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作品的写作风格
[摘要]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对《老人与海》独特的文体特色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 运用统计法和描写激拍法揭示其风格要素即小说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和叙事方式的具体特征, 进而指出《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客观、简洁、朴实的美学思想的完美体现。
[关键词]海明威语言特色现代叙事手法老人与海
简介
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是一位不平凡的语言大师, 他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和“在当代风格所发挥的影响” 而荣获1954 年诺贝尔文学奖。文学语言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叙事语言, 另一种是人物话语。海明威正是通过这种创新的语言艺术, 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学 散文 风格。本文从《老人与海》入手, 对其语言特色和叙事手法简单的分析。粗略的探析了其独特写作风格及形成原因和影响。
一、语言特色——电报风格
以《老人与海》为例, 从中可以看出海明威对词汇、句式、语气、对话模式和语法等运用了他个人的偏好, 显示了他的电报风格语言特色。海明威倾向用英语中最核心、最普通的词汇。
从《老人与海》的渣李用词和 句子 结构不难看出, 文章 的用词很简单, 很少用表示抽象意义的大词。如: Aware that he will need to keep his strength, the old man makes himself eat the tuna he caught the day before,which he had expected to use as bait. While he cuts and eats the fish with a claw under the strain of taking all the fish's resistance. Stantiago is angered and frustrated by the weakness of his own body, but the tuna, he hopes,will reinvigo2rate the hand. As he eats, he feels abrotherly desire to feed the
marlin too. (老人清楚, 他必须得保持体力, 所以就强迫自己吃前一天捕获到的、原打算做诱饵用的金枪鱼。在右手切鱼、吃鱼的时候, 他那只被勒伤的左手开始抽筋, 而且, 由于那条大马林鱼在抵抗, 他必须拼尽全力拉住鱼线, 所以那只手搐得像一只爪子。桑提亚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既感到气馁, 又忿恨不已, 他希望金枪鱼能使他的伤手恢复劲力。他吃鱼的时候, 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 想喂一喂那条马林鱼, 像对兄弟那样。)
这段描写的是老人在与鱼僵持的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其用词而言, 喜欢用动词和名词写作, 少用形容词以增强动感。而且几乎所有的动词和名词都是简明、易懂。动词如: need, make, cut, eat, use, take 。将形容词变成动词和名词的形式, 如: an2gered, weakness 。从句子结构频繁使用He does something. 简单的句式。主语是he, 谓语以使役动词为主。由于使役动词的基本意义是指一个动作发生并完成, 因此这类句型就成了动作的执
行者做一件事, 并使其行为产生预期的结果。在《老人与海》中, 这类句型和描写具体行为的短小动词占据主导地位, 所以从整体上传达出一个基本意义: 老人是个行动者, 他的行动都达到了预期目的。这完全符合海明威塑造“硬汉”形象的一贯追求。
在《老人与海》中, 作者充分使用贯穿小说的人物桑提亚哥和他忠实的助手兼朋友小诺曼如铅迟林之间的对话或对话加上非常简练的描写与叙述来推动 故事 的发展。其中他们谈论最多的是 棒球 赛的最新战况, 探讨老人的偶像—狄马吉奥在球场的表现。
如:“Tell me about the baseball, ”the boy asked h im.
“In the Am erican League it is the Yankees as I said, ”the old man said happily.
“T hey lot today, ”the boy told him.
“T hat means nothing. T he great D im aggio is him self again. ”
“T hey have o ther m en on the team. ”
“Naturally. But he makes the difference. In the other league, between Brook lyn and Philadelphia I must take Brooklyn. But then I thnk of Dick Sisler and those great drives in the old park. ”
省去不写, 这只会增强你的冰山重要的是那没有显露出来的部分。”这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出版后回答《巴黎评论》记者采访时的谈话。我们来看另一段摘自《老人与海》的片段: Just then
“Therewasnothingeverlike them. Hehitsthe longestball I have ever seen. ”
从表面来看, 只是老人的 兴趣 爱好 , 实则表现桑提亚哥老人坚信伴随84 天一无所获的背运马上就会结束, 由此而引出故事的开端, 老人去更远的水域 捕鱼 。《老人与海》通过使用第三人称, 不流露个人感情, 超然叙述事情发生的经过。作者通过老人内心的意识来反映事件, 进而流露出作者本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现代叙事手法—冰山理论
想知道的话, 我一直用冰山理论指导我的写作。冰山有八分之七在水下, 只有八分之一是显露出来的。任何你知道的, 你都可以电报风格主要是用于说明他谴词 造句 的简洁、朴实, 但这并不代表海明威小说的语言艺术, 因为海明威小说在简单的表层之下蕴藏着许多内涵。借用他自己的观点叫“冰山理论”:“如果
the stern line came taut under his foot,where he had kept the loopof the line,andhedroppedhisoarsandfelt the weight of the sm all tuna’sshiveringpullasheheldthelinefirm andcom 2menced to haul it in. The shivering increased as he pulled in and he could see the blue back of the fish in thewater and the gold of his sides before he swung him over the side and into the boat. He lay in the stern in the sun, compact and bullet shaped, his big, unintelligent eyes staring as he thumped his life out a2gainsttheplankingoftheboatwith thequick shiveringstrokes ofhisneat,fast-movingtail,Theoldmanhithimonthehead for kindness and kicked him , his body still shuddering, under the shade of the stern.
