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丹作品集

为什么读书——读 [法]夏尔丹齐格《为什么读书》

书是我的朋友,内心的朋友。书,完全是内涵的,感情与思想丰富。它总是默默地呆在你把它所放的位置上,从不多言多语。它从不改变自己的说法与观念,不做阿谀奉承随机应变的事。这位朋友始终坚定不移地守候着自己的责任:以自身的固有情感与观念来丰富和积累你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尤其是在没人搭理你时,也就是你孤独,苦闷的时候,一读起书来就会马上得到解脱。书,这个朋友是最靠谱的朋友,它不会嫌贫爱富,和它交往上你就获得了不离不弃的保证。我爱它们,超过了我所爱过的美女们。年初,我购得了名为《为什么读书》的这本书,作者:夏尔丹齐格,译者:阎雪梅,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购买这本书和这三者都无多大干系,冲着书名买的。在我购书的瘾项中,有一项也是难以戒掉的:购买有关书自身的书。只要遇到,古今中外无不例外。我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他人对书籍的看法。闲暇之余翻看此书,不慎落入作者的法网,书中给我带来的启发使我有了做这篇笔记的冲动。事情就是这样。 1. 作者夏尔丹齐格(Charles Dantzig),法国人,1961年生人。比我小好几岁。介绍上说,他是诗人,作家,译者,有过多部小说,散文集和诗集出版,还曾获得多个法国文学大奖。从他的这部书中来看,他的阅读量应该是极其惊人的。这是我能认真地把他的书全部都读下来的主要原因。在我阅读的过程中,他给我了许多有关书和阅读方面的启示和提醒,我以自身的阅读经验和他进行了一次不均衡的交流。这也是我要写这篇笔记的主要原因之一。很明显,他的阅读范围都在欧美文化圈内,他提到的很多书我都没读过,所提到的很多作家也是我闻所未闻的。不过有一点我很自得,他没有读过中华文化圈的书籍,起码在他的这本书中是只字未提到过。我与作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交流。我们交流的方式是,他先说他的,我后说我的。他说的我都明了了,我说的他根本就听不见。好在我并不需要他对我说的有任何回答,无需往下讨论。我所说的就是为自己说的。2. 为什么要读书?这是个看似简单又很不好回答的问题。我想得有一本人类阅读史,应该是有的。我好想看到过此类题目的书,可我手头没有。我让丹齐格引入了圈套,到底为什么要读书呢?因为认字了,可认字就一定要读书吗?尤其是读那些被称作“或许是唯一不以有用为目的的文字”的文学书籍呢?书作者五岁就有了要读书的欲望,我五岁时有过吗?肯定没有。我五岁时还在幼儿园努力地学认这古老传承过来的方块儿字呢。我偏得的是,大约我三岁时,妈妈都在我和姐姐睡觉前给我们念《小朋友》上的一段儿童故事。以后形成习惯,不读一段故事就不能睡觉。我还记得,我所认真并反复“读”的书是一本名叫《三毛流浪记》的书。那本书是我生平第一本自己“阅读的”书,书上没有多少文字。如果那也叫阅读,那我可就是三岁就开始读书的人了。我们每个人对文字的掌握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听,说,读,写,就是掌握文字的基本规律。听,是引入,说,是表达。这是两部分几乎是先天的。读也是引入,写又是表达。这两部分几乎是后天形成的,是要学习的。第一阶段的“引入”和“表达”是因为我们面对社会群体的基本交流的要求,第二阶段的则是我们面对世界与生命所产生的疑惑所带来的破解要求。广泛意义上的读书就是这么回事,而读文学之作则是另有别样的需求。读文学书籍首先是一种消遣,是基本生存之外的需求。读此类书时,我们就会被作者带入其所设计的另外一种独特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们能够体验到非现实的又和现实有着关联的各类人物命运与境况。就像有些人愿意旅游一样,我们愿意在阅读文学作品中到别人设计好的世界去逛一逛。我们在各类不同的非物质世界中可以获取到在现实社会里所得不到的东西,他人的生活与历程,感悟与经验,等等。这种不断的获取使得我们对阅读文学书籍成了“瘾”。这一成瘾形成了我们阅读的欲望,逐渐变成了我们生存的一种必需,就像我们要吃饭一样。3. “我们可以阅读历史回忆录,政治纲领,天文学专著,桥牌教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获取知识。而知识微不足道,因为所有人都能取之以自用。很多野蛮人或笨蛋的脑子里也塞满了知识。比知识更加重要的——我们应该承认——是类比。文学,尤其虚构文学,是一种类比的方式。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通过类比进行理解的方式。再进一步准确地说,它是一种不仅作用于智力,更诉诸情感的通过类比进行理解方式。类比,情感,这正是它有别于哲学这种思维模式的地方,哲学以分析和智力为依据。”作者的这段话,道出了文学和其他学科的根本区别。“类比”一词,我们能感悟到它的含义。可又总是觉得还不够精准,这是一个关键词,可惜译者没有给出原文词来。而作者在以后的章节里对这一词没有再做任何解释。我的理解,这里的类比,就是读者以作者所勾画出来的虚构世界和读者自身的实感世界所进行比对。文学的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特点,就是情感。这是文学对我们具有吸引力的主要因素,没有情感文学便会失掉自身的价值意义。没有情感的引导,我们也不会在文学作品中进行“类比”。在做类比的过程中,文学丰富了我们自身的情感,思想和生存的经验。这些在文学中所得到的获取,往往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所难以得到的,这就是阅读文学作品的本质意义。


danielle steele 作家 有哪些作品

丹尼尔·斯蒂尔,当代美国女作家。自七十年代开始,她的每一部小说皆成为英美各大媒体畅销书榜的首选之作,并被译为多种语言在世界广泛流传。迄今为止,其作品已超过四十部,发行量突破四亿册,被视为当代世界文坛的奇迹。她擅长编织凄美奇特的爱情故事,对两性情感心理的描写,深刻细腻,高洁明净,被誉为当代大众阅读的经典大师。她本人既明艳劝人,才情绝代,又锋利洒脱,意蕴深邃。著有作品《爱之翼》《绑架》《巴黎五日》《飘流的情侣》《情不可挡》《沉默的荣誉》等。


6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