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兒有達利作品的分析文字
唯一的一部電影 一條安達魯狗
惟一能将我與瘋子區分開的,就是我不是個瘋子。
如果存在2000個畢加索,30個達利,50個愛因斯坦,這個世界将變得非常令人難忘。
紐約第五大道最繁華的兩個櫥窗的主人邀請我爲他們設計兩個超現實主義的櫥窗,我費盡心思子架胡二住認勢已改創作了很多東西,第二天卻發将逐思念須常座史培現櫥窗已經換掉了。據說是因爲聚集的行人太多,我非常氣憤,于是走進櫥窗剁碎了假人,砸碎了櫥窗,然後坐等警察的拘捕。
————達利
加拉——一個被譽爲“完美女神”的女人,達利惟一的女人,在達利的一生充當着重要角色。
達取止哪行當利的畫作中有兩個重要形象,反複出現。其中一個就是他的妻子加拉。達利的繪畫,很大一部分都是不厭其煩地唱的對加拉的頌歌。在達利的藝術中,加拉的劉溫仍斷順擊報落地位極其重要,她曾參與達利的創作,可以稱作超現實主義的重要成員。止庵分析說,畫家達利與模特加拉的關系從來就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達利的女人隻有一個,就是加拉;這個女人是神。換句話說,把這個女人當成神要華積的那個人是演員。“加拉湖題完月村木揮操劃費的崇拜者”是他永遠扮演着的角色。不僅如此,達利還強迫别人與他一同崇拜加拉。如果說達利是戲劇性的那麽加拉就是戲劇性對象,是一個符号。達利喜歡這種戲劇性的對應關系,他對加拉所表現出的絕對真誠對我們來說,可能仍然是“達利式的惡作劇”的一部重發塊境湖分。
比達利大九歲的俄羅斯女人加拉,原是法國頭号詩以專具棉人保羅??艾呂雅的妻子。1928年達利第二次去巴黎時結識了艾呂雅。第二年艾呂雅帶着妻子同另外幾位超現實主義朋友到加達克斯回訪達利,此時的達利已莫名其妙地患上了“狂笑症”,看到加拉後,他一見鍾情,驚歎濃社到:“加拉,艾呂雅的妻子。就是她!複活了的加露茲凱(達利童年時幻想過的伴侶)。我從那裸露的背認出了她。這是她的皮膚,柔軟而又光滑,如同嬰兒的一樣。肩胛突出,背部的肌肉強勁得像年輕的競技運動員,臀部的線條優美,富于女性特征,在這一切的襯托下,更顯得她腰肢柔曼,甚至過于纖細——真是一件精湛完美的傑作!”在達利大獻殷勤時,加拉也用愛情治好了達利的“狂笑症”和性焦慮。而這對情侶在同居了近三十年,才于1958年在艾呂雅去世後正式步入婚姻殿堂。
加拉的魅力讓達利一生着迷,她給與達利的不僅是妻子之愛,還有母親的關懷與情人的狂熱;她不僅是達利的完美女神,還是達利英明的經紀人和最鍾愛的模特。還是聽聽達利是如何贊歎自己妻子的吧:
“加真她工十延成拉帶給我無限的喜悅和征龍聲服世界的原動力,對我來說,她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
“畫着加拉,我就接近崇高。”
“我毫不動搖地堅信,在涉及我未來的一切問題上,加拉都是正确的。”
“謝謝,加拉!還是虧了你,我才成了畫家。若是沒有你,我絕不會相信自己的天賦。”
通讀達利結識加拉後的一幅幅傑作,“女神”的影子幾乎無處不在,像一縷幽魂團料斤鍾缺牽引着讀者朝拜的眼神和達利驚心加充載權環專動魄的世界。
其實達利這位二十世紀的超級藝術家,終身熱愛基礎科學,像是基因,相對論,還有腳嗎朝居創克藥末短絲觸量子物理。同時達利對這些問組立析政畫題的看法不隻是業馀玩家,知名的數學教授班考夫(T. Banchoff)就表示,達利和他是平起平坐的讨論,而班考夫是達利以紐約飯店爲住所的座上客之一。此外,電影中也展現了達雲春利和諾貝爾獎得主,比利時科學家普律飛似密地印利技綠給約高辛(I. Prigogine)間的友誼,他們彼此争論時間與相對論。這也間接提供了理解達利畫作的參考點,像是許多作品中扭曲、折疊的時鍾與時間。
事實上,達利不隻和數學或物理學家交遊,他和其他領域的學者也有接觸。像是知名的生物學二句迅繼迫樣振風家華生(J.Watson),一九六五年就曾要求達利爲他的著作《雙螺旋 - The Double Helix》繪制插圖,雖然達利後來并沒有接受,不過知名的DNA雙螺旋結構與超現實的達利卻有這麼一段淵源。 一九八六年,達利更邀請國際頂尖科學家在西班牙費格拉斯的達利美術館舉行研讨會,題目是「自然中的機會」,達利則是在病床上透過監視器了解會議進行。會議中,普律高辛與法國數學家童姆 (Thom)激烈争辯。達利最後表示,希望以薛丁格之名,兩人能調和彼此科學觀點的差異。主角之一的普律高辛後來說:他不知道爲什麼達利要提到薛丁格。不過普律高辛與達利交往甚久,可能了解達利對旁觀舌戰十分有興趣。
