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熊貓》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熊貓》及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麽寫才好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熊貓》及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目标: 1.欣賞吳作人筆下的熊貓活潑、可愛的姿态。 2.嘗試用語言、動作來表現熊貓的不同姿态。 3.增強對熊貓的喜愛。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作品《熊貓竹石圖》、各種姿态的熊貓圖片 2.材料:竹子背景圖、墨水、毛筆等。 活動過程: 一、猜圖導入,引起興趣。 老師帶來一隻小動物請你猜猜是誰?(ppt出示熊貓的步驟圖) 小結:哦,原來是熊貓。熊貓還是我們國家特有的,是我們的國寶哦! 二、欣賞名畫,感受水墨。 1.了解水墨畫。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副畫,請你來看看這幅畫和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這中畫叫水墨畫,是有墨汁、水相互調和然後用毛筆畫出來的畫。這種畫隻有我們中國才有,我們稱爲國畫。 2.欣賞《熊貓竹石圖》 在作品中你看到了什麽? 小結:是呀,在作品中竹子、熊貓、岩石等圖形,所以這一這幅作品的名字就叫熊貓竹石圖。 這兩隻熊貓他們長得怎樣?(毛茸茸、胖乎乎、黑白相間) 這兩隻熊貓在幹什麽?他們會說些什麽呢?還可能做些什麽呢? 小結:是呀,畫家爺爺用淡墨勾畫了熊貓的輪廓,用濃墨畫出了熊貓的四肢、耳朵、眼睛,黑白分明,熊貓胖乎乎、毛茸茸的非常可愛。 3.欣賞不同姿态的熊貓。 看,我這兒還有熊貓圖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這些熊貓在幹什麽啊?(吃竹葉)他們是怎樣吃的呀? ?這些熊貓又在幹什麽了呢?(玩耍、睡覺) 在這些畫中你最喜歡哪一副?你可以用動作來表現一下嗎? 小結:剛才我們欣賞了很多的熊貓作品,而且都是水墨畫。這些作品都是一位叫吳作人的畫家畫的。其實這個吳作人畫家還畫了許多其他的水墨畫。 三、分組合作,體驗水墨。 1.探索畫法。 剛才我們欣賞了這麽多的水墨畫熊貓,那我們也來畫一畫水墨畫熊貓吧。 你覺得熊貓應該先怎麽畫那部分呢?(先畫……,再畫……) 2.交代要求。 用大拇指和中指扣緊毛筆,然後蘸上墨汁并在瓶子上刮掉多餘的墨汁進行繪畫。 3.幼兒操作。 老師今天也給你們準備了一副有着竹林的背景圖,但是上面沒有可愛的熊貓,請你去把你的熊貓添畫在上面吧。 四、相互欣賞,拓展思維。 1.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說說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并說說爲什麽。 2.欣賞水墨畫在生活中的運用。 小朋友畫的熊貓真可愛,還有很多喜歡水墨畫的人把它們都運用到了我們的生活中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活動反思: 清畫家石濤說:“夫畫者,形天地萬物者也。舍筆墨其何以形之哉!墨受于天,濃淡枯潤随之筆墨操于人,勾潑洪染之。”中國的的筆墨觀,是中國畫家在長期繪畫實現的,它體現了中國畫家偉大的創造力,也反映了中國畫的形式美的獨特趣味和民族風格。我們有必要讓孩子學習我們中國具有特色的水墨畫。 孩子對中國水墨畫充分的欣賞,有來自中國名畫師的不同風格的圖片,有适合孩子年齡特點的《熊貓》等的水墨畫動畫片,孩子們對水墨畫充滿了期待,充滿了幻想。孩子的興趣被充分調動下,能初步的了解到水墨畫的特征。活動中在引導幼兒欣賞時,通過讓幼兒觀察了熊貓的不同動态,最後讓幼兒嘗試用水墨畫的方式來學畫熊貓,發展了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綱要》中指出,興趣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在美術教學中,我們還應當注意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培養和激發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全面提高美術活動的教學質量。隻要我們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孩子的興趣,再難的事情都會迎刃而解了。看着孩子們在我提供竹林背景圖上畫出一隻隻可愛憨厚的,不同動态的熊貓時,你無法想像這是出自孩子的手,是孩子第一次嘗試的作品。因爲國寶熊貓的基本特征,以及都表現的淋漓盡緻。所以,隻要我們老師精心、盡心、愛心的對待孩子,我們将會收獲到最滿意的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