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式样主义

意大利16世纪中后期的美术流派,代表著盛期文艺复兴渐趋衰落后出现的追求形式的保守倾向。样式主义时期的艺术并未形成统一的风格,艺术家们各自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如夸张变形的手法,强调细节的修饰,突出个性的表现,反对理性、典雅、巧猜优美的原则,强调想像等等。
总孝如型之,我们把这一时期出现的不同与盛期文艺复兴理性优美原则的艺术,都归为样式主义。

样式主义一词源出意大利语 maniera,兼指艺术风格及生活风度,并含高雅优美之意。16世纪20年代以来,一批倾慕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典雅风格而又务求新奇的艺术家,以追求风格自居,遂被后人视为样式橡穗主义流派。此词从17世纪起渐含贬义,有装模作样的讥讽意味。1920年以来,西方美术史学界对样式主义重新作了评价,认为它是盛期文艺复兴美术和巴洛克美术之间的自成一格的流派,其风格演变自有其社会背景,并在西欧形成国际影响。目前讨论仍在深入,争议之点甚多,是研究文艺复兴和近代美术发展方面的一个关键问题。

样式主义的特点是它既有违于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的一些基本原则,也与日后的巴洛克美术有所不同。它虽仿效米开朗基罗等大师,却只得其形式而失其精神,一般而言,样式主义的作品都注重人体描绘,尤以裸体为多,但姿态怪异,肌肉表现夸张近于畸形;画题多隐晦不明,或别出心裁令人难以理解;布局多呈幻想结构,任意发挥透视技巧,构图之奇违乎常理;用色也光怪陆离,不循自然。但这些特点又是在袭用文艺复兴成果的基本形式上表现出来的,因此总体仍不失新美术的风貌,只有详加考察才能辨其究竟。正因为如此,样式主义在一些国家仍被当作文艺复兴新风格的代表,意义作用皆和本土大有区别。在发展阶段上,样式主义可分为前后两期:1515~1540年为前期,上述反古典主义的特征表现得最为强烈;1540~1590年为后期,这些特征又具有学院派的倾向,在广采博收盛期文艺复兴大师各家之长的基础上表现得更为精妙。

巴洛克艺术设计概论

32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