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作品名稱:《教堂的景觀》,藝術作品創作背景:教堂的景觀是1883年,文森特·梵高在29歲的時候創作的,教堂的景觀的流派屬于現實主義,是後文藝複興時期的素描/寫生。,藝術作品信息:教堂的景觀藝術作品的尺寸:20.5 cm x 28.6 cm,目前館藏地:梵高博物館,
《教堂的景觀》
《教堂的景觀》藝術作品賞析
藝術作品名稱:《教堂的景觀》
藝術作品創作背景:教堂的景觀是1883年,文森特·梵高在29歲的時候創作的,教堂的景觀的流派屬于現實主義,是後文藝複興時期的素描/寫生。
藝術作品信息:教堂的景觀藝術作品的尺寸:20.5 cm x 28.6 cm,目前館藏地:梵高博物館
作者文森特·梵高介紹
文森特·威廉·梵高,早年曾譯梵高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并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梵高的藝術作品,如《星夜》、《向日葵》、《有烏鴉的麥田》等,現已跻身于全球最知名的藝術藝術作品的行列。他在2004年票選最偉大的荷蘭人當中,排名第十,次于第九偉大的17世紀畫家林布蘭。
1861年梵高開始接受教育,在學習語言包括法語、德語及英文表現不錯,但在1868年3月中斷學業,并在1869年7月在國際藝術品交易商公司見習。經曆了短暫的工作生涯後,他成爲傳教士,向貧困的采礦工人傳教。直到大約27歲時,梵高才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卻創作了2100幅左右的畫作,包括約860幅的油畫。梵高早期隻以灰暗色系進行創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新印象派。梵高融入了他們的鮮豔色彩與畫風,創造了他獨特的個人畫風,尤其在梵高待在法國阿爾勒的那段時間,發展已臻成熟。他最著名的藝術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後兩年創作的,期間梵高的藝術作品乏人問津,深陷于精神疾病和貧困中。
梵高一生中的核心人物是他的弟弟特奧,特奧從不間斷、無私的提供梵高經濟資助,二人亦終生保持書信來往。有種說法是梵高生前出售的畫作《紅色葡萄園》也是由他的弟弟拜托友人購得。