(就在这个时候, 船尾的鱼线在他脚下突然绷紧, 因为他在那打了一个环。于是他放下船桨, 抓牢鱼线, 开始往回拉, 他感觉到金枪鱼把鱼线拉得沉甸甸地抖动。他越往回拉, 鱼线抖动得就越厉害, 接着他看见了水中浮动的蓝色鱼脊和金灿灿的两侧, 之后他把鱼从船帮处拉了上来, 扔到船里。鱼躺在船尾, 阳光照射着, 它身体密实, 形如子弹, 它把身体一次次重重地摔到船板上, 匀称、动作迅速的鱼尾快速颤抖着, 反复扫动着, 两只大而无神的眼睛一直瞪着, 最后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老人友好地打它的头, 又踢它, 鱼的身体在船尾的背阴处仍在抖动着。)
这段描写桑提亚哥在第二天捕获金枪鱼经过, 这段文字是海明威简洁煽情的典范, 传神且优美。作者也正是通过使用最简单、最普遍的字眼来表达具体但又有诗歌意象的内容。上面场景的描写, 即使是对那些根本没有捕鱼 经验 的人, 也会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除此之外, 作者在此段最后用“for kindness”,“友好”两个字, 以及在上一段文字的最后作者用“brotherly”,“兄弟般的”字眼来传达作者与金枪鱼的关系, 看似自相矛盾, 实则将作者的心境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几个字虽少, 却能使读者全面地了解到老人的个性。海明威在表现桑提亚哥与他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关系, 他对世界的尊重时, 并未提及老人内心最深处到底想些什么, 而是刻意选择了这两个字, 从感情深处刻画出桑提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海明威把这种通过简单语言表达深刻意义的“冰山原则”运用得巧妙, 正如冰山顶端能够揭示出隐藏于水下的巨大冰块的品质一样, 潜移默化地揭示出人类最伟大的真理。
三、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海明威小说语言艺术的又一大特色。甚至有人称海明威是象征主义作家。他善于依据作品内容运用象征手法来展现主体。在《老人与海》中, ____象征主义手法, 特别是基督受难的形象在这一著作中, 自始自终得到充分的体现。老人在和马林鱼搏斗的过程中, 手掌被鱼线勒割得血肉模糊, 虽然这说明了桑提亚哥的艰辛, 说明了他甘愿献身的精神, 但伤口却寓指基督身上的圣伤痕, 海明威一心要把桑提亚哥塑造成一个像基督一样的殉难者。鲨鱼袭来时, 老人立即发出一声“像是一个人的手被钉子钉穿在木板上时”所发出的惨叫。再有, 老人肩上扛着船桅, 艰难地攀爬小山, 向村里走去的情形会使人联想到基督朝着卡尔加里艰难行进的场面。甚至桑提亚哥精疲力竭地扑倒在床上的动作, 他脸朝下、双臂直伸、手心朝下的姿势, 都会让人联想到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惨景。此外, 在故事悲剧性的结尾时, 最后的画面寓意极其深刻: 他拖着沉重的步子走进小屋睡下了, 梦中他见了非洲的雄狮—勇敢无畏的象征。
四、海明威独特写作风格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海明威的简洁、朴素的散文文体风格, 其所以形成是有其原因的。首先, 继承。海明威十分推崇的前辈作家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 他认为,“一切现代文学来自马克·吐温的一本书《哈克贝利》, 这是我们最好的一本书”。舍伍德·安德森采用了一种随随便便、信手拈来的风格。这些都对海明威的创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二, 生活经历。一个作家的文体风格往往是作家本人, 即“文如其人”。而这个“人”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其 文化 背景、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综合体。他从小受父亲影响, 喜欢打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踊跃报名参加, 大大地丰富了他的阅历。贯穿一生的记者身份和崇尚毅力的硬汉性格, 使他的作品中的“电报风格”语言特色尤为明显。第三, 独创精神。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 也为塑造行动型的人物性格, 开创了他“冰山理论”指导的叙事风格。
结语
海明威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体风格而著称。他的小说言近而指远, 平白而蕴籍。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 他的叙事艺术则以藏而不露的感情变化支撑人物的行动, 他的对话简洁, 素有“电报风格”之称, 叙事则充分体现其“冰山理论”。他的写作开创了一代文风, 其影响将是永恒的。
参考文献
[1]Donaldson,Scott. ErnestHemingway. [M ]. 上海: 上海外语 教育 出版社.
