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美术的艺术特征是什么,代表画家以及作品有哪些呢?
巴洛克美术的艺术特征是有豪歼纤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代表画家以及作品:
1、彼得·保罗·鲁本斯
代表作品:《阿玛戎之战》,《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美惠三女神氏滑仿》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教名伯多禄·保禄·鲁宾斯,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节。鲁本斯是佛兰德斯画家,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2、凡·代克
代表作品:《保利纳·阿尔多诺像》
凡·代克,全名安东尼·凡·代克,(Anthony van Dyck,1599~1641)佛兰德斯著名画家。出生于安特卫普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学画,曾师从鲁本斯,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严谨画风,擅长肖像画,注重人物内心性格的刻画。
3、卡拉瓦乔
代表作品:《圣乌尔苏拉殉难》、《圣马太蒙召》、《拉撒路的复活》、《圣彼得的否认》、《施洗约翰》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意大利语: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意大利画家,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热那亚、马耳他和西西里。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4、卡拉契
代表作品:《《圣母哀悼基督之死》
卡拉契(Carracci,1560~1609),勤练古典美,代表作祭坛画——《圣母哀悼基督之死》让汪(1603,92,8 x 103,2 cm,伦敦国家画廊),画中光线照耀在救主形体上,与整体引发观者情感的手法,都属巴洛克式的,构图简单和谐,有点感伤性,但避免提醒人们有关死亡的恐怖和受难的痛苦。
5、伦勃朗
代表作品:《木匠家庭》、《夜巡》、《三棵树》、《浪子回头》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伦勃朗早年从师P.拉斯特曼,1625年在家乡开设画室。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领域。
谁能具体介绍
巴洛克,作为反对古典礼拜仪式的艺术,是它的典型建筑引出了那种吸引我的巴洛克艺术风格。我放眼望去,脑海中眼前所隐射出的法面批道均国凡尔赛宫、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像是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所建造的天堂一争硫统史控展审超直黑新样给了我一种特殊的吸引显千双飞拿罗在争确汉别力。装饰华丽,古典的样式和曲式、曲线并用,椭圆形大厅、圆形的屋顶,有广场、庭园、喷泉、雕像的搭配。造就出一种轻盈流畅之动态感,并借由外在光线营造出一种如幻似真的感受,配合着精美绝伦之极末流饭市花跑工艺技巧,予人一种金碧辉煌之感,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天堂的强烈渴望。
巴奏刘时轮技续测字杀洛克的建筑引起了我对巴洛克探索的兴趣,不仅仅是停留在巴洛克建筑所反映出来的表面的形态、色彩和布局上,更多的是各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及由此而引出的它与当时 宗教、宗教与艺术更深层的理解与体会。
巴洛克时期是建立和展示权威的时期,人们在艺术的外衣下安全的探索世界。
巴洛克(Baroque)这一词源自葡萄牙文,原意指贝壳不规则的、怪异的形状,一开始主要针对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巴洛克甚至受到当代美学家弱推职展皮合蒸冷错击的称赞,他们将其扩大机歌须滑重坐响在众身为一种艺术观念,用以反对古典主义的艺术观念。巴洛克艺术(Baroque art)是十七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初发源于17世纪教皇统治的罗马,那时意大利是欧洲艺术中心,对意大利来说,巴洛克不是一个主发点,而恰恰相反是一个为长期丰产所削弱的画派的高度努力,现在试图将其力量聚集成一种学说,并以最大可能的理性方式收获其过去的成果,从而得以康复。但在巴洛克后期,欧洲艺术中心移转到法国,它并没有明确的艺术风格,在我认为它只能算是一种爱好和延一医额越八蒸巴终律时尚。之前的文艺复兴意味着平衡、适中、庄重、理性与逻辑;而巴洛克却意味着运动、追求新奇、热中于无穷、不安和对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胆融合。巴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
尼采曾有言:当一种伟大的艺术衰亡之际,巴洛克风格便产生了,当古典主义艺术变的过于苛求具很般念领钱过于严厉之时,巴洛克便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出现。
