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的艺术特点八百字?

印象派是19世纪晚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强调捕捉转瞬即逝的印象,常以自然为主题,色彩纯正、用色断断续续,形成明烈而幻化的效果。

印象派画家一改前人忠实于原物的传统,而抓取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在头脑里留下的独一无二的印象。印象派画家走出小楼,在露天的环境里写生,这样他们得到的印象更直观,也能更敏捷地抓住白驹过隙的一瞬,尤其是光线的变化。印象派是由师出同门的四位画家莫奈、雷诺阿、西斯莱和巴齐依开始的。他们推翻学院派的正统规则,不喜欢像浪漫派那样强调主观情绪。他们抛弃了文学和历史题材,也不提倡发挥主观想象,而是近距离地观察自然,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自然。

莫奈创立1872年的名画《日出·印象》问世后,报纸上有人用“印象派”来评论这种新生的风格,印象派由此得名。莫奈画的是海上日出还有太阳在水中波动细碎的倒影,整幅画笼罩在迷蒙之中,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美。人们一开始并不接受这种前卫的风格,对它大加批判。

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先锋们使用浅淡的颜色、短促有力的笔法,强调对光线的准确描绘,还有随着时间流逝光的各种变化,主题都是普通的人和事物。莫奈的另一幅名作《鲁昂大教堂》,画了一天中不同时候鲁昂大教堂的面貌,可见其探索色彩和光线的匠心独运。

另一位印象派大师雷诺阿画了很多女性为主题的画,色彩铺陈,人和物似乎要与背景融合在一起,在他的《红磨坊的舞会》、《秋千》、《包厢》等鲜明地体现了这种风格。其中,《红磨坊街的舞会》描绘了巴黎的一个露天舞会,既表现了一个狂欢的场面,人们各种各样的幽默类型,又在贵族舞会的场面中企图捕捉一种无忧无虑生活方式的情趣。

19世纪末期,一种新的印象流派诞生,叫做新印象派,以乔治·修拉的名作《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最为著名。

修拉使用了一种新的绘画方式:点彩法,就是用纯色涂上一个一个的小点,最后构成一幅画,这样画出来的画色彩特别集中而明丽。点彩法的细节可以通过放大作品来观赏,如修拉的另一幅名作《马戏团演出》。

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

印象派还影响到其他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印象派音乐、印象派文学、印象主义批评、印象派摄影、印象派电影等。

菲尔汉森还尝试用哪些方式绘画和创作呢?

菲尔汉森(PhillHansen)从美术学院时代开始研习点描技法。没日没夜的创作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握着画笔的手不住地颤抖,经过诊断,菲尔是“神经永久受损”。这意味着,他再也画不出直线,甚至画不出一个圆点。他画的点,都会是这样:

菲尔一度挣扎在再也无法进行点画创作的痛苦中。他说点画法的魅力对他的吸引可能永远不会改变,于是他尝试着用其他东西代替画笔画出的点。野旦如

菲尔汉森:“现在,我依然爱着点画的片段感,看着这些小点聚集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因此我开始尝试以其他方式分割图像,避免因颤抖而影响作品。”

是的,他不能用点了,他用字母。

他用脚印。

握笔手抖,打架不抖……于是菲尔开始用karate chop画画,这种手法 直译为“徒手劈砍”。(画的是李小龙也真是恰如其分……)

最近,这位再也画不了圆点的点画画家,重新握起颤抖的画笔,在地铁站里现场创作了一幅作品,路人都看呆了:

他画的是什么呢?

这幅画,即使你并不特别关注西方艺术,可能也颂启很眼熟。没错,它是就是“点彩派”的开山之作:《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我想菲尔用这幅画来做现场演绎,无疑显示着他与点画之间强烈的羁绊,同时,也是向前辈大师致意的一种方式。

现在的菲尔,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脱了艺术家的身份,成为了一个用意志和才华捍卫梦想的卫士。今天想从他说开去,聊聊历史上的点画画家和他们作品的故事。

首先得继续说回这幅“大碗岛”。1886年5月法国巴黎举办了第八届印象派展览,年仅27岁的法国人乔治·修拉带着这幅画参展。全新的画法和效果出人意料。可以说,《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是最早的点画名作,它为“点彩派”和“新印象”代言。

说起来不可思议,7平方米的巨幅画面,全部是由油彩点构成的,而且这些点是未经调色的原色。“大碗岛”的细部是这样的:

130年来,“大碗岛”从标新立异的“奇葩”作品,渐渐成为了妇孺皆知的旷世名作。它几经倒手来到芝加哥美术学院博物馆,观众从未间断。

“大碗岛”的作者乔治修拉,1859年生于巴黎一个宗教气息很浓的保守家庭里。而他本人也与一般艺术家的气质不太一样,长这样:

修拉性格孤僻,致力于研究绘画手法和形式。与印象派洒脱写意的风范不同,他的作品给人的直观感受是严格而呆板的。修拉画画更像在做科学实验。而点彩画法之于修拉,仿佛是找到了科学技术的突破口:

“当我跳脱单一艺术创作方式后,我找到激发创造力的方法,使我的艺术视野完全改观,这迟源是我第一次领悟到这个观点——处于局限中确实能激发创造力。”

或许是过于殚精竭虑,修拉去世时不足32岁,只留下数量很少的作品,其中大尺幅成品更是只有6件。下图是他的另一幅代表作:《阿尼埃尔浴场》。

而点彩派另一名代表人物,也不是很像画家。就是他:

保尔·西涅克,同样生于巴黎,生日是1863年的双十一。如果说修拉像一名科学家,西涅克是则是一名革命家。

保尔·西涅克有另外一个身份:航海家。对他而言,点彩的画法是一种变革,他热情洋溢地将新的理念和技法发扬光大。他走过法国每一个港口,用”一点一点“的笔触,留下当时的光景。

45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