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是毕加索 Pablo Picasso在1937年创作,抽象画藝術作品,立体派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349.3 x 776.6 cm,使用材质油彩和画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马德里市苏菲亚王妃艺术中心保管。

《格尔尼卡 Guernica》

《格尔尼卡》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格尔尼卡》

藝術家名稱:毕加索 Pablo Picasso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 Pablo Picasso在1937年创作,抽象画藝術作品,立体派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349.3 x 776.6 cm,使用材质油彩和画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马德里市苏菲亚王妃艺术中心保管。

对佛朗哥政府的残酷行为不满的毕卡索定居巴黎,但当 1937 年 4 月 26 日西班牙巴斯克省的历史名城 — 格尔尼卡在西班牙内战的混乱中,遭到法西斯德军的突击,全城被炸为一片瓦砾,死伤数千人,而且大多是老弱妇孺时,激起了毕卡索强烈的愤怒,因为他一想到德军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一个不设防的小村庄竟然进行这样残暴的轰击,就义愤填膺,於是开始动手绘制这幅壁画,要以画笔为枪来抵抗不人道的暴戾行为。这幅《格尔尼卡》到底表现了什麽呢?里面没有飞机、炸弹、坦克、枪炮.只有牛、马、女人、灯……等物体,然而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表像。毕卡索把象徵性的战争悲剧投入蓝色调中,那浅青、浅灰在黑色调的对照中表现正义的极点,它聚集了残暴、痛苦、绝望、恐怖的全部意义。这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人……到底表现了什麽呢?毕卡索对於他的藝術作品经常保持沉默,希望给予观赏者自由的体验空间,但是对於《格尔尼卡》这幅藝術作品他曾解释道画作中的牛、马和以生气勃勃的线条绘出的手的涵义,以及西班牙神话中那些象徵的起源的涵义。他说:“……牛代表残暴,马则代表人民。不错,我在那画里用了象徵主义,但并不是在其他画里都这样做……。”“那幅画是存心向人民呼吁,是有意识的宣传……” 因为在西班牙一般人心目中,斗牛场上出现的公牛,往往代表着妖怪、恶魔等黑暗势力之文化因素下,所以毕卡索会以牛来代表着无视人民疾苦的残暴政权。同时,在斗牛场上的斗牛士攻击下,公牛终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之西班牙斗牛文化下,这匹马乃为象徵着面对公牛咆哮不屈服的人民,他们是对抗暴政的主力军。战士虽然已经倒下,但他仍然紧紧地握着那柄剑与象徵着生生不息的精神花朵,表达了人民的复仇的决心和决战到底的精神。因为这幅巨画是毕卡索为以进步和平为主题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之西班牙馆所绘制,并且曾到英国、美国等其它国家巡回展览,引发了全世界热爱自由、拥护民主人士的共鸣,同时在画家声明要将该画捐赠给结束佛朗哥政权後的西班牙祖国之种种动作下,使得该画的意义很快就超出了单纯事件的抗议范畴,而成为政治斗争中的一种文化示威,甚至成为文化对暴力的一种对抗。就其意义来说,这幅藝術作品超过了这桩偶然事件,而正好是通过绘画技巧起了象徵启示、重要契机的作用。这是由一个触目惊心的、狂暴的、尤其是缺乏色彩的形体所构成的画面;这色彩是指光影和立体感,也正是由於缺乏这一点,它就象徵着死亡。这死亡不仅是轰炸受难者的死亡,而且也是文明的死亡。

作者毕加索介绍

1881 年 10 月 25 日生於西班牙馬拉加,1973 年 4 月 8 日卒於法國木甘。畢卡索一生是個不斷變化藝術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後期印象派、野獸的藝術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造為自己的風格。他的才能在於他的各種變異風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獷剛勁的個性,而且在各種手法的使用中,都能達到內部的統一與和諧。他有過登峰造極的境界,他的藝術作品不論是陶瓷、版畫、繪畫、雕刻都如童稚般的遊戲。

在他一生中,從來沒有特定的老師,也沒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紀活躍的畫家,沒有一個人能將畢卡索打開的前進道路完全迂回而過。他說過:「當我們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時,有時我們所作的事會自動地傾向我們。不必過分煩惱各種事情,因為它會很自然或偶然地來到你身邊,我想死也會相同吧!」

跟一生窮困潦倒的梵谷不同,畢卡索的一生輝煌之至,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藝術作品被收藏進羅浮宮的畫家。在 1999 年 12 月法國一家報紙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他以 40 % 的高票當選為 20 世紀最偉大的十個畫家之首。

13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