[2] 戴金喜. 论海明威独特的文体风格. [J ]. 南平: 南平师专报2006 (1) , 63-66.
[3] 董衡巽. 海明威研究[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
[4] 刘瑛. 从《白象似的群山》看海明威作品的语言特点. [J]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报. 2005 (12) , 116-118.
[5] 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 ].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9.
[6] 张国敬译, 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 ]. 天津: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 2003.
关于<<老人与
桑提亚哥是“硬汉子”精神的最佳体现者
老渔人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最后一位悲剧英雄,也是他一生塑造的硬汉性格的最后总结。贫穷而又不走运的老渔夫桑提亚哥的命运是悲哀的,而他却又是一个失败的英雄,“打不败的失败者”,海明威的硬汉子品格像精灵一样铮铮依附在桑提亚哥这一人物形象之上,这便是海明威式“硬汉子”精神的象征,他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不来自管是自觉亦或不自觉,都作为了海明威“冰山原则”的有力体现。
桑提亚哥是一个“独自在湾流里的一只小船上打鱼的老头儿”。生活和岁月给老人的折磨,令他“后颈上凝聚了深刻的皱纹,显得又瘦又憔悴”,“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老迈”了,可是他的那双眼睛“跟海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作品一360问答开始时,老头儿正赶上“背运(那是形象倒霉的一个最坏的字眼)”。八十四,整整八引似十四天,他连一条鱼都没有捉到,这对一个以打鱼为生派后切济的渔夫来说,那真是再应斯倒霉不过了。就连跟他在一起很长时间的一个孩子,也不得不在第四十天离开了他。
老渔人的悲急甚呀修圆各立惨命运正是海明威的自身遭遇在艺术上的折光反射。海明威曾经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战争,人们还未从世界大战的恶梦中被范镇操超活停片区志醒来,幻灭、失落等种种迷惘困贵收立响双希儿洋扰着人们。战后的社色望数双态赵列青片玉参会是一片混乱、凋敝的景象,战争帮朝联育苦和社会的种种荒诞现象给海绝推致把初训威和明威的精神和身体上都带来了很深的创作,可谓九死一生。这也正是老渔人桑提亚哥苍老的表现之一。另外,我们发现从卷沉架响星但应妈1940年《丧钟为谁而鸣》之后,海明威整整十年没有发表什么重要作品,而1950年出版的《过河入林》又遭到舆论界的一致批评,“众多评论家甚至断言海明威的才智已经枯竭,再也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vii]。这个情形与桑提亚哥老人一开始的景况多么的相似,老人背了运,一连八十四天打不到鱼,当坐获意温球他坐在海滨酒店时叶价老每树,周围的渔夫都在嘲笑他或者对他寄予同情。
桑提亚哥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古怪老头儿”,或者说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有坚强排直委喜何选款勇气与毅力,为完成只属于自己的那项别人无法替代完成的任务,为了鳏夫检本政队尽的光荣与尊严,桑提亚哥一定要捕到一条大鱼,对于尊严与荣耀,海明威是极其强调的,他曾经一度打乎林宜使杨鲜蛋觉护包算为该文使用“人的尊严”这一标题。对于海明威来说,要写好一篇“一辈子所能写出的最好的作品”,“从战术上讲,现在发表《老人与海》可以驳倒认为我这个作家已经完蛋的那一派意见”[viii]。海明威意识到《老人与海》的这部作品的完成,将让“别的优秀而成熟的作品与它相比大为逊色”。我“今后还要努力写得更好一些,但这会是非常困难……我是一个专业作家,对这部作品心中有数。”老渔人桑提亚哥也意识到了“85”是个吉利的日子,“回写冲状久可以捉到一千磅的大鱼”。[ix]桑提亚哥老人在捕到他一生捕到过的甚至见剂今到过的最大的鱼后,耗尽了全身了精力,不仅两造觉手空空,而且伤痕累累;而海明威在写完这部最优秀的作品后,直到最后的自杀都未曾发表过任何作品,在写《老人与海》的同时写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海流中的岛屿》都是在1970年他妻子整理后发表的。
