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懂抽象绘画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晚,伦敦苏京比‘当代艺双青院措复承试图般全顾术晚拍”举行,成交总额达123, 515, 250英镑。其中里希特《抽象画》及培根《自画像的两幅习作》分别以30, 389, 000及14,709,000英镑成交,为专场增色不少。里希特的作品更是创下了该艺术家建继分封的新拍卖纪录。

这幅里希特的记氢用除长切亚六席世搞《抽象画》以红、蓝、绿色颜料层层绘制,画作尺寸为300.5 x 250.5厘米。经过激烈争夺,该作最终被一位电话委托人竞得。它的拍前估价为1400万至2OOO万英镑.最近一次上拍是19赵刚真国垂径99年5月.以60.75万美元在纽约苏富比售出获布获异。

里希特《抽象画》拍出近2.9亿人民币的高价.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科之外。其实里希特在拍场的表现一直很好.以近几年的数据来看.2012年10月,里希特的《抽象画(809-4))》在伦敦苏富比拍出30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9360问答亿元);2013年。里希赶气应首特绘于 1968年的油画质草此象味《米兰大教堂广场》在纽约苏富比以371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1亿元)成交。尽管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抽象艺术在我国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毕竟还属于小众艺术.很多人看到抽象画作品时往往表示“不就是几笔线加好多颜色嘛,这我也会!”更多的人则惊呼“艺术家的世界我们实在不懂!”而抽象味般益护历自府绘画真的像大家认为得那么简单.那么神秘吗?本期,我们采访几位内知名的从事抽象绘画的艺术家.让他们从创作者的角度为我们解读到底该如何欣赏抽象绘两。

谭平(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矛续良持哪要长):欣赏没有标准答案,打开心扉去接受

欣赏抽象绘画作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打开心扉。

大家看到抽象画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看不懂,习惯性地拒绝进一步的去亲近它。其实.没有看不懂的绘画.画面上面有几根线条.有几个颜色.一眼就能看到。它没有故事,也不需要说明,你打到了颜色和线条.也就看懂了这责起读雨次缩幅画。当人们能用确频这种直觉去欣赏抽象艺术的时候.这扇门也就此打开。欣赏艺术作品,很重要的就是你喜不喜欢。可在欧洲.普通观众在看到艺术作品的时候.很少问这是什么意思,基本上都是我喜欢或者不喜欢。无论这幅画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人们会从喜好的角度出发阐释自己的感受。你哥斤夫天龙兵氧画青欣赏的艺术品如同一见钟情的恋爱,只对你个人有意义。

由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人们通常是从故事和情节的混负持含危角度去理解艺术作品,我们大多问题是“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这样?”其实很多事情你不去问它有什么意思的时候.可能更接近和理解事物的本质。例如家里有一个沙发,解沙发是红色的.你从来没问过这个红颜色什么意思?其实就是红颜色.你喜欢.你要热烈.你要激悄。你家墙上的壁纸有很多花纹。你也从来不会问这是什么意思?其正曾实没什么意思.它就是门候异观鱼理举倒胞看起来协调与柔美。我们生话的视觉环境都是抽象的,人们面对这决子圆头环达鲁些环境会敞开心扉直接说.我喜欢.我不喜欢。面对一张抽象画的时候怎么就犹豫了呢?

我们开始学习绘画的时候,首先老师会告诉我们一个绝对的、标准的芥案.按照这个标准件案去做.学院教育也基本按然这样的标准进行学习。也就养成一个习惯.如果一件艺术作品没有了标准答案,那你就不知道如何欣赏,不知道该怎么去理解。这样的欣赏方式.对于表现宗教故事的古典艺术是有情可原.但是欣赏现代艺术中的抽象艺术就会成为一个屏障。抽象艺术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是需要和观众共同来完成的。艺术家完成的作品是一个可能带有某种指向的空间,对于观者而言,不同的观众面对同样的一张作品的时候.答案有可能是不一样的。

所以.观赏者其实是一个作品创作的参与者,没有你的参与,作品就没有完成。我们需要用开放的心态去观看抽象艺术.需要用直觉与心灵穿透“懂与不懂”这个屏障.抽象艺术会给你带来一个新的体验。

