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望舒受什么派诗歌的影响很深
作者戴望舒受象征派诗歌的影响很饭深,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沉停部。
戴望舒的代表作:《雨巷》、《来自我的记忆》。
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1905年11月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360问答,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型没评李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
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某口提占八》、《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瓦雷里等人的影厚养建顾杆染茶况走响,王独清、李金发、戴望舒等人的诗歌创作带有自觉的现代派特征:以奇崛冷僻的意象、半文半白的文字、萦回拖沓的旋律抒写时代之一隅中个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戴望舒
戴望舒诗歌有哪些,你清楚了吗?
戴望舒经典的诗歌:《雨巷》,《寻梦者》 ,《单恋者》 ,《烦忧》 ,《我的记忆》 ,《望舒草》, 《望舒诗稿》, 《灾难的岁月》, 《戴望舒诗选》, 《戴望舒诗集》。
简介:拿或
戴望舒(原名:戴梦鸥,1905年-1950年2月28日),名承,字朝安,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
戴望舒的诗继承和发展了后期新月派、20世纪20年代末象征诗派的诗风,开启了现代诗派的时代,因此被视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他也因为诗作《雨巷》一度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消汪伍》等。
1913年,入杭州鹾武小学读书,开始拥有私人阅读空间,阅读古典说部和《水晶鞋》《木马兵》等外国童话。1919年,考入宗文中学。
1922 年8月,首次公开发表文学作品小说《债》,载《半月》第1 卷第23期。9月,与张天翼、施蛰存、叶秋源,李伊凉及马天骚等在杭州成立兰社。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师从田汉,在校期间,学习陵核中外文学和革命理论,参加实际斗争。
1925年6月,上海大学被封。秋,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1926年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门》。1927年写的《雨巷》。1928年发表《雨巷》,并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