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赏析及长卷高清图

顾恺之《洛神赋》高清大图欣赏

杰出画家顾恺之,生于348年,故于 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他不仅是杰出画家,还是绘画理论家,更是一位诗人。顾恺之学问高,见多识广,又多才,擅长诗赋和书法,尤其擅长绘画。在绘画方面他精于人像画、佛像画、禽兽画、山水画等,被世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非常器重他,认为他是百年无一见的奇才。 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藏研网分享一则 顾恺之《洛神赋》高清大图 请您赏析 点击下方链接或搜索 藏研 直达高清大图赏鉴 ▼ 顾恺之《洛神赋》     顾恺之擅诗词文赋,尤精绘画。擅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画人物主张传神,重视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注意描绘生理细节,表现人物神情,画裴楷像,颊上添三毫,顿觉神采焕发。善于利用环境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志趣风度。画谢鲲像于岩壑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志趣。其画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自然流畅。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也有突出成就,今存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以形写神。顾恺之的绘画及其理论,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洛神赋》局部图 顾恺之《洛神赋》局部图 顾恺之《洛神赋》局部图 顾恺之《洛神赋》局部图 顾恺之《洛神赋》局部图 顾恺之《洛神赋》局部图 顾恺之《洛神赋》局部图 顾恺之《洛神赋》局部图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据说是顾恺之在某一天偶然读到友人送来的三国时代文学家曹植写的《洛神赋》有感而作的。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顾恺之所处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段战乱频繁,复杂多变而又分裂的时期。政治的不稳定、时局的混乱动荡,虽带来了经济的普遍衰退,却反而前所未有的丰富了文化的内容和内涵。这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一个自由解放、富于智慧和热情的时代。 《洛神赋图》以长卷连环画形式展开,画中反复出现曹植与洛神的形象,将《洛神赋》中从相慕到相离的故事巧妙地串联起来,实现了不同时间、空间的变幻。表达了作者不得不“归乎东路”了,但仍“揽辞髻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的情怀。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顾恺之不仅知识渊博,还富有才气,他在中国古代画史上声名极其显赫。他擅长不仅擅长诗赋、还懂得书法,尤其精通绘画。他的《女史箴图》(局部)工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以及画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斫琴图》等被世人称为珍品。他还提出了"传神写照""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观点,重视体验观察,主张通过绘画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状态。




15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