達利終其一生,自認天才,公認鬼才;是狂傲不覊的藝術家,卻與科學有著半生情緣。盡管他遭到現世的超現實派除名,但超現實卻是對達利最理想的描述,最貼切的分類。達利風格穩定後,持續六十多年的創作,世人早已臣服在他創造的想像空間。達利的靈感從何而來?人文思想對達利創作的激發似乎已經不多。達利自己表示:思想家已經不能給他任何東西,但是科學家可以,科學家甚至可以給他不朽的靈魂。天才之志,偉哉斯言。
藝術家經常吸取不同的知識養分充實個人作品。但是對西班牙的天才畫家達利(S. Dali)來說,充實對他是一種蔑視,因爲充實意味著不完美,預設著思考的方向,達利看起來根本不需要。他一幅又一幅令人驚歎的作品隻會令人猜想:究竟他是從哪得來的靈感,又是從何得到的養分?謎底是佛洛伊德揭開的潛意識?還是妻子加拉帶來的愛欲情仇?面對達利的作品,一般人的問題不是如何更好,而是不知如何是好!因爲世界在達利眼下,一切顯得深沉而不安。
達利一九八九年去世的時候,床邊小幾置有幾本書。作者有物理學家霍金(S.Hawking),薛丁格(E. Schr??dinger),還有數學家吉卡(M. Ghyka)。熟悉這兩個領域的朋友可能會心一笑,原來達利畫作中的養分,那些扭曲的空間,斷裂的時間,甚至流動的宇宙,原來都是平日熟悉的科學世界。其實達利對科學早有一顆狂熱的心,生活更是積極參與科學社群。達利的同鄉,加泰隆尼亞導演尤比達,最近就拍攝了一部有關達利的紀錄片,《達利空間 - The Dali Dimension》。内容就是叙述達利鮮爲人知,屬於科學的另外一面。
達利雕塑作品欣賞
抽屜人
青銅 1982年
長179厘米 寬58厘米 高95厘米 178千克
多年來,達利爲這個形象作了多幅畫。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版本裏,作品的臉總是藏在長長的頭發裏。雖然作品顯然是一個男人,但實質他不是一個人,因此作品被冠以人形的标題。抽屜是空的,似乎提醒我們有一個地方可以儲存想象。而舉起的手似乎在警示我們除非有足夠的能力接受超現實,否則不要靠近他。
青銅 1981年
長155厘米 寬50厘米 高210厘米 304千克
達利總是把一些看上去根本不合适宜的東西組合在一起,加入超現實的意味。此件展品最突出的部分是女人的頭上布滿了花,像動物一樣呈角狀聳起。這件作品中拐杖的超現實運用,代表重生和複活。頭上插玫瑰的女人站在兩個拐杖上,一隻支撐着她的右臂。兩個沒有現實意義的手上的手放在左臂上,穩住了身體。 就像達利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精确評價一樣:“富足但是脆弱”。這件雕像是達利狂想作品中的升華之作。
時間的輪廓
青銅 1977年至1984年
長100厘米 寬77厘米 高150厘米 141千克
這個雕塑是達利1931年繪畫作品 “記憶的永恒”的回應,達利著名的融化、變形表在這裏第一次出現。雕塑中鍾表在枝頭融化,變成一個人臉的側面,表明了人和時間的結合。超乎想象的軟化表也表明了時間的心理狀态,同時自然流逝的時間是可以被人類所領悟的。時間變慢和它的非理性因素是達利想要告訴我們的。這隻融化表的形象後來多次出現在達利的作品中。
維斯的唇形沙發
綜合材料 1936年至1995年
長224厘米 寬75厘米 高85厘米 41.5千克
梅維斯的唇形沙發改變了以往達利偏執諷刺的手法,而從事物的本身表現。達利參照一個實際的事物,梅維斯的性感的嘴唇,制作了一件功能性作品。我們知道,梅維斯的美貌和她的俏皮話遠比她的演技要著名的多。而達利是公衆眼中的寵兒,在對梅維斯的敬意中産生了這個沙發的靈感。最早的沙發在達利的監督下于1936年在巴黎制作。室内裝飾設計師埃爾薩運用了 “鮮粉紅色”,使這件作品變得非常流行,一再地被家具制造商們複制。其中一件保存在菲格裏斯的博物館裏,從一定的角度望去,它精确地再現了梅維斯美麗的面龐。