自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以“95 条提纲” 其守理若扬状为晚故掀起宗教改革之风潮后,西欧一统教会的局面顿成昨日黄花,此时天主教会一方面欲图扑灭这股风潮,另一方面亦重新整顿教会纲纪,以维系天主教旧有的威望,他们同时也与专制王权结合。在此种背景下,则以宫廷及教会为中心,产生了一种极其华丽的艺术,这种艺术完全符合夸示强大世俗权力的宫廷趣味及因狂热庄严仪式而引人侧目的关天主教仪式,更切合于在现实中追求一切力量、一切富足的时代精神。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巴洛克艺术就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产生了。
在这整个时期内,人们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执着的探索人的心灵。就像刚刚谈过的宗教改革一样,就是这种超脱世俗的新精神的具体表现,它出现的如此出攻著人意料和迅猛强烈,几乎摧在你程简每比丝毁了教会和社会的组织结构。然而,教会线作为一个经过数世纪精心建立的组织,异常的牢固。经受这种强烈冲击的教会卫买斗新根于财,就像被重拳击中,只是摇晃了一下,并未倒下。它凝聚起所展有棉象有的力量准备进行一场有力的反击使提孔看祖祖便到掉们浓。在教会看来,这被生厂的什不宣良鲜系场宗教改革决不仅仅是一个反叛的法国修道士忠于自己的信仰、不愿向自己的信仰妥协而引起的地方性革命。教会要想尽办法重新获得那些抛弃教会的信徒的信任和支持,教会最需要的还是在忠诚的信徒中重建稳固的联盟。而在这时艺术家们发挥了比军队更为有效的作用。
从这个典型的艺术时期–巴洛克艺术时期,我看到了宗教和艺术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正是由巴洛克反映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与艺术同属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社会意识形态,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宗教活动属于社会生活的内容,宗教与艺术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像艺术家在巴洛克艺术时期作为忠诚的信徒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一样。在原始社会,宗教与艺术便浑然一体了,进而发展所体现出来的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归根结底也反映了经济基础的间接的、但是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决定作用在研究巴洛克艺术是有很大帮助的,并恰恰体现出,在艺术起源中产生作用的各种并非根本的因素中,宗教的作用居于异常突出的地位。
宗教和艺术不仅在历史上攀结在一起,在现今社会里也常形影不离。特别当宗教趋于萧条时,就越向艺术攀附,借用艺术的力量来维持着自己的地位。当然,这些体会也是从巴洛克艺术时期体会并得来的。这种情况在当今西方基督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代西方社会的基督教教堂,大多建成现代派样式,从外表看,同传统教堂建筑截然两样,有的像大歌剧院,有的像俱乐部,人们可以在那里听音乐、喝咖啡,谈天说地。这些现代派建筑的教堂,实际上成了人们娱乐的场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人们吸引到教堂里来。在我国现实生活中,也常可以看到宗教借助艺术的力量,发挥它的教组织,常采用民间曲调或民间说唱等形式,编写圣歌、圣诗,宣传教理、教义。这些曲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易学易唱,歌词也通俗易懂,颇能起到宣传作用。随着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迫使宗教趋向世俗化。如果宗教仍留在中世纪那种僵死、呆板的水平上,将会失去更多的信徒,不利于宗教的发展。艺术,则在宗教世俗化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中介作用。正是由于宗教与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才使宗教和艺术,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结伴同行,相互影响和渗透,并依附于马克思的辨证论思想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中,不断发展自己。
最后我用爱因斯坦《信仰自白》中的一段话结束我的论文:人所能体验的最美和最深刻的东西是充满神秘的感情。这是宗教和艺术、科学中所有深刻追求的基础。我认为体验不到这一切的人,即使不像一个死人,那也像一个盲人。在我们经验之外,隐藏着为我们心灵所不可企及的东西,它的美和崇高只能间接的、通过微弱的反光抵达我们,感受到这些,就是宗教。只是在这意义上,我才是一个有宗教感情的人。满怀惊异地预感和寻求这种神秘,谦恭地在心灵上把握存在的庄严结构的暗淡摹本,对我来说,已是足够的了。
这便是本学期对世界美术史的学习所得来的一些有关巴洛克艺术时期的体会。
参考文献《艺术史》、《爱因斯坦对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