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樂史分六個時期帶你了解
1、第一個時期叫古代與中世紀,所謂古代,在西方音樂史裏面就是指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音樂。它是西方音樂很重要的來自一個源頭,中世紀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西方文化形成的一個時期。但是它很漫長,将近有一千年左右的時期。
2、第二個時期叫文藝複興時期,主要是15、16世紀,從文藝複興開始,西方音樂就有了越來越快、越來越大的發展。
3、第三個時期叫巴洛克時期,也就是巴赫所360問答生活的時期,從這個時期開始西方的社會就逐漸從封建社貴村裝的頂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整個音樂也從古代逐漸向近現代過渡。
4、第四個時期叫古典主義時期,就是海頓、莫紮特、貝多芬爲代表的時期,這個時期在整個西方音樂史上是一個高峰。
5、第五個時期叫浪漫主換數滑專勝義時期,是指19世紀的音樂,1季綠快漸乎站米研既全9世紀音樂也有很大的雲冷他方面則漸火寬皮發展,整個西方音樂在世紀出了很多的作曲家和優秀的作品。像肖邦、李斯特、馬勒這些都是,還有舒曼、門縣冷高德爾松,這些都是浪漫主義的作曲家。
6、第六個時期就是20世紀現代音樂,這個時期一直到現在,都在延續着,因爲西方音樂在這個時期也有了很多新的、五花八門各種流派的發展,非常豐富多彩。
西方音樂史分爲哪幾個時期
1、古羅馬
時間約爲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這部分的音樂資料隻能從考古而來,從發掘出的繪畫、雕塑及少量流傳下來的詩歌文學與哲學著作可以進行了解,但幾乎是不可能聆聽與欣賞。
有資料統計這一階段殘存下來的樂譜還不到10件,但是從殘存下來的雕塑等諸多文化遺産可以看出曾經存在過的輝煌與成就,古希臘的大哲學家都曾對音樂進行過讨論與研究,這被後人視爲西方音樂之源。
2、中世紀
西元476年羅馬帝國瓦解後,希臘、羅馬文明變趨衰微。日耳曼人統治歐洲西半部,曆史上稱爲“黑暗時期”,也就是“中世紀時期”。教會是當時人們的生活重心,具有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地位,藝術家在宗教中生存,因此當時藝術與宗教息息相關。
這時期的音樂活動受到基督教影響很大,音樂多以宗教儀式或歌唱頌歌爲主,以功能爲重,例如格雷果聖歌。 歌詞多是采自聖經。特色是旋律高低起伏變化小,缺乏和聲基礎,表現樸實。對中世紀音樂貢獻最大的是米蘭主教安布羅斯和教皇格裏高利一世。
3、文藝複興
文藝複興時期約爲公元1450-1600年,在中世紀“新藝術”的基礎上,更加追求人性的解放與對人的内心情感的抒發與表達。這時的音樂家在人文主義思潮的推動下,對複調音樂進行了發展和變革,聲樂與器樂逐漸分離而獨立發展。這一時期五線譜已得到完善,印刷術也運用到曲譜上,這都使音樂的傳播更加便利和廣泛。
4、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音樂指歐洲在文藝複興之後開始興起,且在古典主義音樂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樂類型,延續期間大約從1600到1750年之間的150年。
巴洛克(Baroque)一詞來源于葡萄牙語“Barocco”,意指形态不夠圓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築領域的術語,後逐漸用于藝術和音樂領域。
在藝術領域方面,巴洛克風格的特征是精緻細膩的裝飾以及華麗的風格,造成這瞎喚皮種現象的主因,是因爲巴洛克時期是貴族掌權的時代,富麗堂皇的宮廷裏奢華的排場正是新的文化以及藝術的發展中心,而這個大環境的改變也直接的影響到了音樂家的創作。
5、古典主義
古典主義音樂指的是1730-1820年這一段時間的歐洲主流音樂,又稱維也納古典樂派。此樂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頓、莫紮特和貝多芬。
古典主義音樂承繼著巴洛克音樂的發展磨差,是歐洲音樂史上的一種音樂風格或者一個時代。這個時代出現了多樂章的交響曲、獨奏協奏曲、弦樂四重奏、多樂章奏鳴曲等等體裁。而奏鳴曲式和輪旋曲式成爲古典時期和浪漫時期最常見的曲式,影響之深遠直至二十世紀。
樂團編制比巴洛克時期增大,樂團由指揮帶領逐漸變成一種常規。現代鋼琴在古鏈運典時期出現,逐漸取代了大鍵琴的地位。
6、浪漫音樂
浪漫主義主要用于描述1830—1850年間的文學創作,以及1830—1900年間的音樂創作。浪漫主義音樂是古典主義音樂(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延續和發展,是西方音樂史上的一種音樂風格或者一個時代。
浪漫主義音樂比起之前的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音樂,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現,相對來說看輕形式和結構方面的考慮。浪漫主義音樂往往富于想象力,相當多的浪漫主義音樂受到非現實的文學作品的影響,而有着相當大的标題音樂成分。
浪漫主義的因素,則包含在從古至今的音樂創作當中,而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個時代,因爲音樂創作本身,就是想象力的一種表現,而浪漫主義恰恰是想象力的最佳體現。
7、現代音樂
現代音樂,也稱現代古典主義音樂(20th century classical music),是指自1900年起至今,繼承歐洲古典音樂而來的一個音樂紀元,音樂門派繁多,風格多樣。在此之前,現代音樂有兩大源流:古斯塔夫·馬勒與理察·施特勞斯的後浪漫樂派、和德布西的印象樂派。
8、新世紀音樂
1970年代出現的一種在出現的一種音樂形式,又譯作新紀元音樂(英語:New Age music),最早用於幫助冥思及潔浄心靈,但許多後期的創作者已不再抱有這種出發點。
另一種說法是:由于其豐富多彩、富于變換,不同于以前任何一種音樂;它并非單指一個類别,而是一個範疇,一切不同以往,象征時代更替诠釋精神内涵的改良音樂都可歸于此内,所以被命名爲New Age,即新世紀音樂。
擴展資料
"Classic"一詞來源于拉丁語,原指羅馬社會上等階層,後轉義爲人類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價值的業績。在國外,這種音樂類型被稱之爲“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有“古典的、正統派的、古典文學的”之意,所以我們國人将之稱爲“古典音樂”,确切地說應該是“西洋古典音樂”。
首先從概念上解釋,“古典音樂”是一種音樂類别的名稱。然而即使在國外,對于“classical music”一詞的具體意義,也有諸多不同的解釋,其中主要異議來自于對“古典音樂”時代劃分理念的不同:
1、以超時代的普遍性、永恒性的藝術價值和音樂藝術最高業績爲标準,将那些能作爲同時代,後代典範的,具有具有永久藝術價值的音樂統稱爲“古典音樂”。根據這一标準,古典音樂又被稱爲“嚴肅音樂”或“藝術音樂”,用以區分通俗音樂(流行音樂)。
2、特指1750~1820年左右的古典樂派時期。
古典樂派的風格形成于巴洛克時期音樂的逐漸消失之中,消融于浪漫樂派風格的逐漸形成之中,經曆了巴洛克音樂向早期古典樂派的過度。衆多樂派中,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有:海頓、莫紮特,貝多芬。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方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