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笔下的兰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潘天寿笔下的兰构图很美,表现力超群。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运埋客的眼中,兰为香草,是一种理想的象征,也可以作为一种美感的对象化。古往今来,书画家以兰花为题材,留下了很多画兰的传世珍品。

诗、书、画、印俱佳的潘天寿,也非常锺情于写兰草,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潘天寿的绘画,上承南宋马远、夏圭,近取石涛的苍浑、朱耷的奇崛冷逸。尤其是朱耷的超俗风貌,更与潘天寿的气质相宜,因而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他于近代画家中唯取吴昌硕,令吴昌硕发出了“天惊地怪见落笔”的感叹。但潘天寿不满足于对古人的吸收,而是经过长期的摸索,创立了自己沉雄奇崛、苍古高华的艺术风格。

潘天寿 楚兰图

山间兰花绘画作品赏析图片

历来画兰花不称画,而说写。这是因为画兰花是以中国书法为功底,每一笔都是写。绘画出的兰之形神,往往与画家的书法造诣息息相关搜橘。潘天寿有常用闲章“强其骨”,浓缩了他的绘画审美追求,即以骨气、骨力取胜。而骨之力首先在用笔上,所谓“以笔线为间架,故以线为骨”。从这幅画的画面上可以看出,他在作画时毫不犹豫,下笔速度很快,以中锋为主,使转顺逆、提按顿挫,富于弹性,老辣苍劲,一气呵成。潘天寿书法上的造诣,浑然熔铸在兰叶的线条中,令原本轻柔之物显得挺拔秀劲。

中国画大师潘天寿的兰花在其可谓独树一炽,鲜明而耐人寻味。潘天寿画兰花的狂野,和其非常了得的书法功底。使得了了几笔行云流水过后,兰花就挺拔于纸上,肆意张扬,给人一种非常自然,随意的感觉。同时不得不感叹其空谷幽兰的表现力!潘天寿的兰花作品一般都为长幅,画面构图很的险且新的感觉,这恰恰更好的表现出了兰花的性格与潘先生的艺术人生之风。

潘天寿 兰竹图

闲似文君春鬓影,清如冰雪貌姑仙。

应从风格推王者,岂仅幽香是以传。

——潘天寿咏兰

潘天寿喜画兰,对于兰的气质可谓情有独钟。与前人不同的是,他画兰从骨气、骨力取胜,潘天寿常用的闲章“强其骨”,概括了他的审美追求。

潘天寿作画极为严谨,尤其重视画面布局,尝言:“画须站得住。故不可不重布局结构,亦即取舍、虚实、主次、疏密、穿插、掩映、斜正、撑持、开合、呼应等等原则。”这幅兰花图虽内容极为简单,但其布局、虚实、开合等显然也经过了缜密的思考。

潘天寿 墨兰图

中国画中的大虚大实,大疏大密,是为求画面的清楚明豁,主体之点突出。所谓“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画家作画只要着眼于一丛兰花,除此再无任何杂草峻石,背景一片虚空,令兰之姿态更为清楚、突出,给人极为深刻的视觉印象。而在兰的表现中,墨色之浓淡变化,也显示出虚实的互相衬托。

中国画讲究气脉,既画面上的形体或空白所标示和贯穿起来的脉络走势、感觉趋向。画中气脉布置得好,就能统领全局,使画面整体而有变化。潘天寿作画世悄团,往往用一些大的曲折回环,力图在有限的画面上让气脉运行最长的路线。这一幅兰花中,兰叶整体呈上升姿态,但并不是单调的直线向上,而有曲折迂回,这样既显示兰叶迎风摇曳的灵动之姿,又可将气机包裹在画面中,加强自身的圆满性。

1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