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宏观经济理论》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动态宏观经济理论》(托马斯·萨金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gxw7

书名:动态宏观经济理论

作者:托马斯·萨金特

罗伯特卢卡斯和托马斯萨金特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8

页数:309

内容简介:

本书讨论了实体宏观经济模型、货币经济模型与政府财政模型等。实体经济模型的讨论将动态规划方法与宏观经济理论完美地结合起来,帮助读者了解理性预期、控制理论等方法运用于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手法。实际上,《动态宏观经济理论》讨论的搜寻模型、资产价格模型等内容都可以理解成《递归宏观经济理论》的入门材料。当然,宏观经济理论不能离开金融货币和经济政策。《动态宏观经济理论》介绍了货币进入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基本方法,讨论了与经济政策关联的各种无关性命题。由于金融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信用问题与预期问题,因而货币经济问题的研究进展相对有限,《动态宏观经济理论》讨论的货币经济的传统模型仍是当前的主流模型。因此,《动态宏观经济理论》详细讨论的货币经济模型并未过时,反而有助于读者厘清货币经济的复杂性原因。对于希望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动态规划在宏观经济理论研究中应用现状的读者,可在学习了《动态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阅读最新版《递归宏观经济理论》的相关章节。

作为理性预期理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萨金特(Thomas J?Sargent)是201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获奖的租谈学术贡献是宏观经济模型的因果性与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萨金特和卢卡斯(Robert E?Lucas)、华莱士(Neil Wallace)、汉森(Lars Hansen)等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性预期理论的计量经济分析的基础。

作者简介:

托马斯·萨金特 (英语:Thomas John "Tom" Sargent,1943年7月19日-),美国经济学家,擅长于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时间序列等领域。他和小罗伯特·卢卡斯、尼尔·华勒斯、罗伯特·巴罗等人同为理性预期革命的重要代表人物,并且是数篇开创性论文的作者。他和华勒斯共同研究,发展出了卜型链理性预期均衡的马鞍路径稳定性特征化及政策无效性命题。2011年,萨金特与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们对宏观经济学成因与效果所投入的实证研究”。

萨金特1943年生于加州帕萨迪纳,于1964年毕型孙业自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196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历任宾夕法尼亚大学(1970-1971)、明尼苏达大学(1971-1987)、芝加哥大学(1991-1998)、斯坦福大学(1998-2002)等校教职,目前为纽约大学经济学系威廉·柏克利经济和商业讲座教授。他同时也是计量经济学会会士(1967)、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87)。

怎样形成短期总供给曲线

凯川父武系恩斯学派关于失业及通货膨胀的观点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西方各发达国家的国承正散响内市场基本成熟,世界兰常谓庆落液殖民地亦基本上被瓜分完毕,各国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逐步呈现。始于1929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进一来自步地暴露了供求之间的矛盾。严重的失业问题迫使各国不得不放弃不干预市场、任凭自由竞争的信条,政注然解参乐接千方百计地增加需求成为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同时,黄金产量的不足及其持有量在各国之间的不均衡迫使西方各国先后放弃360问答了金本位货币制度。金本位制度的放弃为各国政府增发货币、扩大需求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沙效周球查买应太创途径。实际上,谁最府专耐助先放弃了金本位制度,谁就最先爬出了经济衰退的泥沼。在这一时期,由于失业率极高,物价水平极其低迷,各国政府增发货币的政策在有效地扩大需求、增加就业的同时,对物价水平并未产生明显或严重的影响。所以,当时主流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学派)认为,低物价水平与高就业率可以兼械括磁得;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在相当的程度上不会影响物价水平的皮费凯,而首先会对社会总需求产生重大的影响,并进而影于响社会供给。货币学派关于失业及通货膨胀的观点1968年,弗向材果妈席支巴殖优提灯里德曼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字叫《货币政策的作用》。他认为,在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确存在负相关的油数急听奏输助关系;但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这种负相关关系。因此在长期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除了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之外,不会对失业率产生任何影响。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里影响宏观经济的名义量,但不能在长期里影响其实普时马响液置磁传际量。因此,无论中央律视该款装迅烟给无杂兴银行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从长期来看,只要影响国民经济的实际因素没有发生变化,则国民收入与失业率最终都会维持在自然失业率的超附球坏的水平上。为了有助于解释清楚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这种短期与长期的不同关系,弗里德曼等人引入了所谓的“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的概念。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论,在短期里,下式成立:实际失业率 = 自然失业率 – a( 实际通货膨胀率 – 预期通货膨胀率 )这个式子把实际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实际通货膨胀率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在上式中,实际失业率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有关。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由a的大小来决定。而a的大小则取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报氧致础星心庆地矿。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根据既往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未来的预期不会轻易在利粮打温证调跟家改变。这样在短期中,央行可以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以及短期总供给曲线)作为既定量。则当货币供给改变时,总需求曲线会沿着既定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变动,进而引起产量、价格、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万飞子死直工轻明海虽发生没有预期到的波动(实际上就是通货膨胀率超过预期的水平),最终形成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呈负相关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但在长期中,人们基于机浓皇掉态线接水既往经验教训的总结,应该可以准确地预料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从而工资和物价等变量都将根据这种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做出调整。也就是说,人们会要求调整名义工资率等变量,使得政府政策实施后的实际工资率等变量保持不变。这样一来,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结果只能是导致物价的上涨,而实际就业率将在既有的水平上保持不变。换个说法,弗里德曼等人认为,在一个既定的通货膨胀预期下,的确存在一条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但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会使得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发生位置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货币供给变动等因素而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并不会影响实际产量。长期地看,失业率仍会维持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长期总供给曲线呈垂直线的形态,进而使得菲利普斯曲线也成为一条垂直线。亦即长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负相关的关系。理性预期学派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的观点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由罗伯特·卢卡斯、托马斯·萨金特和罗伯特·巴罗这样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理性预期的研究方法(亦即所谓的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不认同货币学派的上述观点。所谓理性预期,亦即假定在预期未来的时候,人们可以最好地运用他们所能获得的全部信息(而不仅仅是既往的信息),这其中包括了关于政府即将采取何种政策的信息。为了与理性预期理论相区别,我们把弗里德曼等人(货币学派)所使用的预期概念称为适应性预期。所谓适应性预期,亦即人们仅仅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形成或调整对未来的预期。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将这样来描述费里德曼等人的观点:货币学派根据适应性预期的假定,把菲利浦斯曲线分为斜率为负的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斜率无穷大的长期菲利浦斯曲线。如前所述,货币学派认为,在短期中,人们来不及调整通货膨胀预期,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从而人们实际得到的工资可能小于先前预期的实际工资,这就使得企业的实际利润增加,进而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失业率随之下降。在此前提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这就是说,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浦斯曲线在短期内是可以成立的。因此,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这就是所谓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有效性。不过,在理性预期学派看来,由于假定人们基于完全的信息来理性地决策,所以与弗里德曼等人的适应性预期不同,理性预期的特征是:人们预期值与以后所发生的实际情况肯定一致,而不会有任何偏差。这就意味着,在理性预期假设下,短期中也不可能有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情况,即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从而也就无法以通货膨胀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了。所以,在理性预期假设下,无论是短期或长期,菲利浦斯曲线都是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垂直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理性预期学派也由此得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结论。

37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