虽然海明威说:“人们说什么象征主义,全是胡扯”,笔者认为把老渔人桑提亚哥作为“打不败的失败者”的人物形象进行塑造与对海明威双重性格的探讨也分不开。悲剧超越了他的失败,升华了存在的意义,失败后的言语与行为又折射出海明威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精神上的胜利给了这些失败者和其创造者做人的尊严和勇气,同时又以一副面具去掩盖内心深处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懦弱和自然主义宿命论。海明威的恩师格鲁特·斯泰因这样评述海明威的性格:“他用残忍当盾牌,以掩盖他惊人的胆怯和敏感。”《海明威传》的作者库·辛格也这样说:“海明威外表粗鲁健壮而又英勇,颇具男子气概,但在内心里,他有一种女人的直觉、善感、温情、容易落泪。”而著名的海明威学者杰佛里·迈那斯教授却很直接地指出:“在外表上极力压制他性格上多愁善感的一面,装出一副男子豪放不羁的形象”。正是由于海明威本人的精心掩饰,使我们判断失误而在潜意识里对他的硬汉子精神产生了公式化的认定。对于海明威多愁善感的一面在老渔人桑提亚哥身上也有体现。且看桑提亚哥是怎样在清晨喊醒小男孩的,“他轻轻握住孩子的一只脚,然后便一直握着直到孩子醒来”[x]这就是老人的细腻而又温情的一面,这一面却就被海明威极力地掩饰过,这一点也许与他双重性格有密切的关系。在现实和虚构的两个世界里,追逐描写失败而又不承认失败成了海明威内心不安与痛苦的一剂良药。
老人处境的一步步恶化就是为了表现出海明威这一硬汉子在“重压”与所表现出的“优雅风度”,这样的重压之下,老人的失败才显得尤其悲壮,刚开始时,天天出海,但一连40天没有钓到一条鱼,这种失败就够“倒霉”了,后来小孩儿马洛林的离去更让老人的处理显得黯淡凄凉,最后的遭遇更让人感到凄惨,然而就是这种“从失败仍然是到失败”的境况下,桑提亚哥完善地体现了海明威的硬汉子性格:当他的大鱼被鲨鱼吃得仅剩下一副骨骼时,他自问:“可是,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什么也不是……是我走得太远啦。”老人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却又绝对相信自我的力量。相信他纵然是失败依然勇敢无比,相信在精神上并没有败给鲨鱼,因为被消灭的是鲨鱼,而不是自己,正是基于对待失败的勇敢、毫不气馁的精神,桑提亚哥体会到:“一旦给打败,事情也就容易办了”。于是“现在只要把船尽可能好好地、灵巧地开往自己的港口去。”当战斗已成往事,辉煌也已逝去,桑提亚哥是那么安详平静地完成剩余的工作,绝好地体现了“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如果说人生是个竞技场,自然便是人生的大背景。而此刻的桑提亚哥却已完全超越了这个自然,超越了他人生中的磨难、辉煌、成功亦或是失败。
桑提亚哥“重压下的优雅风度”的象征与笔者在前面提到的战争对海明威的身心推残,战争的残酷、统治者的虚伪及其流血的无谓改变了海明威年轻时“拯救世界民主”的宏大抱负。
第一次世界大战铸成了海明威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严重的影响了创作基调。在海明威眼里,世界充满了暴力与虚伪;死亡不可避免地等待着第一个人。这就是海明威笔下主人公桑提亚哥的悲惨命运的又一象征。在这种社会中生存下去,就必须为自己树立一整套的生存法则,这就是:“在生活中,就是不能取胜,也万万不可以认输,你可以在默默忍受中尽力活下来;放弃感情的纠葛,莫要顾影自怜;在户外的体育运动中寻求欢乐,把‘硬汉性格’作为生命的支柱”[xi]正是这套生存法则让海明威成功地塑造出了典型的硬汉子形象,就算是驾着渔船“上面是一面千窗百孔的帆,上面先后补上了一些面粉袋,如一面标志着被打败的旗帜,”上天注定了老人失败的命运,但面对失败所表现出来的仍是硬汉子的坦然态度。海明威经过十六年之后,悟出了当年那个老渔夫的故事的真谛,他把古巴渔民的真实故事变成了一个渗透着人生哲理的寓言,海明威不再是单纯地讲述这个故事,而是揉进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和思想。“八分之一”的来源于生活素材,而余下的“八分之七”却是需要通过想象去挖掘的艺术真实与象征主义了。
可见桑提亚哥的象征所呈现出寓意的多义性,尽管其中也不乏某种朦胧气息,但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式”硬汉子精神的最佳体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