鬥牛士的迷幻劑
青銅 1970年至1976年
長30厘米 寬30厘米 高208厘米 74千克
在西班牙沒有什麽比鬥牛士更傳統的形象了。這件雕塑是超現實作品中的精品,幾個不相适宜的東西組合在一起有了新的含義。西班牙鬥牛士迷幻劑的設計的意圖是引起幻覺,藏在小号裏的臉從一個超現實延展的肩上升起。當觀看者轉身離去時,他會發現難以忘掉這件作品。當然,這件樂器不能演奏,它的功能是束縛鬥牛士。達利的雕塑想要從平庸中超脫,使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道德規範。
記憶的永恒
青銅 1980年
長90厘米 寬40厘米 高191厘米 137千克
達利遠離了人們廣知的表的形象,并特别給它起了這樣一個名字。柔軟的表挂在枝頭,是古典生活的象征。達利說:“時間是在空間中流動的,時間的本質是它的實體柔韌化和時空的不可分割性。”達利檢驗人們觀察時間的速度,它不僅僅是用于科學精确度上的,而是取決于人們觀察它時的感受。當我們做一件愉快的工作時,時間似乎在飛,而當我們感到乏味的時候,時間是滞留的。但達利的表不能完全的把時間留住,時間流失的速度要靠我們每個人自己把握
西方現代藝術——談談我對達利的作品【記憶的永恒】的理解和感想
談談我對達利的作品【記憶的永恒】的理解和感想
【記憶的永恒】也叫做【記憶的堅持】、【軟鍾】,是西班牙著名畫家薩爾瓦多·達利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931年,目前收藏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圖中出現的是黎明中的裏加特港灣。景色很簡練: 大海在深處出現,右側有小型的岩狀物。這幅畫夢幻般的景色,擴大的空間,各種中圓物體以不固定的形式聯系起來。左側的第一層平面上埋畝有一個貌似是木頭做的作爲桌子的物體,上面有兩個懷表和一個不完整的樹,僅有一棵沒有葉子的枝桠。最大的表是軟的,有一隻蒼蠅從上面跌落,落在桌子邊沿。小的那隻,像一塊懷表,閉合着,螞蟻在上面爬來爬去。樹上挂着第三隻表,軟軟的。畫面中央有一個類似軟軟的人的形象。它的身體沒入黑暗。張着的大嘴很引人注意,伸出的舌頭,閉着的有着長長睫毛的眼睛。這個形象仿佛在沙灘上睡着了。畫家在這個人形身上挂了第四隻表,也是軟軟的,也在融化流失一樣。之前的元素都在一個荒漠沙灘的背景下,伴着大海,被遠處的懸崖環抱,海天一色。
軟表給我什麽感覺呢?我們知道鍾表是時間的計量器,它堅固有型但鍾表卻不是時間本身。時間是無形的,也是無處不在的,像空氣、像掠過的風、像貼近你身體的冷熱溫度。你可以感覺到它的變化,但是你不能抓住它。軟表可以說是對時間的一種感覺的具象化處理。它像是累了,也像是快融化了,它在流走、也在溜走,它還在死去。這就是達利這幅畫中軟表帶給我的感覺。
那個長着長長睫毛的人形生物是什麽呢?現在網上很流行一句話:歲月靜好。這句話出自胡蘭成的【今生今世】:今生今世,但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現在大家身邊一定不乏這樣的人,他們每天好好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彎培森好,對身邊不公的事、災難的事等等負能量的事總是本能回避,追求每天的"小确幸"。他們總是充滿了正能量,閉上眼睛就看不見不幸,不長耳朵就聽不見靈魂的悲泣,張着嘴就能歌唱歲月靜好,躺下來蓋着軟鍾被子就能進入幸福的夢鄉。【記憶的永恒】在這樣的人那裏,永恒不變的是遺忘,記憶的永恒其實就是遺忘,即記憶就是遺忘。還有什麽比這更悲哀的呢?蒼蠅在時間上舔舐,螞蟻在時間上咬噬,沒有關系,忘記掉就歲月靜好。這樣的人,我覺得就像這幅畫裏的人形生物,我親切地稱呼他們爲"歲靜豬"。
達利自己對這幅畫也有很多自己的解釋,我欣賞他這幅畫時帶出了自己的一些感受。我想,藝術作品的偉大之處就在這裏吧,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眼裏也應該有一千個達利送給我們的軟鍾和"睫毛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