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里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赏析

老舍先生,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塌纯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创作于1931年。

从摘选的段落的描写足以看出老舍先生不光对语言的造诣很高,还对绘画用光都有超强的敏锐性。试想你我可能做到如此对微光的色差捕捉到位吗?这段话看似在描写雪,实际却在画光。可以联想到这是一幅“日落将至,夕阳的暖色斜照在积雪上反射微微的粉色”的油画。

你看,从这段语言描述的构图中,有夕阳的微黄,有积雪的白色,有反射的微粉,层次分明和立体感凸显。此外,老舍先生的语言特点在此段话中更是彰显,“那点”、“害了羞”、“微微露出点”,都是些生活口语式的表达,咱们都晓得老舍先生地道的老北京,在语言上他老人家就是这么的潇洒,而不落俗。他两次使用到这个“点”字,以及对“微”字的从单用到叠加使用,并不显得词穷啰嗦,而是恰到好处的好像画画一样,极力的要求做到对色彩的把控。

如果你仔细的赏析《济南的冬天》更是如此,老舍先生的每个字都值得你我掰开了读和理解,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你会发现他芦衫兆老人家用意之深远,心思之缜密,真是可受教匪浅的。

以上即我个人对此段落陪租的解析。当然,你也可按教科书式的理解老舍先生这段话,比如运用了拆字修辞和拟人修辞,细节摩绘等等方法,通过对雪晴后,夕阳晚照小山后的美景,抒发了喜爱济南冬天之情。

《济南的冬天》全篇读下来,你能感觉老舍在用温情的意象来描绘济南冬天温晴之景,营造出一种温婉的整体性语感。全篇大篇幅在写景,具有极强绘画艺术的特色。在文中,第二段主要写的是济南全景,第三、四段主要写的是济南的山色,第五段主要写的是济南的水上景色,那么,全文就是由这几幅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画图组成的长轴。从中我们也足见老舍先生对济南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其实,老舍先生作为文学家的业绩主要在文学创作上,这是尽人皆知的;但是关于绘画,也是他生活和创作的重要内容,这就鲜有人知了。老舍先生还是著名的绘画鉴赏家。他观画的眼界既高又开阔,正像他的文学眼界一样,古今中外名画都曾收在他的眼下。他有广博的绘画理论知识,从《济南的冬天》就可一窥他老人家的画感和立意。

雷诺阿名画《泛舟》作品赏析

雷诺阿(皮耶-奥古斯特·雷诺阿),一个并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印象主义画派”大师。在他的画里你可以看到古典画派对构图的严谨,同时你也可以看到他对自然光影描绘的天赋,就像他自己所说,“我,并不是印象主义”。现实中他的生活不像他的画那样,一直传递给观者一种愉悦的感受,但无论是经济上的窘迫还是身体上的疾痛,也并没有消磨掉那些欢乐的色彩和那些快乐的因子在闪烁。

回到这张《泛舟》的作品,河中人物、小船的倒影,水面上的光波这些颜色是如此的鲜艳生动,很多时候雷诺阿会将尚未调合过的颜料直接涂抹在画布上。画面中央橙红色的小舟、河面映射出天空的蓝色、岸上植物倒影的黄绿色…这些跳动的色彩是如此的鲜活让人倍感快乐。

31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