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德拉》是亚历山大·卡巴内尔在1880年(56歲)时创作的学院派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文学绘画题材的藝術作品,《菲德拉》的尺寸148.5 x 100.3 cm,使用油画,帆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法布尔博物馆保管。

《菲德拉》

《菲德拉》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菲德拉》

藝術家名稱:亚历山大·卡巴内尔

馆藏地:法布尔博物馆(法布尔博物馆共有44件藏品)

菲德拉是亚历山大·卡巴内尔在1880年(56歲)时创作的学院派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文学绘画题材的藝術作品,菲德拉的尺寸148.5 x 100.3 cm,使用油画,帆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法布尔博物馆保管。

亚历山大·卡巴内尔早期从事肖像画,自从跟随安格尔后,画风为之一变。但他不是严守安格尔的陈腐形式,而是把安格尔藝術作品中某些浪漫主义成分放大加强。他开始以历史和神话为题材,接受贵族和上层社会的装饰画订件。此时,他成了继安格尔之后又一个肖像画和历史画的大师。卡巴内尔的画,尤其是他以神话为题材的历史画,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情调。卡巴内尔利用柔媚的女人体描绘,加重了色彩的细腻程度,然而又不使形象失去典雅的格调。他在1880年创作的《菲德拉》就是典范之作,它折中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菲德拉是希腊神话中克里特王弥诺斯与帕西淮所生的女儿,美貌非凡,后被忒修斯娶作第二个妻子。但菲德拉婚后竟爱上了忒修斯与前妻希波吕忒所生的儿子希波吕托斯,向他提出推翻忒修斯统治的计划,以求二人共享王位。一天,趁国王外出时,菲德拉派乳母给希波吕托斯送去一封情书,遭到了王子的拒绝。在求爱之心遭拒后,她一气之下就自杀了。忒修斯回到宫中,发现菲德拉已香消玉殒,只见她手中握着一封给忒修斯的遗嘱,上面编造了一段谎言,说她的死是由于王子的不轨行为所造成的。盛怒之下的国王将儿子抛进了大海。无辜的希波吕托斯之死,触动了乳母的良心,终将实情告诉了国王,忒修斯追悔莫及。在这幅画上,菲德拉正辗转反侧于床上,思念王子而难以入眠。古希腊王宫内寝的背景画得极其讲究,内有多立克式柱子、祭坛、落地铁制油灯架,右侧柱上挂着象征守护神的头颅与盾牌。床前一个女仆,困倦地瘫在地上,右边一个女仆正俯身等待王后的随时呼唤。薄薄的白色床单从菲德拉的下半身一直铺搭到床沿下面,它也是画中色彩最亮的部分。画家表达了一个思春女人烦躁与不安的内心,具有现实主义的成分,也富有浪漫主义诗情。

《菲德拉》藝術家簡介

亚历山大·卡巴内尔(Alexandre Cabanel,1823年9月28日-1889年1月23日),法国学院派画家。

卡巴内尔出生于法国埃罗省省会,地中海沿岸城市蒙彼利埃。他的绘画以学院艺术风格著称,取材以历史,古典,及宗教题材为主。

33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