李迪(艺术家):绘画去功能化,进入个性化时代

整个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实际上就是从描述性绘画到抽象绘画。把视觉语言简化和回归艺术本体的过程。抽象与极简主义艺术把我们带入到视觉感受和语言简化的极限。这既是一个制高点.同时也是一个终点。毫无疑问抽象绘画是这个语言纯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排了绘画语言本体中我们认为多余的、描述性的东西.过虑了表述的复杂方式.纯化了绘画的自建能力。纵观美术史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很多贵族阶层开始收藏绘画,那时的绘画从宗教附属功能向观赏性和装饰性转换。是艺术的自觉意识启蒙期.从浪漫主义开始它的个性化语言和自觉奋识开始更加的强烈.现实主义点燃了现代艺术的星火.从寒尚之后绘画才完全脱离了它原有的状态.真正进人了绘画自身的领域与阶段—用更简练的语言.说绘画自己的事情.讲绘画自己的“故事”。对于观赏者而言无疑读懂和欣贫绘画的语言.甚至理解抽象的表现形式.需要有一个基本的对绘画发展过程的了解.尽管直觉是很重要的.会把你领入心灵。现代主义让绘画脱离了原本的功能和附属性.它获得了最大量度的个性发挥.对绘画本体语言的挖掘和充分表达.更个人化、更个性化和更情绪化。说自了艺术史就是一个语言细化的过程.但在日本物派之后.我们把语言呈现又回归给自然本身.彻底走入原本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之中,实际上也就终结了美术史上的抽象主义的实验过程。很自然从美术史的角度而言.无论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极简胜义、激浪派、贫穷艺术和大地艺术等等艺术流派部已经是完成时。

现在谈抽象是因为抽象艺术为我们提供了最有价值的视觉实验的成果,它无疑是最贴近艺术原本的核心地带的.也是现代艺术的纯悴的思维方法.从这个原点再次出发,我们不仅可以并入现代主义的轨道.更能纳入视觉艺术的国际当代艺术的主流和舞台。所以我说抽象与极简主义这既是一个制高点.同时也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因为这是一个选择的时代。

王剑(艺术家):用现代艺术的眼光看传统文化

我们的抽象绘画发展无论从体系还是成就.都与西方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最近几年不断地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专门看古代艺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从古代艺术当中获得的现代感觉更多,它们之间有很多的内在线索,我们需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

我们的书法艺术就蕴藏着很多现代抽象艺术的因素.尽管书法不属于绘画系统.但是它们的核心精神是相通的.将语言不断精炼.用最简单的线条传达情绪。遗憾的是很多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被丢失了。

抽象作品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东西.它是把精神纯粹化的一种表达。不同的文明对造型有不同的影晌.如果站在一个更开阔的角度看,在整个艺术历史里,我们对图像的感觉非常一致。抛开外在的差别.相对固定下来的图像表达的模式,是在任何一种文化逗会重复出现的。一般我们看到是外在表象的差别.内在不变的精髓是不容易被解读出来的,而这些是我们从古代艺术作品中能找得到的。

在佛造像里.站立的佛造像比动作有变化的自在菩萨宗教感更强,因为佛像中直线性的东西更容易表现庄产和神圣;在建筑领域,故宫的中轴线尤为突出.中间的位置是神位,是精神最纯粹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拍照.很少会让人站在正中间,因为正中间不是人应该在的位置.我们会把人放在一个黄金分割点.避开中间的位置。古代的艺术作品他们是出于一种直觉.而这种对于艺术的直觉正是贯穿历史、连接中外的。我们把这找作品最核心的部分抽离初来.最后呈现在纸上的可能只是一条直线,而这条直线并不是普通人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所以抽象绘画跟技术、复杂度都没有关系.它是传统里提炼出来的最纯粹的表达。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还需要跟历史建立联系。历史能给我们很多的养分。只是我们需要从一个全新
的角度去审视它

