朵,鲜艳欲滴的花瓣一层裹着一层,一片挨着一片,俨然唐代宫中挽着丰密乌黑的云髻、体态丰盈浓妆艳抹的仕女模样,我就很难以怜爱的心情像对待一朵花一样去看牡丹。几尺高的她所拥有的高傲冷然的气势,足以让我敬而远之。

让我想起宝钗这朵冷牡丹
《红楼梦》里宝玉他们拈花这一回宝钗似乎是拈着牡丹的。这位心思缜密城府极深而又识得大体的宝姐姐几乎让所有的读者都又恨又爱。原来宝姐姐是牡丹,无怪乎宝玉对姐姐是敬,对妹妹却是爱得死缠烂打。乍看之下宝钗这朵冷牡丹冷得很,可人家讲的都是正理:劝人读书谋职别东荡西玩做败家子错了么?宝钗冷则冷矣,可就是有人喜欢她欣赏他将她定做“好老婆好儿媳”的典范,冷又怎么了?

牡丹会为了别人的“不爱”而黯然神伤么?
牡丹会为了自古少有人敢亲近她而自降身份低下她高傲的头颅么?她骄傲地咬着牙一声不吭地坚守她终生的美丽——以一种所有花儿都无法效仿的方式。这样的花,你还能指望她为世俗的眼光改变什么呢?几百年、几千年,她们从来都按着自己的性子生活着美丽着,拒绝一切她们不喜爱的事:譬如寒冷,譬如清瘦,譬如淡妆。无论人们被潮流带到傲寒的梅,或是亭亭玉立的兰,又或是别的什么,牡丹都不为所动。她静静的在洛阳城怒放,开出绝美的热烈的花骨朵,倾国倾城。
【学生建议】
很喜欢类似于《牡丹的拒绝》这样颇有回味的文章,似乎在高三这样相当机械的生活中这样的文章就很起到一种调剂的作用——心情低落的时候不禁就会嘴硬起来:呀!明明可以做到的——我凭什么不拒绝郁闷?!
于是就不由得期望起那堂倔强生动而不生硬的语文课来——换言之,我以为,像《牡丹的拒绝》这样有着一个倔强的主人公的文章是不应该与上文言文的方法来相提并论的,要活泼些、有生命些、或许——我想,倔强反叛些也不错啊。如果能在高三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狠很地中撒上一把活力就好了!

【相关资料】
文人墨客对牡丹的赞美——
“天然国色美无双”(清•陈确)
“天下真花独牡丹”(宋•欧阳修)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元•李孝光)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唐•殷文圭)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唐•李山甫)。

牡丹之最——
最早记载牡丹的著作是《神农本草经》(公元2世纪)
最早栽种牡丹的皇家园林是洛阳“西苑”(公元6世纪)
最早的牡丹专著是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北宋)
最早以牡丹“甲天下”的古都是洛阳(唐末至宋代)
最早的牡丹传说是“武则天贬牡丹”(明)
花瓣最多牡丹是“魏紫”(约六七百片)
花径最小的牡丹是“野生黄牡丹”(直径3~5厘米)
最绿的牡丹是“豆绿”(近似叶绿)
最黑的牡丹是“冠世墨玉”(深紫发黑)
最红的牡丹是“火炼金丹”(国旗红)
最白的牡丹是“夜光白”(白里透光)
最蓝的牡丹是“蓝田玉”(粉里透蓝)
最黄的牡丹是“野黄牡丹”(与金同色)
最奇特的牡丹是“娇容三变”(花色可变化)
最相似牡丹的花卉是“芍药”(与牡丹同属)
最佳的间色牡丹是“二乔”(一朵花上两种颜色)
现存最古老的牡丹品种是“枯枝牡丹”(宋代栽种至今)
最大的观赏牡丹胜地是河南洛阳(每年牡丹花会期间接待游客百万人次以上)

23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