杨黎明(艺术家):以书写为纽带连接画面和内心世界

我曾经参照过西方美术史,从古典、印象派.到后印象、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到美国的当代艺术。“我发现.我在线条运用上既不像克利那么理性,也不像波洛克那么感性。”之后.更重要的是我对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从晋唐到宋元、明清也进行了逐一的学习和研究。并且找回了我小时候写书法的感觉.于是我开始用毛笔来画油画,那时我运用毛笔的技巧相对简单了点,于是我又每天开始练习书法。所以我后来形成的结合体是以东西方这两个坐标来的。我的创作更愿意回到个人的比较内敛的东西上来。

抽象艺术首先要从它的独特的方法论上入手,再看他的技艺传达的思想是什么。由于抽象绘画通常是被动的“无”,因此需要观者主动地“有”去进入画而的氛围中。这个“有”初期是指观者自身的修养,人生经历、回忆、情感、思想等等。也就是说用自身这台庞人的机器去扫描画面以此来显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对于艺术家来说,除了外部世界,我们更看重人的内部的内观世界,表现内观世界的东西是很有意思的。画画有的时候不是主动去做,而是内心提示你如何去做。

东方文化确实给许多西方艺术家带来了另外的维度,同时西方艺术对东方艺术家的影响也是很显然的。可惜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没落了,尤其在近代以来。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必须是身体力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学习和了解西方现代科技和观念。我认为我的绘画和传统绘画是一脉相承的,在转换、继承传统的同时给予它一种新的面貌。传统绘画的根基和核心是书写,是以书写为纽带连接画面和内心世界的。这也是我绘画的核心。

人们总是会用“肴得懂与看不懂”来区分绘画作品。然而对于抽象绘画来说,这个命题似乎并不能成立。艺术家们认为抽象绘画是更加直接的情绪、心灵的表达.而欣赏者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决定了他们能不能、愿不愿意参与到抽象绘画的二次创作当中。抽象艺术是艺术家表达自己的最自由的方式,抽象绘画的语言 I“和生命深处的灵魂里的语言更为接近,
所以欣赏抽象艺术几乎来自每个生命个体的本能”,而他们想传达的核心可能并不复杂.只是一种精神的启示。
分享:

世界上最贵的毕加索抽象画

世界上最贵的毕加索抽象画

世界上最贵的十幅抽象画有哪些?艺术界里,不缺好看的画作,缺的是天才般的抽象画作,说起抽象,很多有都想起了毕加索这个抽象之王。世界上最贵的毕加索抽象帆蔽画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最贵的毕加索抽象画1

1、阿尔及尔的女人

毕加索抽象画很多人都表示看不懂,这幅《阿尔及尔的女人》构图密集,展示了立体主义、透视和激烈或谈的色彩,是毕卡索创作的一个里程碑,比达芬奇最恐怖的画更令人难以捉摸。2015年5月11日,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西班牙画家巴勃罗·毕加索的画作品《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以超过1。79亿美元价格成交。

2、裸体,绿叶和半身像

这是毕加索于1932年3月8日所画的一幅油画,长162宽130厘米,主题是其情妇玛丽—德雷莎·华特,他选择了蔓绿绒叶这种植物放在画里,来表达新恋情带给他的非凡的生命力。自1950年代起一直被人收藏,仅于1961年进行了唯一一次的公开展览。2010年5月4日,此幅画作于纽约佳士得出售。超过六个人出价竞投,而成功投得此画的买家透过电话出价95,000,000美元。连同买家佣金,此画的售价达到106,500,000美元,是最昂贵的一幅毕加索抽象画。

3、拿着烟斗的男孩

《拿着烟斗的男孩》是毕加索于1905年当他24岁的时候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这时他刚定居于法国巴黎的蒙马特区且正处于玫瑰时期。这件绘于画布上的油画作品描述了一位带着花环,左手拿着烟斗的巴黎男孩。 2004年5月5日,这幅画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亿零416万8千美金的天价成交。苏富比拍卖行衫轿碰并没有透露谁买了这幅毕加索抽象画。

4、朵拉与小猫

《朵拉与小猫》这幅毕加索的画创作于1941年。它描绘了朵拉玛尔,也就是画家的情人,坐在一个椅子里,一只小猫停在她的肩膀上歇息。最近一次公开拍卖为2006年,由苏富比于纽约卖出,当时作价9500万美元,成为当前世界上最贵的画作之一。这幅画代表了了立体派的开端,画作打破了几何图形的传统而重新整理组合。之后毕加索更近一步将所有的作品用圆圈、三角和四边形表现出来,画作也就失去了它的空间性。

世界上最贵的毕加索抽象画2

1、 《交换》

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加以风景及书写的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他将欧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风格融于自己大而有力的绘画行为之中,把激进艺术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试图唤醒人们心中一种与所有生命事物的内在关联感。

2、《第17A号》

创造了在帆布上随意地泼溅颜料、洒出流线的技法,画板上滴满稠密的棕黄色、白色、栗色和黑色颜料,形成了鸟巢状的外观,看起来有些杂乱无章。他的滴洒法绘画在随意之间隐藏着戏剧性的偶然效果,激情四射而且充满了色彩的自由、张力和狂野。他作品具有难以忘怀的自然品质,融合了抽象主义、表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特点。

3、 《紫色,绿色和红色》

作品画面上,矩形的边缘没有被明确地界定,颜色也相互渗透融合,这使得块面仿佛是从背景上隐约浮现出来,并且不断地徘徊、浮动着。它们在画面上产生某种韵律,温和、舒缓而深沉,触动着人们的心灵。对于罗斯科,绘画是表达精神要素、信仰和生存意义的工具。他说:“绘画,一定要象奇迹一样。我选用扁平的形,因为它们能摧毁幻象,揭露真实。” 罗斯科家里的聚会总是在讨论哲学,绘画材质和新的绘画语言。

4、 《梦》

创造的自由奔放的极简主义风格独一无二,是第一位用抽象极简主义艺术为英国女王创作的画家。德米特用简单的形式表达复杂的思绪,摒弃一切干扰画面的不必要的东西,体现了画家惊人的创造力。她的标志性黑白线条画,单纯而明快,每一根线条,都充满了情感,显现了艺术家超凡的艺术修养,每一笔,每一点,都是高贵的艺术结晶。人们在直面她的绘画作品时能感受到情绪的释放,或欣喜或忧伤。德米特认为“艺术是体现精神的”,她让艺术趋向于简单,试图呈现它只作为形式本身的可能性。她画世界上最贵的线条画,几条线就卖1。5亿美元。

德米特说“艺术欣赏与购买不应只是有钱人的游戏,精英阶层的特权”。她提倡“普及艺术”, 鼓励人人都可以“拥有艺术”。德米特名画Demeter Mojis系列,是首个进入中国的西方顶级艺术大师的版画品牌。登录Demeterland官网就可以直接预定德米特名画和亲笔签名明信片。德米特还透过微信公众号:财富智慧杂志,提供中文服务,以此拉近和中国藏家的距离。全球化的网络,使艺术大师能够通过作品和观众建立对话与共鸣,将艺术体现在平凡人的生活之中,并通过多种形式推动艺术,令顶级艺术不再只能“远观”。

5、《安娜的光》

色域绘画流派的先锋。极简的外形、未标示的主题、去物质化的表现形式, 就是这么简单的几笔,纽曼得花上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去画,他不用尺子作画,也不套用任何格式,来测度出这些图案,凭借的是他几十年来,艺术实践所积累下来的判断力。

6、《黑板》

风格就像孩童式的涂鸦,彷佛书写和绘画之间是没有界线的;他的创作方式也很特别,是坐在朋友的肩上,让对方随意晃动,然后他便顺着这个起伏,用粉笔在黑板上不间断的画出线条。

擅长结合油画和素描,涂鸦般的恣意奔放却展现出优雅,和大部分抽象派画家狂野的风格不同,他笔下将日常或是自然的事物画成简单线条,却能捕捉神韵,因为深受欧洲历史和古典神秘主义的影响,他的笔触率性、本能而且主观。

10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